2026 浙江高考报名这些问题要关注:户籍生 / 随迁子女 / 艺体生
好师来高考一帆 ~ 整理
2026 年浙江高考报名工作已正式启动!从 11 月 1 日开始,无论是户籍在浙江的应届生、跨省就读的随迁子女,还是准备走艺体路线、单独考试招生的考生,都要进入关键的报名阶段。高考报名看似只是填信息、缴费用,却藏着不少 “差一步就错失资格” 的细节 —— 比如随迁子女不能两地报名,艺体生省统考没过校考白搭,退役士兵报名还要额外走审核流程。这篇攻略把官方文件拆成易懂的 “操作指南”,帮你避开报名雷区,顺利搞定高考第一步。

本文主要内容引用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相关网页:https://www.zjzs.net/art/2025/10/11/art_156_11611.html,本文仅对相关内容进行梳理,以方便快速浏览,更多详情以原文为准。
一、先搞清楚:你有没有报名资格?
很多考生和家长第一步就慌:“我家孩子这种情况,能在浙江报名吗?” 其实不用急,对照下面的 “资格清单”,就能快速对号入座。需要注意的是,浙江高考报名资格分 “常规情况” 和 “特殊情况”,还有明确的 “禁报人群”,千万别踩线。
(一)哪些人能报?分 4 类说清楚
浙江户籍的 “常规考生”
只要你是浙江户口,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就能报:遵守宪法法律、高中毕业或有同等学力(比如中专毕业、自学考试达到同等水平)、身体符合高校招生要求。这类考生是报名的 “主力军”,比如杭州某高中的应届生、宁波户籍在外省读高中想回浙江考试的学生,都属于这个范畴。
随迁子女:满足 “浙政办发〔2012〕160 号” 是关键
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想在浙江高考,核心是符合《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 4 部门〈关于做好外省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我省参加升学考试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简称 “160 号文”)。简单说,就是父母在浙江有合法稳定的工作、住所,孩子在浙江高中连续就读。
这里有两个 “红线” 必须注意:一是不能在浙江和老家 “两地同时报名”,一旦发现会取消资格;二是报考范围有限制 —— 能报普通院校、军队院校(地方计划除外),但像北京电子科技学院这类需要政审或按户籍定向招生的学校,随迁子女报不了。如果想考公安类院校,还要等后续专门的报名通知,别盯着这次高考报名瞎忙活。
港澳台居民和外国人
港澳台考生只要持《港澳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居住证》,同时满足 “常规考生” 的三个条件,就能正常报名。外国人则需要在中国定居,持有浙江公安机关或国家移民管理局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其他条件和户籍考生一致。
少年班考生:先过高校 “初审”
想报中科大、西安交大等高校少年班的学生,流程和其他人不一样。第一步不是先在浙江报名,而是先按高校的要求提交材料,等高校审核通过、发了 “报考证明”,再拿着证明到户籍所在地的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办报名手续。而且要记住,少年班的考试成绩只对当年有效,今年没考上,明年想正常高考还得重新报名。
(二)这 5 类人,再想考也不能报!
官方明确列出了 “禁报名单”,别抱着侥幸心理尝试,最后只会白费功夫:
- 已经在读的大学生,或者被高校录取但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
- 高中没毕业的在校生(比如高二学生想提前 “试水”);
- 以前用假材料报名、违规参加过高考的应届生;
- 因为违反考试规定,被暂停高考且还在停考期内的人;
- 犯过罪、还在处罚期内的人(未成年人按相关法律处理)。
二、报名全流程:从填信息到缴费,每一步都有 “小细节”
浙江高考报名分 “网上信息输入” 和 “网上缴费” 两个阶段,时间已经定死:11 月 1 日 9:00-10 日 17:00 填信息,11 月 14 日 9:00-17 日 17:00 缴费。错过任何一个阶段,都不能参加考试,所以一定要设好闹钟、记好时间。
(一)先确定:你该在哪里报名?
报名地点不是 “想在哪报就在哪报”,不同身份的考生有明确规定,填错了可能导致无法考试:
| 考生类型 | 报名地点要求 | 特殊注意事项 |
|---|---|---|
| 浙江户籍考生 | 原则上在户籍所在地 | 想异地报名(比如在就读学校所在地),必须先征得报名地招生考试机构同意;想考公安院校、军队院校,只能在户籍所在地报名 |
| 随迁子女 | 毕业前学籍所在地 | 比如在温州读高中的随迁子女,只能在温州报名,不能回户籍所在地或其他城市 |
| 退役士兵(单独考试招生) | 户籍所在地 | 报名前要先去当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开审核表,没这个表报不了 |
(二)填信息:这些 “坑” 千万别踩
登录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网站(www.zjzs.net)的 “2026 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系统” 后,要做三件关键的事:签《诚信承诺书》、填个人信息、选报考科类。这里的每一个环节都有 “易错点”,帮你提前指出来:
报考科类:艺体生别乱 “兼报”
报考科类分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三者的关系是:
- 艺术类和体育类不能互相兼报:比如你选了艺术类,就不能再选体育类,反之亦然;
- 艺体生可以兼报普通类:比如美术生如果文化课不错,想试试普通类志愿,报名时选 “艺术类 + 普通类” 就行,但后续志愿填报时,同一批次只能选一个科类填。
- 艺体生额外注意:省统考是 “门槛”
- 艺术类和体育类考生,除了报名高考,还要搞定专业考试,这里的细节特别多,尤其是艺术类:
艺术类省统考:6 大类,选对方向很重要
省统考分美术与设计类、音乐类、舞蹈类、表(导)演类、播音与主持类、书法类 6 种。其中音乐类分 4 个方向(音乐表演声乐 / 器乐、音乐教育声乐主项 / 器乐主项),考生默认考乐理、听写、视唱,想只考音乐表演的,可以选声乐或器乐其中一项。但要注意:报名时选了什么唱法(比如美声)、什么乐器(比如钢琴),考试时就必须用这个,不能临时换。
表(导)演类分戏剧影视表演、服装表演、戏剧影视导演 3 个方向,考生可以多选方向,但志愿填报时同一科类内才能兼报。另外,美术生的省统考在报名地所属的设区市考,音乐、舞蹈等其他 5 类要去指定考点考,具体时间看附件 1(可在考试院网站下载)。
校考:必须先过省统考
想报高校的艺术类校考(比如中央美院、北京电影学院的校考),前提是省统考成绩合格,否则校考成绩无效。举个例子:你想考某高校的播音与主持专业校考,如果省统考播音与主持类没及格,就算校考发挥再好,也不能被录取。
体育类:术科考试自动报名,特招生要多交材料
报了体育类,就相当于自动报了体育术科考试,不用额外操作。但如果是体育特招生(比如想靠篮球、田径特长加分),还要参加全省专项测试,报名时要在系统里提交材料:高中阶段获得省级及以上体育竞赛前六名的证书、比赛成绩册、秩序册,或者国家二级运动员及以上证书。这些材料必须让高中学校核查盖章,没盖章的不算数。
高水平运动队:要在两个系统报名
想走高水平运动队(比如靠足球、游泳特长进高校)的考生,除了在浙江高考报名系统填信息,还要去国家体育总局的 “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www.ydyeducation.com)或 “体教联盟 APP” 注册、报名专业测试。而且从 2024 年起,只有国家一级运动员及以上才能报高水平运动队,文化课必须用全国高考成绩,高校不单独组织校考了,这点一定要记牢。
(三)缴费:别错过时间,外语语种要和 1 月考试一致
审核通过后,一定要在 11 月 14 日 - 17 日完成网上缴费,没缴费就不算报名成功。这里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外语语种的选择。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 6 种语言可选,你选的语种必须和 1 月首次外语考试一致,不能 1 月考英语、6 月考日语。另外,6 月高考外语的信息确认和缴费,要等到 2026 年 4 月和选考一起办,不用在这次缴费时纠结。
三、单独考试招生:中职生、退役士兵的 “专属通道”
如果你是中职生(中专、职高、技校学生)、退役士兵,想通过 “单独考试招生” 上高职,报名规则和普通高考不一样,需要单独留意。
(一)哪些人能报单独考试招生?
核心条件是:中职或综合高中毕业(退役士兵可放宽到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力),其他条件和普通高考一致。随迁子女想报的话,也要符合 “160 号文”,不能两地报名。
但有两类人不能报:普通高中生(退役士兵除外)、高中在校生,别搞错了自己的身份。
(二)17 个报考类别,只能选一个
单独考试招生分 17 大类,每个类别对应不同的职业方向,考生只能选一个类别报,比如学机械的选 “01 机械类”,学会计的选 “10 财会类”。其中艺术类分 5 个方向(工艺美术、影视表演等),其他类分 6 个方向(安全防范、体育、学前教育、退役士兵高职招生、汽车专业、内地西藏新疆中职班)。
需要特别注意 “其他类” 里的两个特殊方向:
- 退役士兵高职招生:只招审核通过的退役士兵,不用参加职业技能考试。报名前要先去当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领《浙江省退役士兵报考高等职业学校资格审核表》,盖章后才能网上报名,而且不能再享受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的政策加分;
- 内地西藏新疆中职班:只招浙江内地西藏新疆中职班的优秀毕业生,也不用考职业技能。
(三)报名流程和普通高考类似,但材料要备齐
网上信息输入和缴费时间和普通高考一样(11 月 1-10 日填信息,14-17 日缴费),但退役士兵要多一步 “资格审核”,千万别忘了提前去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办手续,没审核表报不了名。
四、这些 “加分”“便利” 政策,符合条件别错过
报名时还有两个重要的事情:政策加分申报和残疾考生合理便利申请,符合条件的考生一定要及时办理,不然会少拿分、多麻烦。
(一)政策加分:4 月底前必须交材料
想申请政策加分(比如少数民族加分、烈士子女加分),在填完报名信息后,要在系统里对应的栏目填信息、提申请,关键是申报材料必须在 4 月底前交给相关主管部门,逾期就办不了了。具体能加多少分、需要什么材料,参考《浙江省进一步深化高考加分改革实施方案》(浙教考〔2021〕39 号),别自己瞎猜。
(二)残疾考生:合理便利要提前申请
残疾考生想申请考试便利(比如延长考试时间、使用盲文试卷),按《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优化外省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残疾考生在我省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办法的通知》(浙教办考〔2018〕86 号)执行,提前和当地招生考试机构沟通,别等到快考试了才说,耽误时间。
五、报名后必做的 3 件事,少一件都不行
报完名不是万事大吉,还有 3 件事要记在心上,不然可能影响考试:
下载准考证:考试前 3 天登录系统打印
无论是文化考试、术科考试,准考证都要在考试前 3 天登录报名系统下载打印,别等到考试当天才想起,万一系统卡了就麻烦了。准考证上的信息要仔细核对,名字、身份证号、考点地址错了要及时联系招生考试机构改。
体检:按通知参加,结果影响录取
体检和普通高考考生一起进行,具体时间等后续通知。一定要重视体检,比如有些专业(比如航空航天、医学)对视力、身高有要求,体检不合格就不能报,别因为体检没过浪费志愿。
诚信考试:填错信息、造假材料后果严重
报名时填的信息一定要真实准确,比如户籍、学籍、获奖证书,一旦发现造假,会取消报名资格,甚至影响后续高考。比如用假的运动员证书报体育特招生,不仅这次报不了,还可能被暂停高考,得不偿失。
六、常见问题答疑:你关心的问题这里都有
最后,整理了几个考生和家长问得最多的问题,帮你快速解惑:
问:我是浙江户籍,在上海读高中,能回浙江报名吗?
答:可以,在户籍所在地报名即可。如果想在上海报名,需要先征得上海招生考试机构同意,但考公安、军队院校只能回浙江报。
问:随迁子女在浙江报名,需要提交父母的社保证明吗?
答:具体材料按 “160 号文” 要求,一般需要父母的合法稳定就业证明、居住证等,社保证明可能是其中一项,建议提前咨询当地招生考试机构,别漏带材料。
问:艺术类考生兼报普通类,录取时能同时被艺术类和普通类学校录取吗?
答:不能,同一批次只能选一个科类填报志愿,比如平行志愿批次选了艺术类,就不能再选普通类,录取时按你填的科类来。
问:单独考试招生的考生,能再报普通高考吗?
答:可以,但如果被单独考试招生的学校录取了,就不能再参加普通高考的录取,所以要想好自己的优先级。
结语
2026 年浙江高考报名,看似流程多、细节杂,但只要跟着这份攻略一步步来,就能避开大部分坑。记住:报名时间别错过、信息别填错、材料别漏交,有不懂的及时打当地招生考试机构的咨询电话(报名期间会公布),别自己瞎琢磨。高考是人生大事,报名是第一步,把第一步走稳了,后续的复习、考试、志愿填报才能更安心。祝所有考生都能顺利报名,明年考出好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