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志愿填报哪些高校有可能捡漏?

网络好师来整理

高考志愿填报是非常重要的,今年高考也即将到来,应对高考也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高考志愿填报需要根据成绩来进行,那么2021年高考志愿填报哪些高校有可能捡漏?下面一起看下吧。

一、2020年高考部分低分录取名校的案例分析

(1)河北省学子,西交利物浦大学,2019-2020年的录取分数线相差达到了149分,成为名副其实的“捡漏王”。

(2)仍然是河北省,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2019-2020年高考录取分数线最大相差127分,成为“捡漏王”第二。

(3)广西壮族自治区2020年高考,一学子在填报天津大学国家专项计划时,录取分仅为524分,比2019年整整低了121分,运气真是好到了顶点。

(4)福建省2020年高考,一学子在填报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时,录取分数线仅为407分,创造了惊人的记录,比2019年高考录取分数线低了87分。虽然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是厦门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的分校,但毕竟毕业证书相同。

(5)无独有偶,陕西省2020年高考,某学子在填报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时,录取分数线仅为551分,比2019年低了54分。

(6)西安外国语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中南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名校,都曾经出现过相对低分“捡漏”的情况。因此,在2021年高考时,仍然可以重点关注,以期有新的收获。

二、实际上,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只要方向对路,运用大数据充分研究透彻,还是有很多机会的。

下面,我们可以看到,2020年高考福建省、河南省、河北省、广东省、江西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黑龙江省、青海省,都出现过特殊的相对低分“捡漏”情况。详细请看下面的图片。

总而言之,高考志愿填报是一项非常有专业性的系统工程。在填报志愿之前,要充分研究各省、市、自治区三年以上投档分数线走势图。最大限度地发现部分高校在投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造成高考投档分数线出现严重偏差的因素主要有:

(1)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收费相对较高,填报的考生较少。

(2)受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赴海外留学的学子大幅度减少,这也是造成投档线“奇低”的重要因素。

(3)大多数考生拘泥于常态思维,谨小慎微,患得患失,从面导致少数高校投档分数线“奇低”。

(4)考生对高考志愿填报不抱任何希望,抱着“填不上就参加高考复读”的心态,导致了意外情况的发生。

凡此种种,都是造成高考录取分数线“捡漏”情况出现的诱因。当然,高考志愿填报从总体上看,不可能出现大面积“捡漏”现象。高考成绩,还是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所以,我们在聊“捡漏”现象的时候,请别忘记抓紧时间复习备考,以绝对实力碾压一切,才是最终出路。

相关资讯

教育部:严禁公布、宣传高考“高分考生”

教育部:严禁公布、宣传高考“高分考生”

《通知》要求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考试招生工作,积极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进一步提升考试招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确保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工作平稳、有序实施。《通知》重点强调了五方面工作任务。

2021广东新高考招生录取方案

2021广东新高考招生录取方案

今天,广东省招生委员会、广东省教育厅联合印发《广东省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和录取工作实施方案》,广东2021年新高考的考试及成绩、招生批次与划线办法、志愿填报、投档录取等安排正式出炉。

学霸复习避坑策略

学霸复习避坑策略

高三生的一轮复习,主要是为了巩固同学们的基础知识, 帮助同学们着重复习重点,让同学们能够自己独立构建出知识网络结构。一轮复习这一步就像打地基,打得好,地基牢固,接下去才能有稳固的架构。

高三学科高效复习策略

高三学科高效复习策略

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多文本)时,考生要迅速把握句子主干,不要被枝节性内容影响,争取用最简短的词语或短语概括每段叙述重点,通过文段大意概括迅速梳理文本叙述思路。考生要分条作答,并尽量使用主谓宾齐全的陈述句...

高三不言放弃

高三不言放弃

以下内容是衡水中学的一名考生所写,在高中三年的学习中,因为各种原因,成绩大起大落,在高考前夕还处于年级前两三百名,高考一跃成为全省34名。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位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是如何客服种种苦难,最终考上...

高考想高分,必须解决以下问题

高考想高分,必须解决以下问题

高中三年,拼智力、拼体力、拼意志力,是每个孩子的迷茫期和探索期,上面的事情绝不偶然,我的很多学生跟我倾诉困惑,多的不是某个课程某个知识点的疑问,多的是学生的人生选择和习惯上的疑问,不论作为一名学生,或...

放下手机,拿起课本,冲刺名校

放下手机,拿起课本,冲刺名校

高中是大多数学生最关键的时期,只有三年努力学习,才能考上好大学,这是每一个家庭的期望,也是每一个学子的梦想。高中三年,学习非常忙碌,一旦放松,成绩很容易下降,所以,学生和家长要提高警惕。特别是高三阶段...

关联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