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挤高考!广州中考新增 中本贯通,3 年中职 + 4 年本科,这几类学生最适合
广州中考一帆 ~ 整理
2027 年广州中考家长群里,“中本贯通” 成了新热门 —— 第一批次志愿新增这个选项,中职读 3 年、本科读 4 年,不用参加高考就能拿到全日制本科学历。对成绩卡在 “普高边缘” 或偏科严重的孩子来说,这简直是 “弯道超车” 的机会。但不少家长也犯嘀咕:中本贯通到底靠不靠谱?哪些学校有招生计划?选专业要注意什么?这篇文章就把 “中本贯通” 的规则、优势、报考攻略讲透,帮你判断孩子要不要走这条 “不挤高考的升学路”。

一、中本贯通是什么?打破 “中职 = 低学历” 的天花板
很多家长一听到 “中职” 就皱眉头,觉得 “读中职就是混日子,最多拿个专科文凭”,但中本贯通完全不一样 —— 它是中职和本科高校 “手拉手” 办的 “七年一贯制” 培养,从招生到毕业全程衔接,彻底打破了职业教育的 “学历天花板”。想搞懂它,得先理清 3 个核心问题。
第一个问题:它和普通中考升学有啥区别?
普通升学路径是 “初中→高中→高考→本科”,至少要 6 年,还得闯过高考这座 “独木桥”;中本贯通是 “初中→中职(3 年)→本科(4 年)”,7 年就能拿到本科学历,而且中职读完后不用参加高考,只需要通过本科院校的 “转段考核”—— 这个考核难度比高考低很多,2024 年广东其他地市的中本贯通转段率都在 90% 以上,只要在中职认真学,基本都能顺利上本科。
举个例子:广州某中职学校和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某学院合作的 “学前教育” 中本贯通专业,学生初三考上后,前 3 年在中职学幼儿教育基础技能(比如钢琴、舞蹈、幼儿心理学),后 4 年到本科院校学专业理论(比如学前教育管理学、儿童发展研究),毕业时拿的是和普通高考生一样的全日制本科毕业证,还能直接考幼儿教师资格证,比普通中职生少走 3 年弯路。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广州现在要推中本贯通?
不是为了 “分流学生”,而是为了培养 “高技能人才”。现在广州缺的不是普通本科生,而是 “会动手、懂技术” 的专业人才 —— 比如新能源汽车维修、工业机器人运维、护理等领域,企业招不到能直接上岗的人。中本贯通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前 3 年在中职把 “动手能力” 练扎实,后 4 年在本科把 “理论水平” 提上去,毕业就能成为 “技术 + 学历” 双在线的人才,找工作更有优势。
而且这也是国家政策的大方向,2023 年教育部就要求 “扩大中本贯通招生规模”,广东其他城市(比如深圳、佛山)早就试点了,广州这次跟进,就是想让更多初中毕业生有 “不挤高考也能上本科” 的选择,尤其是对那些 “文化课稍弱,但动手能力强” 的孩子,算是给了一条更适合的路。
第三个问题:它和 “3 + 证书” 高考有啥不一样?
很多家长把中本贯通和 “3 + 证书” 高考搞混,其实两者差别很大。“3 + 证书” 高考是中职生考专科或本科的途径,需要考语文、数学、英语 3 门文化课,还要有技能证书,本科录取率很低(2024 年广东 “3 + 证书” 本科录取率不到 5%);而中本贯通是 “一考定七年”,初三考上后就锁定本科名额,不用再跟几万人抢本科指标,对成绩中等的孩子更友好。
二、中本贯通适合谁?这 3 类学生别错过,2 类学生要慎选
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中本贯通,盲目报考反而会耽误发展。结合政策导向和学生特点,这 3 类学生最适合,2 类学生要多考虑。
(一)最适合的 3 类学生
成绩在 “普高边缘” 的学生
比如平时模拟考分数在 580-630 分之间,考上公办高中有点悬,读民办高中又要花十几万学费的孩子。中本贯通的录取分数线通常比普高低 50-80 分(参考广东其他地市,2024 年深圳中本贯通录取线最低 550 分),这个分数段的孩子刚好能考上,而且不用花高额学费(中职学费全免,本科按普通高校收费,每年约 5000-6000 元),性价比很高。
就像广州白云区的一位家长,孩子平时模拟考 600 分,2024 年没考上公办高中,后来报了佛山的中本贯通 “护理” 专业,现在中职第二年,已经拿到了护士资格证的初级证书,比读民办高中的同学提前 3 年进入专业领域。
动手能力强,偏科严重的学生
有些孩子数学、英语不好,但画画、编程、机械维修特别厉害 —— 这类孩子在普通高中会很吃力,因为要拼全科成绩;但在中本贯通专业里,优势能发挥出来。比如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 中本贯通专业,中职阶段主要学机器人组装、编程、调试,对文化课要求不高,只要动手能力强,就能学得很好,到了本科再补理论,毕业就能进车企、电子厂做技术工程师,月薪比普通本科生还高。
明确想走 “技术路线” 的学生
如果孩子早就想好要当护士、幼师、汽修工程师,中本贯通就是 “直达车”。普通高中生要先考大学再选专业,可能会走弯路;而中本贯通从初三就锁定专业,7 年专注一个领域,比如 “新能源汽车技术” 专业,中职学修车技能,本科学电池研发、汽车设计,毕业时既有技术经验,又有本科学历,企业抢着要。
(二)要慎选的 2 类学生
想 “冲刺名校” 的学生
目前中本贯通合作的本科院校,大多是应用型本科(比如广州理工学院、广东科技学院),很少有 985、211 高校。如果孩子成绩很好(比如模拟考 680 分以上),有机会考上重点高中、冲刺名校,就别选中本贯通 —— 毕竟普通高考能选的学校和专业更多,未来发展空间更大。
还没确定专业方向的学生
中本贯通的专业一旦选定,7 年都要围绕这个领域学习,而且转专业很难(大部分中本贯通专业不允许转专业)。如果孩子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只是因为 “不想高考” 就报,很可能读了一两年就后悔,比如有些孩子报了 “学前教育”,后来发现自己不喜欢带小孩,想转专业却转不了,只能硬着头皮读,反而耽误时间。
三、报考中本贯通,这 4 件事家长必须提前搞清楚
中本贯通虽然好,但报考环节有很多 “细节坑”,比如招生计划、志愿填报、转段考核,每一步都不能错,否则考上了也可能读不了。
(一)招生计划:关注 “第一批次”,看清楚 “合作院校”
2027 年广州中本贯通计划放在中考第一批次录取,和特色普通高中、省市属公办高中同批次。家长要注意两个点:
一是招生学校和专业有限。目前广东中本贯通试点专业主要集中在护理、学前教育、汽车维修、工业机器人、电子商务等领域,不是所有中职学校都有资格招生,只有和本科院校签订合作协议的中职才能招。比如广州只有 “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 等几所重点中职有中本贯通计划,家长要提前登录 “广州招考网” 查当年的招生名单,别错过心仪的学校。
二是合作本科院校很重要。同样是 “护理” 中本贯通专业,和 “广州医科大学” 合作的,比和普通民办本科合作的,毕业认可度更高,找工作更有优势。家长要优先选 “本科院校名气大、专业实力强” 的组合,比如 “广州市医药职业学校 + 广东药科大学” 的 “药学” 专业,“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 +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的 “工业设计” 专业,这些组合的毕业生在行业内口碑更好。
(二)志愿填报:第一批次要 “靠前填”,别浪费机会
中本贯通在第一批次录取,志愿填报有两个关键点:
第一,要填在第一批次的 “前面位置”。广州中考志愿是 “梯度控制线上志愿优先”,比如第一批次有 “省市属公办高中”“中本贯通”“特色普通高中” 三个选项,如果孩子想报中本贯通,就要把它填在第一批次的第一个志愿 —— 因为录取时会先看第一个志愿,如果你填的是省市属公办高中,没考上再看中本贯通,可能中本贯通的名额已经被别人抢光了。
第二,别只报中本贯通,要 “保底”。中本贯通的录取分数线虽然比普高低,但不是 “零门槛”,如果孩子刚好卡在分数线边缘,可能会落榜。所以第一批次除了报中本贯通,还要报 1-2 所 “保底” 的特色普通高中或民办高中,避免第一批次没录取,直接掉到第二批次的中职学校。
(三)转段考核:不是 “免试入学”,要提前准备
很多家长以为 “考上中本贯通就等于拿到本科毕业证”,其实不是 —— 中职读完后要通过 “转段考核” 才能上本科,考核不过关的话,只能拿中职毕业证,不能读本科。
转段考核通常包括两部分:专业技能测试 + 文化基础考试。专业技能测试考中职阶段学的技能,比如 “学前教育” 专业考钢琴弹唱、幼儿活动设计,“汽车维修” 专业考汽车故障诊断;文化基础考试考语文、数学、英语,难度比高考低,大概是高中会考的水平。
家长要提醒孩子,在中职阶段不能 “放松”,尤其是文化基础课要认真学,别以为 “中职不用学文化课”。可以让孩子在中职第二年就开始准备转段考核,比如每天花 1 小时复习数学公式、英语单词,周末练专业技能,确保转段时能顺利通过。
(四)学费和就业:比民办高中省钱,毕业有 “双优势”
很多家长关心 “中本贯通贵不贵”“毕业好不好找工作”,这里给大家算笔账:
学费方面:中职阶段享受 “免学费政策”,只需要交住宿费(每年约 1200 元)和书本费(每年约 500 元);本科阶段按普通高校收费,应用型本科每年学费约 5000-6000 元,四年下来总共花费约 2.5 万元。而民办高中每年学费约 3-5 万元,三年就是 9-15 万元,中本贯通比民办高中省了至少 6 万元,对普通家庭很友好。
就业方面:中本贯通毕业生有 “技术 + 学历” 双优势,比普通本科生更懂技术,比普通中职生学历更高,就业更有竞争力。比如 “工业机器人技术” 专业的毕业生,既能做机器人运维(月薪 8000-10000 元),也能做技术研发(月薪 12000-15000 元);“护理” 专业的毕业生,能进三甲医院做护士,比普通中职护士更容易升职。而且很多合作企业会提前 “预定” 中本贯通学生,比如广汽集团会和中职学校合作,学生还没毕业就被招走,不用担心找工作的问题。
四、避坑指南:家长最容易犯的 3 个错,别踩!
(一)错把 “中高职贯通” 当 “中本贯通”
很多家长分不清 “中高职贯通”(3+2,中职 3 年 + 专科 2 年)和 “中本贯通”(3+4,中职 3 年 + 本科 4 年),以为都是 “贯通培养”,结果报错了。两者最大的区别是 “最终学历”—— 中高职贯通拿的是专科毕业证,中本贯通拿的是本科毕业证,家长报考时一定要看清楚 “学制” 和 “合作院校层次”,别把 “3+2” 当成 “3+4”。
(二)只看 “分数低”,不看 “专业前景”
有些家长觉得 “只要能上本科,什么专业都无所谓”,盲目报冷门专业,比如 “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畜牧兽医” 等,结果孩子毕业找不到工作。报考时要优先选 “广州急需、就业前景好” 的专业,比如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护理、学前教育,这些专业在广州有很多企业需求,毕业不愁找工作。
(三)以为 “中本贯通可以转专业”
很多孩子报了专业后,读了半年发现不喜欢,想转专业,却被告知 “中本贯通不能转专业”。因为中本贯通是 “七年一贯制” 培养,专业课程是中职和本科一起设计的,转专业会打乱培养计划,所以大部分学校都不允许转专业。家长一定要提前和孩子沟通,确认孩子喜欢这个专业,再报考,避免后悔。
结语
2027 年广州中考新增的中本贯通,不是 “退而求其次” 的选择,而是给不同特点的孩子 “多一条出路”。对成绩中等、动手能力强、想走技术路线的孩子来说,这是 “不用挤高考也能上本科” 的好机会;但对想冲刺名校、还没确定专业方向的孩子来说,普通升学路径可能更适合。
家长在帮孩子做选择时,别只看 “学历”,更要结合孩子的兴趣和特长 —— 毕竟最好的路,不是别人眼里 “最好的路”,而是适合孩子的路。只要选对方向,认真努力,不管是走中本贯通,还是走普通高考,孩子都能拥有光明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