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石门中学高一(上)期中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分)细胞核中的D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质。下列关于染色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染色质能被碱性染液染成深色 

B.染色质和染色体是不同物质 

C.染色质或染色体只存在于真核细胞中 

D.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经染色的染色体

2.(2分)现有一种“十二肽”,分子式为CxHyNzOwSz12w13),已知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氨基酸。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合成该多肽时,经过脱水缩合最多生成11分子水 

B.若该十二肽是一条肽链,则该肽有游离的氨基(z12)个 

C.将一个该“十二肽”分子彻底水解后有(z12)个赖氨酸 

D.将一个该“十二肽”分子彻底水解后有(w13)个天冬氨酸

3.(2分)细胞呼吸过程中,线粒体内膜上的质子泵能将NADH(即[H])分解产生的H+转运到膜间隙,使膜间隙中H+浓度增加,大部分H+通过结构回流至线粒体基质,同时驱动ATP的合成,主要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硝化细菌和乳酸菌都不可能发生上述过程 

B.该过程发生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同时会产生CO2 

CH+由膜间隙向线粒体基质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不消耗ATP 

D.图中是具有ATP合成酶活性的载体蛋白,既有催化作用也有物质转运功能

4.(2分)下列各项中通过质壁分离的实验不能证明的是(  )

A.成熟细胞的死活 

B.能发生渗透作用 

C.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小 

D.原生质层的组成

5.(2分)酚氧化酶使无色的酚氧化生成褐色的物质,是引起去皮的梨和苹果褐变的最主要因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梨和苹果发生褐变后酚氧化酶立即被灭活 

B.酚氧化酶为梨和苹果发生褐变提供能量 

C.高温可以破坏酚氧化酶的空间结构使酶永久失活 

D.组成酚氧化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脱氧核苷酸

6.(2分)细胞呼吸过程如图所示(字母表示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表示丙酮酸,O2参与水的生成 

B.过程①③④均能释放少量能量 

C.线粒体中含有催化过程①③的酶 

D.剧烈运动时人体细胞产生b的过程有

7.(2分)如图表示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的结构示意图,有氧呼吸过程中CO2产生和水消耗的场所分别是(  )

A①② B②② C②③ D③③

8.(2分)如图为某种植物细胞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含有DNA的细胞结构有③⑤⑥ 

B①②③⑤⑥的膜参与构成生物膜系统 

C.结构的膜可通过囊泡进行间接联系 

D.该植物细胞中ATP全部来自于结构③⑥

9.(2分)从海狸鼠尾部肌腱提取的胶原蛋白是由三条肽链螺旋缠绕形成,可用于制作手术缝合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胶原蛋白制成的手术缝合线可被人体直接吸收 

B.脱水缩合产生的水分子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 

C.提取胶原蛋白时,需要注意温度和pH的调控 

D.该胶原蛋白至少含有三个游离的羧基和氨基

10.(2分)甲、乙、丙分别是三种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将它们分别置于同一浓度的某水溶液中,水分子的跨膜运输示意图如图(箭头方向表示水分子的进出,箭头粗细表示单位时间内水分子出入的多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种红细胞在该溶液中都能发生渗透作用,且速率相等 

B.若将甲、乙、丙细胞同时分别置于蒸馏水中,丙可能会最先涨破 

C.在高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进出乙细胞的水分子数相等 

D.在该溶液中能够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是细胞甲

11.(2分)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与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进而介导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引起呼吸系统损伤、功能紊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新型冠状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但其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B.新型冠状病毒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其遗传物质是RNA 

C.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是防控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 

DS蛋白与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12.(2分)图甲表示在一定的光照强度下,植物叶肉细胞中CO2O2的来源和去路,找出图甲在图乙中的位置(  )

AAB之间 BBC之间 CC点以后 DB

13.(2分)给予从叶绿体中分离出的类囊体薄膜适宜光照,发现能够使蓝色的染色剂DCPIP(二氯酚靛酚)被还原成白色,由此推断正确的是(  )

A.类囊体薄膜上能产生O2 

B.类囊体薄膜上能产生ATP 

C.类囊体薄膜含有光合色素 

D.类囊体薄膜上能产生NADPH

14.(2分)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化合物a构成的化合物b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

m为腺嘌呤,则b一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a为核糖,则人体细胞内由b组成的核酸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m为尿嘧啶,则DNA中不含b这种化合物

组成化合物b的元素有CHONP5

a为核糖,则b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幽门螺杆菌体内含的化合物m5

A①③⑤ B③④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15.(2分)如图所示的ATP结构简图中有多处错误,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处应为腺嘌呤(A 

B处应为氢原子(H 

C处应为氧原子(O 

D处应为特殊化学键(~)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在每一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3分,多选、错选不得分,漏选得1分。

(多选)16.(3分)如图为5种生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肉眼或光学显微镜均可观察到这5种生物的形态结构 

B.这5种生物均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及细胞产物所构成 

C.组成这5种生物的化学元素归根到底是从无机自然界获得的 

DDNA是这5种生物的遗传物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

(多选)17.(3分)下列关于细胞中细胞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肠杆菌无线粒体,有核糖体 

B.水稻叶肉细胞有叶绿体,也有液泡 

C.酵母菌有线粒体,也有叶绿体 

D.小鼠肝细胞有线粒体,也有内质网

(多选)18.(3分)如图是哺乳动物细胞局部的电镜照片,14均为细胞结构。下列关于14的描述错误的是(  )

A1是无氧呼吸的场所 

B2是核质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 

C3是单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D4是与核糖体形成有关的场所

(多选)19.(3分)下列属于大量元素的一组是(  )

ACaCOMn BHOKCa CPNCMo DNSOMg

(多选)20.(3分)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及生物学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 

B.鲁宾和卡门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自水 

C.沃森、克里克利用数学模型建构的方法,揭示了DNA双螺旋结构 

D.希尔的实验能够说明水的光解与糖的合成不是同一个化学反应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

21.(11分)龙胆花处于低温(16℃)下30min内发生闭合,而转移至正常生长温度(22℃),光照条件下30min内重新开放。花冠近轴表皮细胞的膨压(原生质体对细胞壁的压力)增大能促进龙胆花的开放,水通道蛋白在该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相关机理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水分子进出龙胆花花冠近轴表皮细胞的运输方式有                 

2)据图可知龙胆花由低温转至正常温度、光照条件下重新开放的机理:一方面是温度升高                 ,增加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数量;另一方面是光刺激下促进Ca2+进入细胞,激活细胞质中的GsCPK16                 ,提高水的运输能力,两条路径共同作用使花冠近轴表皮细胞的膨压增大,龙胆花重新开放。

3)推测在常温、黑暗条件下,龙胆花开放速度会    (填“变快”“不变”或“变慢”)。

22.(11分)农谚“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形象地说明了植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水和无机盐,适时适量地灌溉和追肥是农作物高产、稳产的保障。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中含有种类较多的无机盐,无机盐被作物根系吸收后,在植株内主要以    形式存在。吸收的Mg在叶肉细胞内可用来合成      ,从而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

2)农业生产上,施用的化肥的浓度会直接影响作物产量。肥料中甲、乙两种无机盐离子浓度与某种作物产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据图可知,该种作物对  (填“甲”或“乙”)无机盐离子的需求量更高。为获得最大产量,在施肥时应该控制甲、乙两种无机盐浓度分别为    (填图中字母)。

农业生产上,施用化肥后常常需要灌溉,作物才能更好地生长,原因是                 

为了增产,农民常用烧柴火时留下的草木灰(植物秸秆燃烧后留下的灰烬)作肥料,原因是                 

23.(11分)图甲、图乙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两种细胞模式图是在    (填“光学”或“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的结果绘成的。图乙细胞可能表示的是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而非动物细胞或低等植物细胞,作出该判断的依据是                 

2)图乙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有  个;图乙中    (填“是”或“不是”)细胞的边界。

3)某单层膜细胞器未在图甲中画出,该细胞器为     ,其功能是                 

4)两图中均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     (填名称)和核糖体。

24.(11分)肺炎支原体(MP)是一类缺乏细胞壁的原核生物,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肺炎支原体通过由膜表面P1蛋白构成的附着器实现在宿主细胞表面的黏附,并通过释放毒力蛋白、促进炎症因子合成和分泌等方式导致机体出现肺炎及肺外并发症。如图为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支原体中含有RNA的结构有                (填名称),不同于肺上皮细胞,支原体结构上最大的特点是             

2)据图可知,MP质膜上的P1蛋白可与肺上皮细胞膜上的       受体结合,实现了MP和宿主细胞的黏附,且因P1蛋白在该区域高密度分布提高了黏附的牢固性。

3)肺上皮细胞膜上的Toll受体的本质是     ,欲探究该受体的形成与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路径是否相似,可采用       法进行研究,肺上皮细胞中高尔基体的作用是                 

4)阿莫西林等广谱抗生素可抑制细菌的增殖,肺炎支原体对其并不敏感,结合细菌和支原体结构的差异,推测其作用位点为     。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抑制核糖体的功能进而抑制支原体的增殖,是支原体肺炎的适宜用药,该类抗生素几乎不影响人体细胞核糖体的功能,推测其可能的原因是                 

25.(11分)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多样。图1是细胞膜的结构模式图,ABD表示组成细胞膜的物质,abcde表示细胞内不同物质的运输方式,图2是葡萄糖的一种跨膜运输方式,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1为胃黏膜上皮细胞的细胞膜,人在饮酒时,酒精是通过方式  (填字母)进入细胞的;水分子跨膜运输方式是    ,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进入细胞膜时,     (填“需要”或“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

2)若图1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则为物质  (填字母)所表示的跨膜运输方式,此过程对活细胞生命活动的意义是                 ,乳酸运出细胞也是该跨膜运输方式,可用图1  (填字母)表示。

3)细胞膜上转运蛋白的种类和数量及空间结构的变化,对许多物质的跨膜运输起着决定性作用,这也是细胞膜具有       的结构基础。如图2所示,葡萄糖通过转运蛋白GLUT2进入肝细胞的影响因素有                 。转运蛋白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中,其空间结构由状态A到状态B发生了变化,请问能否继续转运葡萄糖并说明原因                 


2025-2026学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石门中学高一(上)期中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B

C

B

D

C

A

D

D

A

B

D

题号

12

13

14

15

答案

A

D

B

B

 

二.多选题(共5小题)

题号

16

17

18

19

20

答案

ABD

ABD

C

BD

BC

关联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