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高三(上)第一次模拟化学试卷(一模)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分)非物质文化遗产,见证中华文明。下列广东的非遗项目中所涉及材料的主要成分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
A.粤绣 | B.西关打铜 | C.潮州木雕 | D.石湾陶塑 |
A.A B.B C.C D.D
2.(2分)“中国制造”举世瞩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海牛Ⅱ号”深海钻探采用的钛合金钻头,其耐腐蚀性比纯钛强,硬度比纯钛高
B.“华龙一号”核反应堆采用二氧化铀(UO2)陶瓷芯块,质子数为92
C.“歼﹣20”飞机上大量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D.港珠澳大桥设计使用寿命120年,水下钢柱镶锌块是利用牺牲阳极法防腐
3.(2分)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C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维生素C中只有羟基和酯基两种官能团
B.从结构来看,维生素C不溶于水
C.分子中含有3个手性碳原子
D.维生素C能与氢气、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4.(2分)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
选项 | 劳动项目 | 化学原理 |
A | 往煤炭中添加CaO脱硫 | CaO熔点高 |
B | 葡萄酒中加入适量SO2 | SO2可防止氧化,起到保质作用 |
C | 利用铝热反应焊接铁轨 | 铝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并放出大量热 |
D | 技术人员开发高端耐腐蚀镀铝钢板 | 铝能形成致密氧化膜 |
A.A B.B C.C D.D
5.(2分)智能电车行业已经成为广东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池中分隔正负极活性物质的聚乙烯隔膜为纯净物
B.高压快充平台中的SiC材料属于共价晶体
C.辅助驾驶系统的智能芯片主要成分为SiO2
D.磷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中的的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
6.(2分)巧设实验,方得真知。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A.除去Cl2中的HCl | B.验证Na与H2O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 C.用乙醇萃取CS2中的S | D.收集CO2气体 |
A.A B.B C.C D.D
7.(2分)以卤水(主要以I﹣形式存在)为原料提取碘的工艺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化剂1可以是H2O2,也可以是适量的Cl2
B.“吸附”步骤中,高分子树脂能与I2形成共价键,达到富集碘元素的目的
C.“脱附”的离子方程式:
D.“精制”过程可以是加热升华,再冷凝
8.(2分)下列陈述Ⅰ与陈述Ⅱ均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 陈述Ⅰ | 陈述Ⅱ |
A | 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 Na2CO3可与盐酸反应 |
B | SiO2是酸性氧化物 | HF溶液不能用玻璃试剂瓶盛放 |
C | FeCl3溶液呈酸性 | FeCl3溶液可用于腐蚀铜电路板 |
D | 非金属性:F>Cl | 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 |
A.A B.B C.C D.D
9.(2分)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4gC3H8含有共价键数目为NA
B.标准状况下,11.2L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充分反应得到CH3Cl为0.5NA
C.标准状况下,所含质子数为10NA
D.1L1mol•L﹣1氨水溶液中所含有的NH3数目为NA
10.(2分)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与其常见化合价的关系图,若用原子序数代表所对的元素,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以上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a
B.第一电离能:d<e
C.工业上用电解熔融氧化物的方法制备c的单质
D.a与b可以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物质
11.(4分)利用如图微型实验装置(两个W形管、加热装置省略)探究SO2的性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体现了SO2的还原性
B.硫化钠溶液中产生黄色浑浊体现了二氧化硫的氧化性
C.将品红溶液换成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溶液褪色,体现SO2的漂白性
D.干燥管中棉球浸有的试剂X可为NaOH固体
12.(4分)AgCl微溶于水,但在浓度较高的NH3溶液中因形成而溶解。将适量AgCl完全溶于氨水,得到含
和Cl﹣的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水稀释,浓度一定下降
B.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浓度一定上升
C.[Ag(NH3)2]Cl的电离方程式为:
D.体系中,
13.(4分)下列实验操作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目的 |
A | 将氯气通入Na2S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淡黄色沉淀 | 验证氯气的氧化性 |
B | 用pH计分别测定浓度均为0.1mol•L﹣1的NaClO和Na2S的pH | 比较HClO、H2S的Ka大小 |
C | 向AgNO3溶液先滴入几滴NaCl溶液,再滴入几滴NaI溶液,观察沉淀颜色变化 | 比较AgCl和AgI的Ksp大小 |
D | 测定0.01mol•L﹣1某酸溶液的pH是否为2 | 判断该酸是否为强酸 |
A.A B.B C.C D.D
14.(4分)用如图电解法测定SO2和SO3混合气体中SO2的含量,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xmol。向电解后的溶液中,滴加足量BaCl2溶液得沉淀mg。(F=96500C•mol﹣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右侧Pt电极接电源负极
B.电解池工作时,发生反应
C.混合气体中SO2的体积分数为
D.若以10A的电源进行电解,则理论上需用时2.68x小时
15.(4分)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加热装置和夹持装置已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试剂X可以是碳酸钙,作用是和酸反应生成气体以赶走体系中的空气
B.反应一段时间后,待C中溶液出现浑浊,及时将B装置提起
C.用F鼓入空气后,E装置中气体颜色加深,说明产生一氧化氮
D.铜丝与稀硝酸持续反应,并用F持续鼓入空气,C装置中白色浑浊不会溶解
16.(4分)CO2与通过电催化反应生成CO(NH2)2,可能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图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标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1中发生了还原反应
B.过程Ⅱ和过程Ⅲ都有极性共价键形成
C.电催化CO2与生成CO(NH2)2的反应方程式:CO2+2
18H+
CO(NH2)2+7H2O
D.常温常压、无催化剂条件下,CO2与NH3•H2O反应可生产CO(NH2)2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6分。
17.(14分)NaClO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某小组设计实验制备NaClO并探究外界因素对其水解程度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制备NaClO。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仪器已省略)。
(1)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装置B中试剂是 。
实验二:探究外界因素对NaClO水解程度的影响(在本题设定温度范围内NaClO只发生水解反应,不考虑其他副反应)。
【查阅资料】NaClO水解程度α100%,次氯酸溶液浓度可以通过荧光探针方法准确测定。
【提出猜想】
猜想1:其他条件相同,pH越大,NaClO水解程度越小;
猜想2:其他条件相同,NaClO浓度越小,NaClO水解程度越大;
猜想3:其他条件相同,适当升温,NaClO水解程度增大。
【设计实验】
实验方案如下(各溶液浓度均为0.10mol•L﹣1,每支试管各滴加3滴相同浓度的紫色石蕊溶液):
序号 | 温度/℃ | V(NaClO溶液)/mL | V(NaOH溶液)/mL | V(HCl溶液)/mL | V(H2O)/mL | 褪色时间/s |
1 | 20 | 10.0 | 0 | 0 | 5.0 | t1 |
2 | 20 | 5.0 | 0 | 0 | 10.0 | t2 |
3 | 20 | 10.0 | 2.0 | 0 | V1 | t3 |
4 | 20 | 10.0 | 0 | 2.0 | 3.0 | t4 |
5 | 30 | 10.0 | 0 | 0 | 5.0 | t5 |
(3)在实验中,补充数据V1= 。
(4)实验1、3、4测得结果:t3>t1>t4,能证明猜想1成立,请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实验结果: ;实验1、2不能验证猜想2,其原因是 。
(5)实验结果:t5<t1,但是,不能证明猜想3成立,其原因是 。经过小组讨论,大家认为可以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NaClO水解平衡常数Kh,确定温度对NaClO水解程度的影响。
【查阅资料】Kh,c0为溶液起始浓度。
【试剂与仪器】一定浓度的NaClO溶液、0.1000mol•L﹣1的盐酸、蒸馏水、pH计等。
【设计实验】测定30℃下NaClO水解平衡常数Kh,完成表中实验。
序号 | 实验内容 | 记录数据 |
6 | 取20.00mLNaClO溶液,用0.1000mol•L﹣1盐酸滴定至终点,测NaClO溶液的浓度 | 消耗盐酸体积为VmL |
7 | 测得30℃纯水的pH | a |
8 |
| b |
(6)分别在35℃、40℃下重复上述实验。
①实验8的实验内容是 。
②数据处理:30℃,Kh= (用含a、b、V的代数式表示)。
③实验结论:Kh(40℃)>Kh(35℃)>Kh(30℃),升高温度能促进NaClO水解。
18.(14分)钛白粉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颜料,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钛(TiO2),一种以含Fe2O3、CaO、SiO2等杂质的钛铁矿(FeTiO3)为原料制备钛白粉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H2TiO3不溶于水和稀酸;
②“酸浸”后钛元素主要以TiO2+形式存在;
③,当溶液中c(Fe3+)≤10﹣5mol•L﹣1时可认为Fe3+完全除去。
回答下列问题:
(1)提高“酸浸”速率的措施有 (写一条)。
(2)“酸浸”时,FeTi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滤渣”①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4)流程中加入铁粉的目的是把体系中的Fe3+还原成Fe2+,冷却结晶析出FeSO4•7H2O晶体。体系中的Fe3+还可以用调节pH的方法除去,设酸浸后体系中c(Fe3+)=0.01mol•L﹣1,常温下Fe3+开始沉淀的pH为 。
(5)经处理后,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除Fe外,还有 (填化学式)。
(6)碳化钛晶胞结构如图所示,碳化钛的化学式为 。晶胞边长为anm,则晶体的密度ρ= g•cm﹣3(列出计算式)。
(7)用固体二氧化钛(TiO2)电解生产海绵钛的原理,是以TiO2棒、石墨棒为电极,以熔融氯化钙为电解液,在答题卡虚线框中,画出电解池示意图并做相应标注。
19.(14分)氨具有较高的含氢量,可用作内燃机的燃料。
(1)液氨是重要的非水溶剂,和水类似,液氨的电离平衡为。写出NH4Cl与KNH2在液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合成氨反应的方程式为:3H2(g)+N2(g)⇌2NH3(g),恒容密闭容器中,起始时n(H2):n(N2)=3:1,不同温度(T)下平衡混合物中NH3物质的量分数随压强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25℃时,H2(g)和NH3(g)的燃烧热ΔH分别为akJ•mol﹣1和bkJ•mol﹣1,上述合成氨反应的焓变为 kJ•mol﹣1。
②B点的温度迅速从T2变为T1,则此时浓度商Q K(T1)(填“>”“<”或“=”)。
③KP(A):KP(B)= (K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④合成氨逆反应速率方程为:v(逆)=k(逆),式中k(逆)为逆反应的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从C点开始减小压强,平衡发生移动,直至达到新的平衡,v(逆)的变化过程为 。
(3)MgCl2和NH3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①室温下,MgCl2和NH3反应生成[Mg(NH3)6]Cl2而不生成[Mg(NH3)]Cl2。分析原因: 。
②从平衡的角度推断利于[Mg(NH3)6]Cl2脱除NH3生成MgCl2的条件并说明理由: 。
20.(14分)化合物G是一种抗菌药物的中间体,它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 ,其官能团的名称为 。
(2)A→B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合物A中有4个π键
B.化合物C和D都能与Na2CO3水溶液反应
C.化合物C存在分子内氢键,并有13个碳原子采取sp2杂化
D.在E和F生成G的过程中,有π键断裂与σ键形成
(4)符合下列条件的A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有 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的结构简式为 (任写一种)。
①可发生银镜反应
②1mol A最多消耗4mol NaOH
(5)已知酚羟基易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参考上述信息,设计以化合物I()为唯一含苯环有机原料,合成化合物Ⅱ(
)。
①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第二步,进行 (填具体反应类型),生成物的结构简式为 。
2025-2026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高三(上)第一次模拟化学试卷(一模)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答案 | D | C | D | A | B | B | B | D | A | B | C |
题号 | 12 | 13 | 14 | 15 | 16 | ||||||
答案 | A | A | C | D |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