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真光中学高二(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

一、选择题。

1.各种形式的能量转换为生活提供便利,下列选项主要依靠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  )

A.一次性速冷冰袋

B.自热饭速食米饭

C.新能源汽车

D.麒麟970芯片

AA BB CC DD

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与化学反应速率控制无关的是(  )

A.使用含氟牙膏防龋齿 

B.洗衣服时使用加酶洗衣粉 

C.夏天将牛奶放在冰箱保存 

D.在月饼包装内放置抗氧化剂

3我国化学家研究的一种新型光催化剂(碳纳米点/氮化碳)可以利用太阳光高效实现分解水,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总反应为H2O2H2+O2 

B.水分解过程中,H2O2作催化剂 

C.若反应Ⅱ是放热反应,则反应Ⅰ可能是吸热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 

D.反应Ⅰ和反应Ⅱ均存在OH键的断裂

4.已知:2IClg+H2g)=I2g+2HClg),该反应分两步进行,其能量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IClg+HIg)=I2g+HClg ΔH=﹣218kJmol1 

B.反应的活化能比反应的大,所以总反应的反应速率取决于第步反应 

C.整个反应过程共有3个基元反应 

D.增大压强可以提高反应物的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5.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将猪肉放入冰箱中冷藏 

B.打开可乐瓶盖立即有气泡冒出 

C.工业上合成NH3温度控制在400500 

DH2O2溶液中加少量MnO2固体,促进H2O2分解

6.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由实验可知,(a) (b) 所涉及的反应均为放热反应 

B.将实验(a)中的铝片更换为等质量的铝粉后,释放出的热量有所增加 

C.实验(c)测定中和热时,在不断搅拌的基础上缓慢加入反应液 

D.实验(c)为稀硫酸和NaOH溶液的反应,若稀硫酸改为浓硫酸测定中和热,则测得的中和热△H偏低

7.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

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黄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B.氢气的燃烧热为285.5 kJ/mol,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H=﹣285.8 kJ/mol

CBaOH28H2Os+2NH4Cls)═=BaCl2s+2NH3g+10H2Ol)△H0

D.已知中和热为57.3 kJ/mol,若将含0.5 mol H2SO4的浓溶液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要大于57.3 kJ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ΔH=﹣57.3kJmol1,则1mol H2SO3NaOH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为114.6kJ

B.已知C2H5OHl+3O2g)=2CO2g+3H2Og)ΔH=﹣1366.8kJmol1,则C2H5OHl)的燃烧热为1366.8kJmol1

C.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将0.5mol N21.5mol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出热量19.3kJ,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ΔH=﹣38.6kJmol1

DSs+O2g)=SO2g)ΔH1Sg+O2g)=SO2g)ΔH2,则ΔH1>ΔH2

9.根据下列热化学方程式分析,Cs)的燃烧热ΔH等于(  )

Cs+H2Ol)=COg+H2g)ΔH1175.3kJmol1

2COg+O2g)=2CO2g)ΔH2=﹣566.0kJmol1

2H2g+O2g)=2H2Ol)ΔH3=﹣571.6kJmol1

A.ΔH1+ΔH2=ΔH3 B2ΔH1+ΔH2+ΔH3 

C.ΔH1ΔH3 D.ΔH1

10.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装置验证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B.用装置探究H2SO4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C.用装置比较CuSO4FeCl3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D.用装置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1.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xAg+yBgzCg),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0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再达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30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yz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B的浓度增大 

DC的体积分数减小

12.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方案

目的

A

常温下,将等质量、等直径的铝粒分别加入18molL12molL1H2SO4溶液中反应

比较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B

常温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充入NO2气体,一段时间后压缩容器体积为原来的一半,观察气体颜色变化

探究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C

向两份等浓度等体积的H2O2溶液中分别加入2滴等浓度的Fe2SO43CuCl2溶液,观察产生气泡的速率

探究Fe3+Cu2+的催化能力强弱

D

5mL0.1molL1FeCl3溶液中滴加0.1molL1KI溶液56滴,充分反应,测得溶液中除含有I2外,还含有Fe3+

判断该反应是可逆反应

AA BB CC DD

13.下列平衡移动方向和现象判断正确的是(  )

A,加水,平衡逆向移动,溶液黄色变浅 

BFe3++3SCNFeSCN3,加入Fe粉,平衡正向移动,溶液颜色加深 

C2HIgH2g+I2g),压缩容器体积,平衡不移动,气体颜色无变化 

D ΔH0,升温,溶液由蓝色变为黄色

14.对反应Sg)=Tg)(I为中间产物),相同条件下:加入催化剂,反应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大幅缩短;

提高反应温度,增大,减小。基于以上事实,可能的反应历程示意图(—为无催化剂,﹣﹣﹣﹣为有催化剂)为(  )

A B 

C D

15.下列叙述与图对应的是(  )

A.对于达到平衡状态的反应:N2g+3H2g2NH3g),图表示在t0时刻充入了一定量的NH3,平衡逆向移动

B.由图可知,p2p1T1T2满足反应:2Ag+Bg2Cg ΔH0 

C.图表示的反应方程式为2AB+3C 

D.若p4p3,对于反应2Xg+3Yg2Zg)ΔH0,图y轴可以表示Y的百分含量

16.工业上制取SCl2的反应之一为S2Cl2g+Cl2g2SCl2g)。一定压强下,向10L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S2Cl21molCl2发生上述反应,SCl2Cl2的消耗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ΔH0 

BA点对应的状态为化学平衡状态 

C.使用高效催化剂能提高SCl2的平衡产率 

D.若300℃达平衡时,S2Cl2的转化率为α,则300℃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二、非选择题。

17.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填序号)。

干冰汽化

镁条在CO2中燃烧

CCO2反应生成CO

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

NH4NO3固体溶于水

BaOH28H2ONH4Cl反应

2)反应A+BC(放热)分两步进行A+BX(吸热);XC(放热)。如图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3)已知25℃、101kPa条件下:

由此可推知,该条件下    更稳定(填“O2”或“O3”)

4)工业上常用磷精矿[Ca5PO43F]和硫酸反应制备磷酸。

已知25℃,101kPa时:

Ca5PO43F和硫酸反应生成磷酸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5)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ABC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nmol)随时间tmin)的变化如图1所示。已知达平衡后,降低温度,A的体积分数将减小。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反应速率v随时间t的关系如图2所示:

据图判断,在t3时刻改变的外界条件是      

abc三点中,C的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18.某校化学活动小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实验一:测定相同体积的1mol/L的硫酸分别与足量锌粒和锌粉反应的速率,设计如图装置:

1)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根据此实验探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其他条件不变时,                 

实验二:利用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之间的反应,探究外界条件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如下表:

序号

温度/K

0.02molL1KMnO4

0.1molL1H2C2O4

H2O

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时所需时间/s

V/mL

V/mL

V/mL

A

293

2

5

3

t1

B

293

V1

3

5

8

C

313

2

3

V2

t2

3)表中V2  ;通过实验AB可探究    的改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4)利用实验B中数据计算,用KMn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KMnO4)=                 

5)实验中发现:在开始一段时间内,反应速率较小,溶液褪色不明显;但不久后突然褪色,反应速率明显增大。针对上述现象,某同学认为该反应放热,导致溶液温度上升,反应速率增大。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看,你猜想还可能是           的影响。若用实验证明你的猜想,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草酸溶液外,可以在反应一开始时加入  (填字母)。

A.硫酸钾   B.硫酸锰   C.氯化锰   D.水

19.美国Bay等工厂使用石油热裂解的副产物甲烷来制取氢气,其生产流程如图:

1)此流程的第Ⅰ步反应为CH4g+H2Og3H2g+COg ΔH+206.4kJ/mol

已知键能为断开1mol化学键所需的能量,一些相关化学键的键能如下表:

化学键

HH

OH

CH

CO

键能(kJ/mol

436

465

a

1076

a       

一定条件下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则P1  P2(填“<”、“>”或“=”)。

2)此流程的第Ⅱ步反应为:COg+H2OgH2g+CO2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下所示:

温度/

400

500

830

1000

平衡常数K

10

9

1

0.6

从上表可以推断:此反应是  (填“吸”“放”)热反应。

3)在一个绝热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判断此流程的第Ⅱ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填序号)。

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

体系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vCO22vH2O

4)此流程的第Ⅱ步反应COg+H2OgH2g+CO2g830℃时,某时刻反应混合物中COH2OH2CO2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2mol/L2mol/L1mol/L1mol/L,则此时反应朝       (填“正反应方向”或“逆反应方向”)进行;若COH2O的初始浓度均为3mol/L,求该反应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     。(写出计算过程)。

20.为降低温室效应,CO2的捕集利用技术成为研究的重点。

1)一种利用CO2的反应为:CO2g+4H2gCH4g+2H2Og)ΔH0。下列措施能使已达到平衡时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及时分离出水蒸气

B.适当降低温度

C.增大CO2的浓度

D.缩小体积,增大压强

2CO2H2发生如下反应可以制取甲醇和二甲醚。

反应Ⅰ:CO2g+3H2gCH3OHg+H2Og)ΔH1=﹣48.8kJmol1

反应Ⅱ:2CO2g+6H2gCH3OCH3g+3H2Og)ΔH2=﹣122.5kJmol1

写出由CH3OHg)合成CH3OCH3g)热化学方程式                 

3CO合成甲醇的反应为COg+2H2gCH3OHg)ΔH,在容积均为2L的甲、乙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2mol CO4mol H24mol CO8mol 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平衡时甲醇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能判断甲,乙容器中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B2vH2)=vCH3OH

C.容器中的气体的压强不变

DcCO):cH2):cCH3OH)=121

300℃时,当甲容器中CH3OH的体积分数处于D点时,此时v(正)  v(逆)。

曲线Ⅰ代表的是容器  (填“甲”或“乙”)中发生的反应。

该反应的ΔH  0(填“>”或“=”“<”),判断的理由是                 

ABC三点的平衡常数KAKBKC大小关系是          KC    

 

2025-2026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真光中学高二(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B

A

D

B

B

D

D

D

D

A

D

题号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D

A

B

D

关联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