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南海中学高三(上)期中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去世,其部下陷入混战,帝国逐渐分裂为托勒密埃及、塞琉古王国和马其顿王国三个主要国家,这些区域被统称为“希腊化世界”,从亚历山大远征到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之间大约300年被称为“希腊化时代”。构成这段文字的是(  )

A.历史观点和历史解释 B.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 

C.历史结论和历史解释 D.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

2.“《六经》以前,无复书记;夏殷无征,周籍已亡;共和以前,不可年识。秦汉以后,乃得详记”。据此可知,下列属于康有为利用学术进行政治斗争的作品是(  )

A.《孔子改制考》 B.“明定国是”诏书 

C.《文学改良刍议》 D.《变法通议》

3.自君士坦丁大帝于330年启用“新罗马”之后的千余年,拜占庭帝国社会的精英阶层和城市文化都建立在海上供给线提供的源源不断的物质基础上。当阿莱克修斯一世(10811118年在位)出让其海上贸易特权后,拜占庭帝国便陷入衰落。这表明拜占庭文化(  )

A.具有海洋性的特征 B.继承了罗马法 

C.展现了文明多样性 D.影响世界发展

4.“2020世界500强企业”排名榜单中,中国共有133家企业上榜,历史上第一次超过美国的121家,大幅超越日本、英国、德国等国。印度、巴西等国的企业也有不俗的表现。材料表明(  )

A.经济全球化削弱了发达国家 

B.新兴经济体竞争力明显增强 

C.多样化发展改变了世界格局 

D.发展中国家主导国际新秩序

5.受地理和历史条件影响,古代文化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不同地区出现了各具特色的文学作品。下列文学作品与产生地区对应正确的是(  )

A.《吉尔伽美什》——古代埃及 

B.《荷马史诗》——古代罗马 

C.《罗摩衍那》——古代印度 

D.《源氏物语》——古代朝鲜

61980年,广西宜山县等地的村民自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制定村规民约。1982年,村民委员会被写进宪法。1998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颁布。这表明(  )

A.政府主持基层民主选举工作 

B.村民自治纳入了法制化轨道 

C.改革开放导致民主制度完善 

D.依法治国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7.如图所示为清朝前期形成的一种票据。

这种票据(  )

A.可以代替现金流通 

B.体现传统借贷关系 

C.由当铺签发并负责兑现 

D.需本人持有但不得挂失

812921293年,郭守敬通过勘查、选线,按地形地貌变化及水位落差,在运河中设闸坝、斗门,开通了通惠河,改变了原来漕粮只能运到通州的历史。此后,漕粮通过通惠河可转运入大都。据此可知,通惠河的修建(  )

A.注重科学性和实用性相结合 

B.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C.表明元朝科技实力较为雄厚 

D.适应了漕运贸易兴起的需要

9.马克坦岛纪念碑(在菲律宾)的正面写道:“……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侵略者的第一位菲律宾人。”材料反映出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

A.是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 

B.带有一定的殖民主义色彩 

C.推动了各地之间的交流 

D.受到所经地区的普遍抵制

101964年,国家计划委员会召开会议,专门研究了西南铁路建设会战问题。会议认为成昆铁路是建设以攀枝花为中心的西南战略后方基地的主要干线,必须采取一切措施,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把铁路修到攀枝花。上述现象的出现(  )

A.根本上改善了西部地区交通 

B.推动了八字方针的有效落实 

C.有助于国家产业结构的优化 

D.基于国家对国际形势的考量

1119世纪中期,江浙一带的富商、地主、官绅为躲避战乱举家迁入租界寻求庇护,外国的房产商乘机大量修建住宅,一种被称作“石库门”的里弄房屋在上海出现,因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实用性强,很快就成普通市民流行的住宅。据此可知,当时(  )

A.中体西用的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 

B.社会生活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特征 

C.太平天国运动促进建筑艺术进步 

D.西方思想文化引领中国社会生活

12.拿破仑这位“马背上的罗伯斯庇尔”通过战争积极向外输出法国大革命成果,将法国的社会和经济制度、大革命的原则与理念输往欧洲广大地区。据此可知,拿破仑战争(  )

A.推动了欧洲社会思想转型 

B.对征服地区造成极大破坏 

C.开启了欧洲近代化的进程 

D.推动了欧洲封建经济发展

13.有学者指出:“乾隆时代的制度犹如台球那样结实一它那么完整、精确、苛求,以至想不服从就会冒很大的风险。要摆脱它,要么靠贪污舞弊,要么依赖惰性一即使什么都不干,只要参照惯例就够了。”这可用于说明,乾隆时代(  )

A.制度僵化为社会危机埋下祸患 

B.闭关自守无法适应新环境 

C.君主专制使官员贪污腐败成风 

D.思想专制阻碍了社会发展

14.晚清一学制规定“凡在大学堂及通儒院毕业者,应奖给进士;凡在高等学堂及与此程度相当之学堂毕业者,均应奖给举人;凡在中学堂及与此程度相等之学堂毕业已升入上级学堂者,均应奖给优拔等贡生;凡在高等小学堂及与此程度相等之学堂毕业已升入官设之上级学堂者,均应给奖原增附生”。该学制的颁布标志着(  )

A.学部的设立 

B.科举制正式废除 

C.学堂选官制度正式确立 

D.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的确立

1519417月,绥察行署布告宣布:“本政府,乃为各个抗日的阶级对日寇汉奸的联合政权,绝非某一党派所专有。故凡各党、各派、各民族、各阶级抗日而又赞成民主者,均欢迎参加政府工作。”这(  )

A.有利于凝聚民族战争力量 

B.践行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有助于巩固人民革命政权 

D.奠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础

16.在广东佛山澜石东汉墓出土的一件陶制水田模型中,附有表现农田劳作的陶俑,或犁地,或插秧,或收割,或脱粒,还表现了备耕田中的粪肥堆。这反映出该时期(  )

A.庄园经济的盛行 B.南北经济差距缩小 

C.犁耕技术的成熟 D.精耕细作农业发展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英国政府迫于各界的压力,开展了一系列对“城市病”治理措施。英国政府在对空气污染的治理上,通过了一系列相关的法案。1843年,议会就通过了炉灶排放,烟尘和控制蒸汽机的法案;1863年议会又通过了《碱业法》,以降低在制碱过程中所产生的有毒气体。对于城市的住房问题,政府出台了四部《工人住房法》,要求英国政府机构为工人提供更多廉价的可租赁住房。在公共卫生方面,英国政府于1848年颁布了《公共卫生法》,开辟了国家监管公共卫生的制度。从18481854年,全国共成立了182个地方卫生委员会,它们主要负责清理街道、排放污水等任务。同时,各个城市也颁布了地方法规,改变了垃圾处理、供排水等的方法。

——摘编自齐爽《英国城市化发展研究》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以前,英国政府基本上把城市基础设施视为自然垄断的福利性产品,主要采取政府投资运营的模式,即财政出资、公共管理部门经营管理。这一做法导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建设项目成本高、工期长等问题。1979年撒切尔政府上台以后,极力推崇市场机制和市场力量,开始推行以市场化为基本取向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通过改革,英国政府逐步减少对基础设施的直接投资,不断扩大利用社会资本的规模将市场机制运用到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的各个环节。

——摘编自何建文《英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市场化改革的几点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近代英国解决“城市病”问题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国城市基础设施运营的发展趋势,并分析此趋势出现的背景。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礼记》云:“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所谓“备荒莫如裕仓储”。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推行平籴法,以稳定粮价。汉武帝时,桑弘羊发展了上述思想,创立平准法,在京师贱收贵卖以平抑物价,汉宣帝(前74年~前48年在位)元康年间连年丰收,谷价低至一石五钱,“农人少利”,宣帝采纳大司农中丞耿寿昌的建议,在边郡普遍设置粮仓,名曰常平仓。“民便之”。

——摘编自王文涛《社会救助视角下的汉宣帝中兴》

材料二 两宋时期,设置了从中央到地方完善的仓储系统,除继承前代常平仓、义仓外,北宋还创建了广惠仓、惠民仓,惠民仓用于城市粮价调节,功能与常平仓类似;广惠仓侧重于常规性济贫,是为配合政府福利机构而专门设立的恤贫仓储。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实行青苗法,即常平新法。具体运作是将原有常平仓、广惠仓钱谷兑换成现钱,以借贷的方式,贷给城乡居民。南宋时期,朱熹在乡里创建社仓,并由民间自主经营,之后宋廷诏行“朱熹社仓法”于诸路。

——摘编自杨芳《“国家大本,足食为先”:宋代仓储制度的发展与创新》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宣帝建立常平仓制度的背景。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常平仓制度的历史作用

19.印第安人独立发展出了特色鲜明的古代文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世界上众多的远古文明中,玛稚文明是最富有浪漫色彩的。然而,它却在500多年前像谜一样消失了,高耸的金字塔,庄严的神殿,精美的纪年石碑,发达的水利沟渠系统,以及那些象形文字、历法、宗教……这些累累硕果都掩埋在了丛林之中、泥土之下。

材料二:拉美印第安各文明的生产力水平,从总体上看是落后于东半球各文明的。早在文明诞生初,西亚、北非、南欧诸文明便有了较多的交往,这些文明后来又与印度文明乃至于东亚文明发生交往。……作为山地高原型的古代文明,印第安人在其有限的活动范围里,难以逾越自然界的重重障碍而将其文明的星星之火,带到更远的地区。……拉美古代印第安文明是古代人类文明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他们处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十分落后且极端孤立隔绝的状态。

——摘编自程洪《论拉丁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玛雅文明取得的成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印第安文明消失的原因。

20.国际铁路标准轨的发展演变

由于煤矿马拉煤车的轮距长久以来都是4英尺8英寸,史蒂芬孙设计第一条主要用于运货载客的铁路时,采用了这一既有轨距。1846年,英国政府颁布法令,将其规定为英国铁路的标准轨距。欧洲大陆早期的铁路大多数都是靠英国的资金、用英国的技术修建的,因此也采用了英国的标准,只有俄国等个别国家例外。部分出于军事防御原因,俄国的轨距比欧洲其他国家的宽。美国19世纪末按此标准铺设的铁路长度已占到全国铁路总长度的87%,铁路网一体化开始形成。1937年,1435mm轨距被国际铁路协会规定为国际通用的标准轨距,现主要分布在东亚、西亚、北非国家,以及欧洲大多数国家和部分美洲国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标准轨距”形成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价“标准轨距”带来的影响。

关联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