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夷陵中学

宜昌市夷陵中学

公办

联系电话:0717-6777400

学校官网:https://www.hbylzx.com/

学校地址:湖北省宜昌市高新区生物产业园毓秀路1号

宜昌市夷陵中学简介

宜昌古称夷陵,因“山至此而陵,水至此而夷”而得名。夷陵中学始建于1962年,先后用名“胜利中学”、“宜昌师专附中”,1980年被确定为原宜昌地委直属、湖北23所省重点高中之一,更名“宜昌地区夷陵中学”;1992年地市合并改名“宜昌市夷陵中学”。1998年从果园一路搬迁至城东大道51号。在过去62年的办学历程中,先后为祖国培养24000多名优秀毕业生。

2017年再次搬迁至目前的毓秀路新校区,新校区占地328亩,投资6.8亿,已完成一期16栋建筑8.3万平方。学校现有68个教学班,学生3400人;教师302人,其中特级教师6人,正高级教师12人,宜昌名师、学科带头人、明星班主任42人,高级教师152人,教师中有全日制博士1人,博士在读1人,硕士研究生56人。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以人为本、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传承“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夷陵精神,以“高境界做人、高水平学习、高品位生活”为育人目标,凝练了“思方行圆,家国天下”的校训,赢得了“人走三峡,书读夷陵”的品牌声誉,成为宜昌领先、省内一流的荆楚名校。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引导全校教师对照“四有好教师”要求,把“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确定为学校教师的职业追求。近五年,学校先后涌现受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的“全国优秀教师”曹俊松,1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人获湖北省人民政府“楚天园丁奖”,2人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1人获湖北省“教育工作先进个人”,1人获湖北省“三八红旗手”,1人获湖北省“十佳师德标兵”,3人获宜昌市“十佳师德标兵”。

学校坚持把课堂作为育人主阵地,加强课程建设,建立起独具特色、全体师生参与、多层次的“VIP”课程体系。包含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核心素养,全员选修的多样化“V课程”;满足学生个性需求,自主选修、发展特长的“I课程”;基于国家规定的基础性“P课程”。学校充分实施以“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主发展、成长导师制”为核心的“三自一导”德育课程体系,坚持“一周一问询,一月一交流,期中一记录,学期一家访,学年一案例”的“五个一”标准,力求让每一名学生被看见,每一个个体被尊重,形成“教师人人是导师,学生个个受关爱”的良好氛围,达到了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目标。

学校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保证学生每天两次大课间,每天锻炼一小时;除常规劳动课程外,利用校内荒山空地建设2000平方的“学农基地”,分班自主开展中药、蔬菜、瓜果、花卉种植等学农课程;学校常年开展蓝天绿水环保社、模拟 系列等40多个经典社团活动,开展研学旅行、“微光”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学校高度重视课堂教学质量,积极开展“生动课堂”创建,积极推行“目标驱动、情景调动、师生互动、平台联动”的有效教学模式。

学校办学成果突出,先后四次摘得湖北省文理科第一名,十二次获宜昌市高中教学质量一等奖,一本重点大学升学率超过90%,60%以上学生升入985、211、“双一流”大学就读,名校录取率位居全省前列,近10年录取北大清华102人,位居湖北省前列;学校田径、排球、足球、篮球、乒乓球等运动员多次荣获湖北省比赛冠亚军。学校是北京大学“三星博雅人才共育基地”、清华大学优秀“生源中学”,是复旦大学、上海交大、中科大、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50多所著名高校的“优秀生源基地”。

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绿色学校”、“全国体育工作示范学校”、“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健康学校”、“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等17项国家级荣誉;获“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状”、“湖北省文明校园”、“湖北省书香校园”等30多项省级荣誉;24年9月被人社部、教育部联合表彰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更多宜昌高中

关联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