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龙岗小一入学积分全攻略!加分项、同分录取规则一次讲透,家长别踩坑
深圳幼升小一帆
家有娃要在 2025 年上龙岗小一的家长注意啦!每年到了学位申请季,不少家长都会被积分规则绕得晕头转向 —— 居住时间怎么算?社保要交多久才能加分?同分的话谁能优先录取?别慌!今天这篇文章就把龙岗小一积分的加分项、积分类型、同分录取规则掰开揉碎讲清楚,全是干货,建议先收藏再慢慢看,帮你给娃的学位申请多一份保障。

一、四大加分项拆解:每一分都别浪费
想让娃的入学积分更有竞争力,这四大加分项必须搞明白!从居住到社保,从户籍到优享,每一项都有明确的计算标准,少算一个月都可能影响录取结果,家长们一定要对照自家情况仔细核对。
(一)居住加分:起始日期是关键,登记信息不加分
居住加分是不少家庭的重要得分点,但很多家长容易在 “起始日期” 上出错。首先要明确,不同的住房材料,计算居住时间的起始点完全不一样:
如果家里有产权证,那就从产权证的发证日期开始算;
如果是租房,用的是房屋租赁凭证,这里要特别注意:如果租赁凭证的备案时间比实际起租时间早,不算备案时间,得按照起租时间开始算。
而且有个关键提醒:人口居住登记信息不算居住时间加分!不管你在社区登记了多久,只要没提供产权证或备案的租赁凭证,这部分时间都不能用来加分。
另外,所有居住时间的计算都有一个统一的截止日期 —— 入学当年的 4 月 1 日。比如 2025 年入学,那居住时间就只能算到 2025 年 4 月 1 日,之后的时间不算在内,所以一定要提前准备好材料,别等到截止日期过了才想起补。
(二)社保加分:只算 “双险”,父母双方不累计
非深户家庭对社保加分肯定不陌生,但具体怎么算分,很多家长还是一知半解。首先要明确,社保加分只看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同时缴纳的月份,如果只交了其中一种,或者有一个月断了其中一种,那这个月就不算在累计月数里。
计算方法也很清晰:先算出截止到入学当年 4 月 1 日的 “双险” 累计总月数,减去 12 个月(相当于先扣掉一年的基础时间),剩下的每个月加 0.05 分。比如总月数是 36 个月,那加分就是(36-12)×0.05=1.2 分。
这里还有个容易踩的坑:如果父母双方都在深圳交了社保,能不能把两人的月数加起来算?答案是 “不能”!只能选申请学位时填写的那一方来计算,所以家长要提前对比一下,看谁的 “双险” 累计月数更多,选多的那一方来申报,能多拿不少分。
(三)学区户籍加分:仅限特殊住房,户籍迁入时间算起点
这个加分项主要针对 “学区户籍 + 特殊住房” 的家庭,不是所有学区户籍都能加。具体要求是: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在学区内租房,或者有自建房、集资房、集体宿舍、军产房这类特殊住房,而且适龄儿童是学区户籍,只有满足这两个条件,才能享受学区户籍加分。
计算方式也很明确:起始日期是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把户籍迁入该学区的日期,截止日期同样是入学当年的 4 月 1 日。比如爸爸的户口是 2022 年 5 月迁入学区,2025 年 4 月 1 日截止,那居住时间就是 35 个月(2022 年 5 月到 2025 年 4 月),每个月加 0.05 分,就能加 1.75 分。
如果家里是学区户籍 + 自购商品房,算不算这个加分?这里要注意,学区户籍加分主要针对租房或特殊住房,自购商品房的家庭,加分会在 “积分类型” 里体现(后面会详细说),不算在这个 “学区户籍加分” 里,别搞混了。
(四)优享加分:仅 2 个共享学区试点,选对第一志愿加 2.5 分
优享加分是 2025 年继续试点的政策,不是所有学区都有,目前只有 2 个共享学区能享受:一个是麓城外国语小学 -- 怡翠实验学校 --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龙岗学校共享学区,另一个是贤义外国语学校 -- 信义实验小学共享学区。
这个加分的关键在 “第一志愿”:家长可以在共享学区里选任意一所学校当第一志愿,如果选的那所学校正好是它对应的 “优享学校”,就能直接加 2.5 分。但要注意,这 2.5 分只在这个共享学区里有效,如果你填的第一志愿不是共享学区内的学校,或者没选对优享学校,就拿不到这个分。
比如你家在贤义外国语学校 -- 信义实验小学共享学区,想让娃上贤义外国语学校,那把它填成第一志愿,就能加 2.5 分;如果填的第一志愿是信义实验小学,那要看信义实验小学对应的优享学校是不是它自己,是的话才能加分。所以在填志愿前,一定要先查清楚共享学区里每所学校对应的优享学校是谁,别白白浪费 2.5 分。
二、7 类积分类型全解析:基础分 + 加分,算出你家娃的分数
除了四大加分项,基础分也很重要!龙岗小一入学把积分分成了 7 类,每类的基础分、适用的户籍和居住类型都不一样,而且加分项也有区别,家长可以对照下面的内容,先确定自家属于哪一类,再算出基础分 + 加分的总分。
(一)第一类:100 分基础分,龙岗户籍 + 学区自有住房
这类是积分最高的,基础分就有 100 分,适用两种情况:
孩子是龙岗户籍,家里在学区有自购商品房(有产权证);
孩子是学区户籍,家里住的是学区祖屋。
加分项也很明确:如果是学区购房,按产权证发证日期算,每满 1 个月加 0.05 分;如果是学区祖屋,按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户籍迁入学区的时间算,每满 1 个月加 0.05 分。比如家里是学区购房,产权证 2020 年 1 月发证,2025 年 4 月 1 日截止,居住时间就是 63 个月,加分就是 63×0.05=3.15 分,总分就是 100+3.15=103.15 分,竞争力非常强。
(二)第二类:95 分基础分,深圳其他区户籍 + 学区自购商品房
这类的基础分比第一类少 5 分,适用情况是:孩子是深圳其他区(比如福田、南山、罗湖等)的户籍,家里在龙岗学区有自购商品房。
加分项和第一类的 “学区购房” 一样,按产权证发证日期算,每满 1 个月加 0.05 分。比如孩子是福田户籍,产权证 2021 年 3 月发证,到 2025 年 4 月 1 日是 49 个月,加分就是 49×0.05=2.45 分,总分就是 95+2.45=97.45 分,也是比较有优势的。
(三)第三类:90 分基础分,学区户籍 + 特殊住房 / 无房租房(民办不设此类)
要注意,民办学校没有第三类积分,这类只针对公办学校,基础分 90 分,适用两种情况:
孩子是学区户籍,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在学区有自建房、集资房、集体宿舍、军产房等特殊住房;
孩子是学区户籍,父母在深圳无房(能提供无房证明),要么在学区租房,要么祖父母(外祖父母)在学区有产权份额大于 50% 的商品房。
这类的加分项可以累计,有两个:
学区户籍加分:孩子和父母(或法定监护人)都是学区户籍,按父母户籍迁入学区的时间算,每满 1 个月加 0.05 分;
居住加分:按房屋租赁凭证的备案时间算,每满 1 个月加 0.05 分。
比如孩子和妈妈都是学区户籍,妈妈 2022 年 10 月迁入学区,同时家里在学区租房,租赁凭证 2022 年 12 月备案,到 2025 年 4 月 1 日,户籍迁入时间是 29 个月,居住时间是 28 个月,加分就是(29×0.05)+(28×0.05)=1.45+1.4=2.85 分,总分就是 90+2.85=92.85 分。
(四)第四类:80 分基础分,非深户 + 学区自购商品房
非深户家庭如果在学区有自购商品房,就属于第四类,基础分 80 分。
加分项只有社保加分,计算方式和前面说的一致:按父母或法定监护人 “双险” 累计月数,减去 12 个月后,每个月加 0.05 分。比如爸爸的 “双险” 累计月数是 48 个月,加分就是(48-12)×0.05=1.8 分,总分就是 80+1.8=81.8 分。
(五)第五类:75 分基础分,龙岗户籍 + 学区租房 / 特殊住房
这类的基础分 75 分,适用情况是:孩子是龙岗户籍,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在学区租房,或者有自建房、集资房等特殊住房。
加分项和第三类一样,可以累计:
学区户籍加分:孩子和父母都是学区户籍,按父母户籍迁入学区时间算,每满 1 个月加 0.05 分;
居住加分:按租赁凭证备案时间算,每满 1 个月加 0.05 分。
比如孩子是龙岗户籍(非学区户籍,所以没有学区户籍加分),家里在学区租房,租赁凭证 2023 年 1 月备案,到 2025 年 4 月 1 日是 27 个月,加分就是 27×0.05=1.35 分,总分就是 75+1.35=76.35 分。如果孩子和父母都是学区户籍,父母 2022 年 5 月迁入学区,那还要加上(2025 年 4 月 - 2022 年 5 月)=35 个月的户籍加分,35×0.05=1.75 分,总分就是 75+1.35+1.75=78.1 分。
(六)第六类:70 分基础分,深圳其他区户籍 + 学区租房 / 特殊住房
这类基础分 70 分,适用情况是:孩子是深圳其他区户籍,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在龙岗学区租房或有特殊住房。
加分项和第三、五类一样,也是两项累计:
学区户籍加分:孩子和父母都是学区户籍(虽然孩子是其他区户籍,但如果父母户籍迁到了龙岗学区,且孩子也随迁成学区户籍,就符合条件),按父母户籍迁入学区时间算,每满 1 个月加 0.05 分;
居住加分:按租赁凭证备案时间算,每满 1 个月加 0.05 分。
比如孩子是南山户籍,父母户籍 2022 年 8 月迁到龙岗学区,孩子也随迁成学区户籍,家里租房的租赁凭证 2022 年 10 月备案,到 2025 年 4 月 1 日,户籍时间是 32 个月,居住时间是 30 个月,加分就是(32×0.05)+(30×0.05)=1.6+1.5=3.1 分,总分就是 70+3.1=73.1 分。
(七)第七类:60 分基础分,非深户 + 学区租房 / 特殊住房
这类是基础分最低的,60 分,适用情况是:孩子是非深户,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在学区租房或有特殊住房。
加分项有两个,也可以累计:
居住加分:按租赁凭证备案时间算,每满 1 个月加 0.05 分;
社保加分:按 “双险” 累计月数,减去 12 个月后,每个月加 0.05 分。
比如家里租房,租赁凭证 2023 年 3 月备案,到 2025 年 4 月 1 日是 25 个月,居住加分就是 25×0.05=1.25 分;妈妈的 “双险” 累计月数是 50 个月,社保加分就是(50-12)×0.05=1.9 分,总分就是 60+1.25+1.9=63.15 分。这类家庭竞争比较激烈,一定要尽量多攒居住时间和社保时间,才能提高录取概率。
三、末位同分录取规则:别让 “同分” 拖后腿,这些细节决定成败
每年都有家长遇到 “同分” 的情况 —— 自家娃和别的娃积分一样,最后却没被录取,就是因为没搞懂同分录取的优先级。龙岗小一的同分录取规则分两步,先看户籍类型排序,再看同一户籍类型里的具体比较标准,家长一定要提前了解,避免吃亏。
(一)第一步:同一志愿同一积分,先按 “户籍 + 优享” 排序
如果两个孩子在同一志愿、同一积分,首先按照这个顺序录取:
有优享加分的(就是前面说的选对第一志愿优享学校的);
学区户籍的;
龙岗户籍的(非学区户籍);
深圳其他区户籍的;
非深圳户籍的。
比如 A 娃和 B 娃都是同一志愿、90 分,A 娃有 2.5 分优享加分,B 娃没有,那 A 娃先录取;如果都没有优享加分,A 娃是学区户籍,B 娃是龙岗其他街道户籍,那 A 娃先录取。所以有优享加分机会的家庭,一定要争取拿到,关键时刻能帮大忙。
(二)第二步:同一户籍类型,再看居住或社保时间
如果两个孩子不仅积分一样,户籍类型也一样(比如都是学区户籍,或者都是非深户),那就再按具体标准排序:
1. 深圳户籍类型(包括学区户籍、龙岗户籍、深圳其他区户籍)
只看在学区的连续居住时间,时间长的先录取。这里的居住时间计算也分情况:
如果是自购商品房,按产权证发证时间算;
如果是学区户籍(租房或特殊住房),按父母户籍迁入学区的时间算;
如果是租房,按租赁凭证备案时间算。
比如两个孩子都是龙岗户籍、同一志愿、85 分,A 娃家里是自购商品房,产权证 2020 年 5 月发证;B 娃家里是租房,租赁凭证 2021 年 3 月备案,A 娃的居住时间更长,所以 A 娃先录取。
2. 非深圳户籍类型
非深户的同分比较分三步,一步一步比,直到分出先后:
第一步:比社保时间,“双险” 累计月数多的先录取;
第二步:如果社保时间一样,看住房材料 —— 用房屋租赁凭证的比用其他材料(比如居住信息登记)的先录取;
第三步:如果社保时间一样,住房材料也一样(比如都是租赁凭证),看备案时间,备案早的先录取。
比如两个非深户娃同一志愿、70 分:
A 娃妈妈社保 “双险” 40 个月,用的是 2022 年 10 月备案的租赁凭证;
B 娃妈妈社保 “双险” 38 个月,用的是 2022 年 8 月备案的租赁凭证;
虽然 B 娃的租赁备案时间早,但 A 娃的社保时间更长,所以 A 娃先录取。
再比如两个非深户娃社保都是 45 个月,都是租房:
A 娃租赁凭证 2022 年 5 月备案;
B 娃租赁凭证 2022 年 7 月备案;
那 A 娃备案时间早,先录取。
四、家长必看的 3 个避坑提醒:这些错误别犯!
看完上面的规则,可能有些家长还是会担心出错,这里总结 3 个最容易踩的坑,帮你避开:
1. 别把 “居住登记信息” 当 “居住加分依据”
很多家长以为,只要在社区做了人口居住登记,就能算居住加分,其实不是!居住加分只认产权证或备案的房屋租赁凭证,登记信息不算数,一定要提前办好备案手续,别等到申请时才发现没加分依据。
2. 社保别只交一种,“双险” 才累计
有些家长为了省钱,只给孩子父母交一种社保(比如只交养老保险),但社保加分要求 “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同时缴交”,少一种都不算累计月数,所以一定要确保两种保险都交了,而且别断缴,断一个月就少一个月的加分机会。
3. 优享加分别乱填,先查清楚试点学区和对应学校
目前只有 2 个共享学区有优享加分,而且每所学校对应的优享学校不一样,别以为在共享学区里随便选一所当第一志愿就能加分,一定要先查龙岗教育局发布的官方信息,确认好优享学校对应关系,再填第一志愿。
总结
龙岗小一入学积分看似复杂,但只要把 “加分项”“积分类型”“同分规则” 这三个核心点搞清楚,再对照自家情况一步步算分、准备材料,就能让娃的录取概率大大提高。2025 年入学的家长,现在就可以开始整理家里的产权证、租赁凭证、社保记录了,算清楚自家的分数,提前做好准备,别等到申请季来临才手忙脚乱。最后祝所有娃都能顺利拿到心仪学校的录取通知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