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三、单项选择题(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2分)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和陕西半坡遗址周边环境示意图可知,此时期村落(  )

A.体现多元一体特征 B.具有早期国家的雏形 

C.选址注重自然环境 D.形成相似的建筑风格

2.(2分)1953年河北兴隆战国冶铸遗址出土铁范87件,器形包括锄、镰(60%),斧、凿(25%),车具(15%)。据此推断,当时(  )

A.燕国手工制造领先列国 

B.交通工具有明显进步 

C.北方冶铁技术超过南方 

D.铁农具得到推广使用

3.(2分)秦权秦量是秦朝的权衡器和量器实物,除秦国故地陕西、甘肃大量出土外,在山东、山西、江苏等地都有出土,秦权上还有大量的秦朝诏令。秦权秦量的出土,说明(  )

A.统一度量衡有效施行 B.发展地方经济受阻 

C.推行郡县制效果明显 D.普及秦朝律法搁浅

4.(2分)观察如图两幅城市平面图,可推断元朝(  )

A.强化边疆治理 B.接纳中原文化 

C.消除民族隔阂 D.完善驿站系统

5.(2分)宋元时期,海外贸易兴盛,政府在主要港口(如广州、泉州)设立市舶司,管理船舶、关税、货物及外商招徕等。该举措(  )

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B.提升南宋国际声威 

C.开启经济重心南移 D.体现文化兼容并包

6.(2分)雍正即位后将奏折的处理纳入军机处,并对奏折批复加盖“办理军机处”印,禁止他人拆封,以此直接传达圣谕。这一举措(  )

A.强化君主专制 B.加强中央集权 

C.密切君臣关系 D.促进经济增长

7.(2分)据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文献或译作一览表(部分)可知,当时(  )

时期

主题

代表文献或译作

鸦片战争后

了解世界

《四洲志》《海国图志》等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自强求富

《行军指要》《水师操练》《工程致富》等

甲午战争后

维新图强

《中东战纪本末》《新学伪经考》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民主革命

《万法精理》《美国独立宣言》等译作

科学启蒙

《天文歌略》《青年杂志》《地球韵言》等

A.革命任务发生变化 B.儒家学说占据主流 

C.思想认识不断深化 D.社会转型过程曲折

8.(2分)1908年《京师巡警总厅档案》记载:“人力车戊申﹣2187号因夜不点灯,罚银三角。”这一记录可直接用于研究(  )

A.城市交通管理的近代化 

B.民族工业的萧条 

C.社会治理体系的民主化 

D.新式军队的组建

9.(2分)苏区时期,红军自编了大批军事教材,形成了以步兵课程为主的军事教材体系。教材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内容源于作战经验的收集和总结。这些教材(  )

A.确保了红军军事斗争的胜利 

B.利于民众军事教育的普及 

C.促使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 

D.适应根据地革命战争需要

10.(2分)1940430日,《新疆日报》刊载了《长沙战果》的漫画。该作品(  )

A.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B.有助于提升民众对抗战胜利的信心 

C.标志着西北地区抗日宣传全面展开 

D.直接影响国际社会对华援助的扩大

11.(2分)1956年河北饶阳县《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章程》(部分)可用于研究(  )

土地归集体所有,各尽所能实行按劳分配

社员需参加集体生产劳动

年终分配:扣除公粮后按工分结算

A.土地改革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2.(2分)据《改革开放口述史》记载,1980年北京首家个体户开业引发争论;2023年杭州市政府官网显示,国际网红参与亚运会传播获得广泛关注。这说明(  )

A.计划经济体制主导未动摇 

B.社会观念逐步走向开放包容 

C.经济持续增长需外资助力 

D.文化传播突破传统媒介限制

13.(2分)伯里克利为被控贪污的好友菲迪亚斯辩护未果,后自己亦因挪用公款被罚款。这反映了雅典(  )

A.民主政治完备 B.阶级矛盾尖锐 

C.行政力量强大 D.注重法律公正

14.(2分)明治时期,天皇率先垂范,留分头,吃牛肉,穿西式大元帅服,维新官僚均身着大礼服。这些行为旨在推动(  )

A.文明开化 B.殖产兴业 C.地税改革 D.君权强化

15.(2分)九年级同学根据所学知识绘制知识框架图,号处可填入(  )

A.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B.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C.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D.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16.(2分)航运费率显示了贸易过程中的基本运输成本,18991959年全球货船航运费率变化示意图中曲线出现两次高峰的原因是(  )

A.运输技术革新 B.贸易壁垒形成 

C.两次世界大战爆发 D.全球治理机制完善

17.(2分)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将于3月在海南博鳌举行,主题为“在世界变局中共创亚洲未来”,旨在坚持多边主义,推动开放发展,在聚焦亚洲发展的同时,共同应对全球挑战,推动落实联合国未来峰会成果,携手共创未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材料表明当今世界(  )

A.国际政治新秩序已形成 

B.美国失去世界霸主的地位 

C.发展中国家起主导作用 

D.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

四、非选择题(3218分,3318分,共36分)

18.(18分)节假日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让我们来了解节假日吧!

人需要投入到各类实践活动(“奴隶的工作”)中,大大限缩了可以自由活动的闲暇。

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狂欢节代表与官方神学教会相抗争的民间意识。节日本身的意义,是与“再生与更新”的联系,人民用广场的场地表达自己的节庆感受。

20世纪30年代,休假是一个政治课题。德国建立了国家资助的休闲机构;法国政府在1936年立法确立了带薪休假制度。假期不再是精英阶层的独享,而成为普通民众生活的一部分。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克伦理学》

关屹:《巴赫金狂欢化理论与民间狂欢节关系研究》

杨劲松:《国外休假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借鉴》

1)根据材料一,简述欧洲节假日演变的趋势。

材料二 让我们来感受节假日吧!

时期

概况

18401900

民间依据年节农时休假,星期休假习惯只在通商城市的局部范围内实行;在村社里元旦、端午、中秋三大节最为重视,走亲访友、祭祀聚餐成为必不可少的活动。城市中在酒楼、西餐馆、公园等休闲场所过节日益兴盛。

19001919

《钦定学堂章程》里明确规定了星期放假制度。民国建立以后按照阳历设定了一批新节:阳历元旦、329日革命先烈纪念日、1010日国庆节等。元宵节的花灯活动进入到“以电代烛”时期。

19191949

贴春联强调祥瑞的习俗被禁止,取而代之的是强调革命标语式的春联;在一些特定人群和特定地区出现了新的节日,如儿童节、教师节、劳动节、十月革命节等。

——整理自赵凤玲:《欧风美雨影响下中国近代节日的变革》,张洁婷、杨振:《清末民初中国休假制度嬗变的休闲学评析》

2)根据材料二,从中任选一个时期,仿照示例,阐述该时期节假日变化的历史背景。(不得照抄示例)据此归纳中国近代节假日演变的特点。

示例:19191949年,反封建反迷信与民主革命需求冲击传统节日中的落后习俗,使其转向革命宣传。工人阶级壮大及马克思主义传播背景下,体现无产阶级诉求的劳动节、十月革命节等新节假日应运而生。

材料三 让我们在节假日里展开研学活动吧!

3)某历史兴趣小组计划在假期开展深圳市内的研学活动,老师提供了以下场所建议。请你从中至少选择2个,组成一条具有历史特色的研学路线,仿照示例,完成研学活动的学习卡片。(不得照抄示例)

场所建议

1.孺子牛雕塑

2.沙嘴村沙丘遗址

3.深圳国际创新中心

4.中英街

5.东江纵队纪念馆

6.改革开放博物馆

7.港珠澳大桥

8.梅林白尾石山遗址

9.大疆公司研发生产基地

10.深圳革命烈士纪念碑

学习卡片示例

研学主题:第三次科技革命

路线选择:39

预期解决的问题: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深圳对创新技术的应用。

19.(18分)阅读材料,围绕“名字与历史”进行探究。

【姓名:文化基因的活体传承密码]

材料一中国姓氏文化起源、发展列表

姓氏起源、变化概况

姓氏举例

中国的姓氏萌生于早期原始部落。目前我国现存的姓氏大约有3000多个。

陶、匠、钟;赵、鲁、齐;郭、城、池;侯、王、公;夏、商、殷

——摘编自许晖:《从中西方姓名差异看社会与文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姓氏命名规则。

【地名:镌刻在大地上的时空胶囊】

材料二 法国协和广场更名一栏表

时期

名称

18世纪中期﹣1792

路易十五广场(Place Louis XV

17931794

革命广场(Place de la Revolution

17951825

协和广场(Place de la Concorde

18261830

路易十六广场(Place Louis XVI

1830年后

协和广场(Place de la Concorde

——摘编自刘文立《法国的辉煌与沧桑—19世纪上半叶巴黎政治经济全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介绍17931794年协和广场更名的历史背景。结合法国协和广场多次更名的过程,概括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

【留名:英雄群体的集体叙事】

材料三 如图所示 

              

              

              

三元里民众诱敌牛栏冈,借暴雨致英军火器失效,围攻击溃敌军

北京大学的学生整队向天安门进发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摘编自统编教材八上、八下

3)概括材料三中的三个群体能青史留名的共同原因。

4)根据材料,以“历史印记”为主题,自拟观点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价值观正确。)

关联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