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重庆南川中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本套试题分Ⅰ卷和Ⅱ卷,满分50分,与生物学科共用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2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其选出,并填涂在答题卡上。)

2025年2月20日是中国南极长城站(62°13'S,58°58'W)建站40周年纪念日。某中学开展了一系列以长城站为主题的科普活动,地理兴趣小组按照天文学原理计算出长城站全年各月昼长最大值,并绘制了如下柱状图(图),据此完成1~4题。

1.长城站建站时间选在2月,主要原因是此时(  

A.气温较高,白昼较长   B.风力微弱,飞雪较少

C.降水较少,晴天较多   D.极光频现,光照充足

2.南极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主要是因为该地(  

A.矿产埋藏较浅   B.生物种类多样   C.淡水资源丰富   D.自然环境原始

3.长城站会出现(  

A.极昼极夜   B.狂风暴雨   C.昼夜平分   D.太阳直射

4.甲月昼长最大值出现之日与本堂考试当天相差(  

A.8天   B.13天   C.16天   D.22天

重庆某中学地理社团的同学们为探究某典型地理现象及影响因素,做了三组模拟对比实验,并绘制了实验简图(图),据此完成5~7题。

5.同学们探究的地理现象是(  

A.温室效应   B.沧海桑田   C.水土流失   D.光合作用

6.该现象发生最为严重的地区,其特色民俗文化是(  

A.陕北腰鼓   B.川江号子   C.蒙古长调   D.藏族锅庄

7.针对第③组对比实验展现的影响因素,人类的改造措施是(  

A.植树造林   B.修筑梯田   C.南水北调   D.兴修水库

当地时间2025年5月23日6时28分,日本的北海道地区发生了5.6级地震,札幌市有明显震感。札幌是北海道地区的中心城市,充满冰雪魅力,承办过三届亚冬会和一届冬奥会。图1为北海道地区地形图,图2为沿MN线的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8~11题。

                     图1                                            图2

8.札幌地处剖面图中的(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9.札幌位于剖面图中④地的(  

A.西南方   B.西北方   C.东北方   D.东南方

10.札幌多次承办冬季运动会,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最为直接的影响是(  

A.缓解人口老龄化   B.减轻环境污染   C.增加劳动力供给   D.促进旅游发展

11.从图文材料推断,北海道地区具有的丰富自然资源是(  

A.石油   B.煤矿   C.地热   D.铁矿

2025年“五一”假期,因“卤鹅”扬名的重庆市荣昌区迎来全国各地大量游客,鹅的需求量每天达数万只。四川省乐至县是鹅的主要供应地之一,该县通过“林下养鹅”,发展了“果树遮荫—鹅粪肥土—沃土育林”的绿色生态农业。图为荣昌区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2~14题。

12.为拓展“卤鹅”产业,荣昌区可引进(  

A.羽毛球生产企业   B.棉麻纺织企业   C.微电子装配企业   D.木材加工企业

13.“林下养鹅”能(  

A.避免土壤盐碱化   B.充分利用太阳能   C.加快石漠化进程   D.提高土地利用率

14.从乐至县将鹅运至荣昌区,最佳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水路运输   D.航空运输

中亚地区的咸海曾经是世界第四大内陆湖,随着阿姆河、锡尔河沿岸人口增加和农业发展,咸海水位和面积发生了较大变化。图1为咸海水位变化图,图2为中亚地区农业分布图,据此完成15~17题。

                    图1                                    图2

15.图1展示咸海(  

A.面积在扩大   B.水质在变优   C.水域在分离   D.水位在上升

16.咸海出现上述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大气降水增多   B.入湖水量减少   C.冰雪融水减少   D.地下水位上升

17.我国与中亚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最相似的区域是(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

2025年1~4月,全国外贸城市中,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表现亮眼,“超级环线”高铁将其中部分城市紧密相连,为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运力支撑。图1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六城市1~4月出口数据,图2是“超级环线”高铁线路图,据此完成18~21题。

                          图1                                               图2

18.出口总额最大的城市是我国(  

A.经济中心   B.六朝古都   C.丝绸之都   D.园林之城

19.出口增速最大的城市所在省区著名旅游景点是(  

A.西湖   B.故宫   C.黄山   D.泰山

20.“超级环线”高铁的建设,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A.地形平坦   B.河网密布   C.经济发达   D.资源丰富

21.“超级环线”高铁从上海出发,沿逆时针方向依次经过了(  

A.沪苏浙皖   B.沪苏皖浙   C.沪皖苏浙   D.沪浙苏皖

河西走廊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路段,独特的地形地貌为该地种子繁育提供了天然的隔离屏障,加上优越的气候条件,河西走廊成为玉米制种的黄金区域,该地的山丹马场牧草丰盛,是亚洲第一大马场。图为河西走廊区域简图,据此完成22~25题。

22.河西走廊中的“河”字指(  

A.海河   B.淮河   C.辽河   D.黄河

23.玉米制种基地的天然隔离屏障是(  

A.河流与沙漠   B.沙漠与山脉   C.沙漠与湖泊   D.山脉与湖泊

24.山丹马场牧草丰盛的主要原因是(  

A.牧民较多   B.气候湿热   C.交通便捷   D.水源较丰

25.“一带一路”建设可扩大河西走廊的(  

A.贸易范围   B.地域范围   C.游牧规模   D.冰川面积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25分)

26.东北三省依托当地的自然资源,形成了多个资源型城市。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些城市因产业结构单一、资源日趋枯竭、设备和技术落后、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工业发展受到了制约。2025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到东北三省考察调研时强调,要深入落实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战略部署,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图为东北三省主要矿产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9分)

(1)列举图中的两个资源型城市,并说出其形成所依托的主要自然资源。(4分)

(2)针对这些资源型城市出现的问题,说出三条应对措施。(3分)

(3)除资源外,根据图文材料简述新时代东北三省工业发展的两个优势条件。(2分)

27.西伯利亚位于俄罗斯的亚洲部分,这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是人类文明的古老摇篮之一。这里流淌着三条并驾齐驱、浩浩荡荡由南向北注入北冰洋的河流,但航运价值较低。图为西伯利亚局部地区人口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8分)

(1)说出图示区域人口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其自然原因。(4分)

(2)简述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航运价值较低的原因。(4分)

28.2025年5月,中国驻毛里求斯新任大使抵达该国履职。毛里求斯是第一个与中国签署自贸协定的非洲国家,全国约90%的耕地用于糖料作物种植,制糖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该国最大的岛屿——毛里求斯岛,有着“甜岛”之称,随着自贸协定的签订,毛里求斯的糖大量进入我国市场。图为毛里求斯岛简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8分)

(1)据图推断该岛的地势特征,并说明推断理由。(2分)

(2)描述毛里求斯公路分布特点,并简析其原因。(3分)

(3)说出该国主要的糖料作物,并简述其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3分)

更多初中地理试卷

关联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