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南永州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传统饮食文化有“南甜北咸”之说。糖和食盐摄入要适量,其中食盐能为人体补充的营养物质是
A.油脂 B.维生素 C.无机盐 D.蛋白质
2.鸡蛋气室中的气体来源于空气。气室中含量最高的气体是
A. B.
C.
D.
3.湖南省着力建设“和美湘村”。下列做法与其不相符的是
A.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B.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C.加强生态环境治理 D.露天焚烧生活垃圾
4.锂是一种储能金属。如图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锂的质子数为6.94 B.锂的元素符号为Li
C.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D.锂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6
5.2025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冰川保护”。冰川被称为“地球的固态水库”,储存了约69%的淡水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低碳行动利于冰川保护 B.冰川水经过滤得到纯水
C.冰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大力开发冰川旅游资源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化学社团同学将铁丝折成“爱”“我”“中”“华”造型,放在垫有宣纸的培养皿中,再加入硫酸铜溶液,一段时间后铁丝表面变成红色。
6.铁丝能折成特定的造型,体现铁丝具有的性质是
A.导电性 B.导热性 C.能弯曲 D.熔点高
7.化学社团同学进行实验前注意到如图所示的图标,意识到应该
A.正确使用火源 B.戴好护目镜
C.注意用电安全 D.开启排风扇
8.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B.培养皿中溶液颜色无变化
C.不能用铝丝代替铁丝 D.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9.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就能燃烧 B.木柴架空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C.吹灭蜡烛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D.水灭火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10.《礼记·内则》提到“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春天可略多吃酸味食品。白醋是一种生活中常见调味品,能使紫色石蕊溶液显
A.红色 B.无色 C.紫色 D.蓝色
11.实验室常用胶头滴管取用少量液体。如图,关于实验用品的使用规范的是
A.试剂瓶瓶塞的放置 B.胶头滴管吸取液体
C.胶头滴管滴加液体 D.试管内液体的体积
12.下列项目中对应的化学知识不正确的是
选项 | 项目 | 化学知识 |
A | 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有利于节约资源 |
B | 剧烈体育运动后可适量补充糖类 | 糖类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
C | 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美丽的霓虹灯 | 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
D | 劳动时使用铁合金工具 | 铁合金比纯铁熔点高 |
A.A B.B C.C D.D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氢气是理想的清洁能源,目前已有多种制氢方式。
13.甲酸(HCOOH)制氢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酸分子中含有1个氧分子 B.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
C.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改变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4.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氢气,理论上至少需要水的质量是
A. B.
C.
D.
15.Vc泡腾片中含有碳酸氢钠。室温下,Vc泡腾片与足量稀盐酸在密闭容器内反应,测得容器内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氢钠在a点已完全反应
B.反应结束后溶液大于7
C.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使压强增大
D.压强大小与所取泡腾片质量无关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6.从古代文明到现代科技,从海洋综合利用到月球资源开发,我国一直在向世界展现中国智慧。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胜枚举。
(1)我国是世界上烧制木炭最早的国家之一,木炭具有可燃性,则可用于 。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冶铜术的国家之一,西周开始以辉铜矿等硫化矿为原料炼铜,冶炼过程产生的中氧元素化合价为
价,则硫元素化合价为 价。
(3)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享誉世界。《梦溪笔谈》中记载“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磁石主要成分是。磁石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中铁、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 。
17.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我国正在由制造业大国走向科技强国。
(1)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部分运载火箭采用液氧和煤油作为推进剂。从微观角度分析,能将氧气压缩成液氧的主要原因是 。
(2)“梦想”号大洋钻探船以的“中国深度”问道深海。钻头能钻凿坚硬的岩层,是因为钻头具有 的性质。
(3)预计2025年度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1600万辆。高强度钢、铝合金、镁合金和塑料等是制造汽车的常用材料,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4)请简要评析电动汽车的使用是否有利于环保: 。
18.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化学兴趣小组开展“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制盐”的跨学科实践活动,现拟定项目结构如下,完成相关任务内容。
任务一:了解海洋资源
(1)海底蕴藏着大量的煤、 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
任务二:走近海洋资源
(2)在古代,人们采用“天日曝晒,自然结晶,集工捞采”的自然方式获得食盐。这里的结晶方法主要指的是 结晶。
任务三:探索海洋资源
(3)海水资源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任务四:保护海洋资源
(4)作为中学生,写1条保护海洋生物资源的具体措施: 。
19.阅读下列材料。
我国科学家对“嫦娥五号”取回的月壤进行分析,获得月壤主要成分的质量分数如图1所示。月球表面具有高真空、低重力和强光照的环境条件。研究发现,在地球表面环境下稳定的金属氧化物,在月球表面高真空环境下会变得不稳定。目前我国科学家对月球进行原位资源开发的设想之一是将月壤加热,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获得金属单质和氧气。月球上获得铁的设想如图2所示。
我国科学家还提出可利用月夜极低温度,通过凝结将二氧化碳从人类呼吸的空气中直接分离,然后将月壤作为水分解的电催化剂和二氧化碳加氢的光热催化剂,将呼吸废气、月球表面开采的水资源等转化为氧气、氢气、甲烷和甲醇。
依据上述材料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月壤主要成分中质量分数最大的物质是 。
(2)从呼吸的空气中分离二氧化碳的过程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图2反应所需热量来源于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0.以白云石(主要成分为和
)为原料制备
的主要流程如图1所示(部分产物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为使白云石反应更充分,煅烧前可对白云石采取的措施是 。
(2)产品的纯度受煅烧窑中煅烧温度的影响,
纯度与煅烧温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煅烧白云石最佳温度是 ℃。
(3)反应器中发生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1.根据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装置A加热制取
,图中a处需补充仪器的名称是 。
(2)若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上图中仪器b既有燃烧匙的作用,又有 的作用。
(4)点燃石英玻璃燃烧匙中的硫粉立即伸入装置C中,产生淡蓝色火焰,然后通入,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对比通入
前后的现象,可得出硫燃烧的剧烈程度与 有关。
(5)装置C中气球的作用是 。
22.在探究酸碱盐性质的实验课中,有同学偶然将溶液滴入新配制的
溶液中,发现产生白色沉淀。老师鼓励同学们围绕该现象开展探究。
探究一:白色沉淀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20℃时,部分物质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
物质溶解性 | NaCl | NaOH | ||||
易溶 | 易溶 | 易溶 | 易溶 | 微溶 | 难溶 |
②溶液呈中性,
溶液呈碱性;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进行实验】取少量用热水洗涤2~3次后的白色沉淀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振荡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分别进行如图操作,观察到:试管①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试管②中出现白色沉淀。
【结论及分析】
(1)滴加溶液后产生的白色沉淀是 。
(2)上述操作中,用热水洗涤的目的是 。
完成上述实验后,老师提供一瓶久置的溶液,让同学们围绕该溶液的溶质成分继续探究。
探究二:久置的NaOH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提出猜想】猜想I: 猜想Ⅱ:
和
猜想Ⅲ:
【实验方案】针对上述猜想,有同学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步骤 | 现象 |
①取样,加入过量 | 产生白色沉淀 |
②取步骤①中静置后的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
(3)步骤①中加入溶液过量的目的是 。
【反思与评价】
(4)通过上述实验,该同学认为猜想Ⅱ成立。经讨论,大家认为该同学的实验方案与结论均不严谨,理由是 。
(5)选用下列试剂优化实验,你的方案是 (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可选试剂:溶液、无色酚酞溶液、稀盐酸、
溶液)同学们分享实验体会:许多重大科学发现,源自对实验中异常现象的大胆质疑、深入研究,我们要养成注重实证、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四、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共5分。
23.化学社团同学为制作一个可以预测气温变化的简易“天气瓶”,查询到以下数据: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 10 | 20 | 30 |
溶解度/g | 20.9 | 31.6 | 45.8 |
依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若“天气瓶”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00g,则含氯化铵的质量是 g。
(2)计算1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列出计算式,结果精确的0.1%)。
1.C
【详解】A、油脂是提供能量的重要物质,但食盐不含油脂,错误;
B、维生素多存在于蔬果中,食盐不含维生素,错误;
C、无机盐是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如钠、钾、钙等),食盐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属于无机盐,正确;
D、蛋白质由氨基酸构成,食盐不含蛋白质,错误。
故选C。
2.A
【详解】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由此可知,空气中体积分数含量最高的物质是氮气,化学式为N2。
故选A。
3.D
【详解】A、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减少私家车使用,降低尾气排放,符合环保理念。正确;
B、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减少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正确;
C、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直接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正确;
D、露天焚烧生活垃圾:焚烧会产生有害物质,污染空气,危害健康。错误。
故选D。
4.B
【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右上角的数字为锂的原子序数,其数值与质子数相等,所以锂的质子数为3,故说法错误;
B、锂的元素符号为,故说法正确;
C、下方的数字为锂的相对原子质量,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故说法错误;
D、锂原子的质子数为3,核外电子数也为3,故说法错误。
故选B。
5.A
【详解】A. 低碳行动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缓解全球变暖,从而减缓冰川融化,利于冰川保护,故说法正确;
B. 冰川水含有可溶性矿物质和杂质,过滤仅能去除不溶性杂质,无法得到纯水,故说法错误;
C. 冰川是有限的淡水资源,全球变暖导致其加速消融,并非取之不尽,故说法错误;
D. 开发冰川旅游可能破坏生态环境,加剧冰川消融,与保护主题相悖,故说法错误。
故选A。
6.C 7.B 8.A
【解析】6.A、导电性是指物体传导电流的能力,铁丝能折成特定造型与它传导电流的能力无关,不符合题意;
B、导热性是指物体传导热量的能力,铁丝折成特定造型的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热量的传导,不符合题意;
C、铁丝能折成特定的造型,说明铁丝可以改变形状,具有能弯曲的性质,符合题意;
D、熔点高是指铁丝由固态变为液态时所需的温度较高,而将铁丝折成特定造型,并没有涉及到铁丝熔点相关的内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该图示为护目镜,化学社团同学进行实验前注意到如图所示的图标,意识到应该化学实验需要戴好护目镜,以保护眼睛。
故选B。
8.A、铁丝入硫酸铜溶液,一段时间后铁丝表面变成红色,说明铁能把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正确;
B、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溶液颜色会从蓝色变为浅绿色,错误;
C、铝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也排在铜前面,铝同样能和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能用铝丝代替铁丝,错误;
D、铁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此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错误。
故选A。
9.B
【详解】A、可燃物燃烧需同时满足: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仅接触氧气但温度不足时无法燃烧,故A错误;
B、木柴架空后,空气更易流通,增大了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此描述正确,故B正确;
C、吹灭蜡烛时,气流带走热量,使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属于降温灭火,而非清除可燃物,故C错误;
D、水的灭火原理是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同时部分隔绝氧气),但可燃物的着火点是固有属性,无法被降低,故D错误。
故选B。
10.A
【详解】白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溶液显酸性,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
故选A。
11.D
【详解】A、试剂瓶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故选项操作错误;
B、使用胶头滴管时,伸入液体前,应捏紧胶头,排出里面的空气,再伸入试剂中吸取液体,图中液体中有气泡产生,说明伸入液体前没有捏紧胶头排出里面的空气,故选项操作错误;
C、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因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进行滴加,故选项操作错误;
D、试管内液体的体积量较少,符合节约原则,故选项操作正确。
故选D。
12.D
【详解】A、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可以减少资源浪费,节约能源,并减少污染。金属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符合节约理念,项目中对应的化学知识正确,不符合题意;
B、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剧烈运动后补充糖类可快速补充能量,项目中对应的化学知识正确,不符合题意;
C、稀有气体在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如氖气发红光),因此用于霓虹灯,项目中对应的化学知识正确,不符合题意;
D、合金的熔点一般低于纯金属,铁合金的熔点通常比纯铁低(如生铁熔点低于纯铁),而非更高,项目中对应的化学知识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13.B 14.D
【解析】13.A、由化学式可知,每个甲酸分子中含2个氧原子,不含氧分子,不符合题意;
B、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和氢气,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氢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它们均是由分子构成,符合题意;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该反应为甲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参加反应的水与生成氢气的质量比为:36:4=9:1,故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
氢气,理论上至少需要水的质量是9g。
故选D。
15.C
【详解】A.a点之后压强依旧增大,说明还在产生气体,反应继续进行,故说法错误;
B.容器内有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后盐酸过量,溶液小于7,故说法错误;
C.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容器内压强增大,故说法正确;
D.压强大小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量有关,与所取泡腾片质量有关,故说法错误。
故选C。
16.(1)作燃料
(2)+4
(3) 混合物
【详解】(1)木炭具有可燃性,则可用于作燃料;
(2)二氧化硫中氧元素显-2价,设硫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x=+4;
(3)磁石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还含有其他物质,属于混合物;
由化学式可知,Fe3O4中铁、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3:4。
17.(1)分子间存在着间隔,压强增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2)硬度大
(3)塑料
(4)有利于环保;因为电动汽车的使用减少了化石燃料的燃烧,从而降低了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物的排放(合理即可)
【详解】(1)氧气可被压缩成液氧,从微观角度解释原因是分子间存在着间隔,压强增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2)钻头能钻凿坚硬的岩层,这是利用了钻头硬度大的物理性质;
(3)高强度钢、铝合金、镁合金都属于合金是金属材料,塑料是有机物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4)电能是清洁能源。电动汽车的使用减少了化石燃料的燃烧,从而降低了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
18.(1)石油
(2)蒸发
(3)
(4)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
【详解】(1)海底蕴藏着大量的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
(2)“天日曝晒,自然结晶,集工捞采”其中包含了水分在烈日下蒸发的意思,所以此处应填蒸发结晶;
(3)海水资源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故填;
(4)保护海洋生物资源的具体措施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
19.(1)二氧化硅
(2)物理
(3) 太阳光
【详解】(1)由图1可知,月壤中质量分数最大的是二氧化硅;
(2)“利用月夜极低温度,通过凝结将二氧化碳从人类呼吸的空气中直接分离”,由此可知该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3)由图2可知该反应所需热量来自太阳光;
如图所示,氧化亚铁在加热下生成铁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0.(1)粉碎
(2)960
(3)
【详解】(1)为使白云石反应更充分,煅烧前可将白云石粉碎以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2)由图2可知,当温度为时,
产品的纯度最大,故白云石煅烧的最佳温度是
;
(3)由图1可知与水发生化合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
21.(1)酒精灯
(2)
(3)导气
(4)氧气浓度
(5)密封和平衡气压
【详解】(1)在实验室中,加热常用的仪器是酒精灯,所以若用装置A加热制取
,图中a处需补充仪器的名称是:酒精灯;
(2)B装置适用于固液不加热型反应,可用于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据图可知,仪器b是石英玻璃燃烧匙,且与外界相通可以起到导气作用;所以作用有:既作为燃烧匙,又作为气体进入的导管;
(4)点燃石英玻璃燃烧匙中的硫粉立即伸入装置C中,产生淡蓝色火焰,然后通入,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由以上现象可知,硫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有关;
(5)根据装置,气球可以随着气体增多而变鼓,气球起两个作用,一是密封防止二氧化硫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二是平衡集气瓶内外气压。
22.(1)
(2)降低的溶解度,减少
溶解损耗,并溶解其他物质,避免干扰后续实验(合理即可)
(3)完全除去碳酸钠,避免对氢氧化钠检验造成干扰(合理即可)
(4)加入溶液,也可能与
产生微溶的
白色沉淀,不能直接说明原溶液中含有
(合理即可)
(5)取久置的溶液,加入足量
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向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若观察到有气泡冒出,说明原溶液中有
(合理即可)
【详解】(1)试管①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该白色沉淀的溶液呈碱性;试管②中该白色沉淀的溶液与碳酸钠反应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白色沉淀能溶,且含有,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结合两个实验可知,滴加
溶液后产生的白色沉淀是微溶的氢氧化钙
;
(2)在上述操作中,用热水洗涤次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为氢氧化钙,根据题目中资料可知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采用热水洗涤可以降低
的溶解度,减少
溶解损耗,并溶解其他物质,避免干扰后续实验;
(3)加入过量溶液,与
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可以完全除去碳酸钠,避免对氢氧化钠检验造成干扰;
(4)加入溶液,也可能与
产生微溶的
白色沉淀,不能直接说明原溶液中含有;
(5)取久置的溶液,加入足量
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向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若观察到有气泡冒出,说明原溶液中有
。
23.(1)3.1
(2)由图中数据可知,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9g,则1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详解】(1)由图中数据可知,“天气瓶”中氯化铵的质量分数为3.1%,若总质量为100g,则含氯化铵的质量为:;
(2)见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