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万个为什么〉中探寻科学奥秘

来源:网络作者:格子

提要: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当我们翻开《十万个为什么》,就如同推开了一扇通往科学殿堂的大门。从浩瀚宇宙的生命谜题,到恒星天体的命运轨迹,这本书用一个个科学解答,为我们驱散知识的迷雾。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视角,一同感受阅读带来的思维启迪与知识馈赠。

作文正文: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啊!一本好书会使我们受益匪浅。现在,我读了《十万个为什么》,从中增长了不少知识。这是一本科普知识系列丛书,内容数不胜数。大到天文地理,小到生活琐事,每一篇文章都告诉我们一个科学的小道理。它不仅能帮我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还能提高学习的兴趣,真是我的好帮手。

让我最感兴趣的有两个问题:

一、人类会灭绝吗?这一篇讲了科学家根据恐龙灭绝,最认可的说法是太阳系中有一颗行星在捣鬼,它叫复仇星。每过两千三百年就要大规模灭绝一次,是因为复仇星最靠近太阳的时候只有0、5光年,会招引来太阳系的.很多行星撞击地球,引来很大的尘埃把太阳遮住了,导致植物枯死,恐龙灭绝。

二、太阳的寿命有多长?据科学家断定,太阳有一百亿年的寿命,至今已活了五十亿年,还有五十亿年的岁月,五十亿年后,太阳会变得更大更亮。慢慢的太阳会变成红巨星。接着太阳会因为氢的大量消耗,会有一次大爆炸,太阳就摧毁了。

我喜欢看《十万个为什么》,因为它给我讲了许多许多我不知道的东西,让我了解了这些东西,我喜欢《十万个为什么》!

详细点评 :

· 优点

· 开篇点题:文章以高尔基的名言引入,自然地过渡到《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直接表明阅读此书能增长知识,开篇点题,迅速吸引读者注意力 。

· 逻辑清晰: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总体介绍书籍的科普性质和作用,再选取书中两个具体问题进行阐述,最后总结对书籍的喜爱,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

· 重点突出:选取 “人类会灭绝吗” 和 “太阳的寿命有多长” 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科学问题展开,聚焦明确,使读者能快速了解书中部分核心知识 。

· 语言简洁:整体语言简洁明了,没有过多复杂的修饰,以直白的表述传递信息,符合小学生的写作特点和表达能力 。

· 不足

· 知识表述简略:在阐述 “人类会灭绝吗” 和 “太阳的寿命有多长” 这两个问题时,只是简单复述书中内容,缺乏对知识的进一步解读和拓展。例如在介绍复仇星导致恐龙灭绝时,未对复仇星存在的科学依据、其他可能的灭绝原因等进行补充;在说明太阳寿命时,没有提及太阳变化对地球及人类的影响等相关知识 。

· 情感表达单一:结尾仅用 “我喜欢《十万个为什么》” 简单表达喜爱之情,缺乏具体事例和细腻情感支撑,显得情感单薄,难以引起读者共鸣 。

· 语句不够准确:“每过两千三百年就要大规模灭绝一次,是因为复仇星最靠近太阳的时候只有 0、5 光年” 中,数字 “0、5 光年” 表述不规范,应写作 “0.5 光年”;“会招引来太阳系的很多行星撞击地球” 中 “招引” 用词不准确,可改为 “吸引” 。

· 缺乏生动性:全文以叙述知识为主,缺少修辞手法或生动的描写,文学性不足,内容略显枯燥,无法充分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

具体建议

1. 拓展知识内容:在介绍书中知识时,查阅更多相关资料进行拓展。比如在讲述人类灭绝问题时,可以补充目前科学界对恐龙灭绝原因的其他主流假说;在说太阳寿命时,可以结合太阳变化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如地球温度变化、生物生存环境改变等内容,让知识更丰富、立体 。

2. 丰富情感表达:加入具体事例来体现对书籍的喜爱。例如可以写自己在阅读这本书后,在学校科学课上积极分享学到的知识,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扬;或者在生活中运用书中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由此更深刻地感受到书籍的价值,从而增强情感的感染力 。

3. 规范语言表达:仔细检查文章中的语句,规范数字、标点等的使用,确保语言表达准确无误。同时,注意用词的恰当性,遇到不确定的表述时及时查阅资料或请教他人 。

4. 增添生动描写:尝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 “太阳像一位不知疲倦的巨人,默默燃烧着自己,散发着光和热”;也可以用一些形象的语句进行描写,如 “当我翻开《十万个为什么》,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的科学城堡,每一页都藏着等待我去挖掘的宝藏”,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

关联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