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人类可以冬眠
来源:网络作者:格子
提要:
这是一篇充满想象力的短文,以“人类可以冬眠”这一奇幻设定为切入点,描绘了一个没有人类活动的冬季世界,以及人们从冬眠中苏醒后的景象。文章通过对比冬眠前后的变化,展现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作文正文:
假如人类可以冬眠时间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想想都觉得新奇、有趣。
冬天快要来临了,人们纷纷开始忙碌起来,为冬眠做准备。他们把家里的花浇足水,把家收拾得干干净净,添置些床上用品,以便躺在温暖舒适的床上度过一个漫长的冬季。
冬天来了,人们瞌睡来了,都躺到温暖的床上进入了甜美的'梦乡。大街小巷,乡村田野都空无一人;商场、小吃店都紧紧关闭,没有了往日的热闹;学校里也听不到同学们琅琅的读书声,到处变得安安静静。
天空中下起了雪,雪花纷纷扬扬,漫天飞舞,没有人欣赏雪花的舞姿,雪花感到很寂寞。小动物们没有了人们的陪伴,感到很孤独,都闷闷不乐地坐在屋子里发呆;树木、花草也感到寂寞,渐渐枯萎,没有了往日美丽和清香。
冬天过去了,生机勃勃的春天已经来了,人们还在沉睡,没有苏醒,一声惊雷把冬眠的人们唤醒了。人们睁开模糊的眼睛,看着繁花似锦的春天,仿佛过了一个世纪,不由自主地赞叹:“春天真美啊!”
详细点评 :
优点 想象力丰富: 文章以“人类冬眠”这一奇幻设定展开,充满了新奇和创意。通过描绘人类冬眠后的世界,展现了自然界的寂静与孤独,同时也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对比鲜明,引人入胜。 文章中对雪花、小动物、花草树木的描写,赋予了它们情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自然界的寂寞与生机,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语言生动形象: 文章语言简洁明了,同时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例如,“雪花感到很寂寞”“小动物们闷闷不乐地坐在屋子里发呆”等句子,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在人类冬眠后的状态。 文章中的一些细节描写,如“大街小巷,乡村田野都空无一人”“学校里也听不到同学们琅琅的读书声”,让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人类冬眠后的寂静。 主题富有深意: 文章通过对比人类冬眠前后的变化,传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人类的缺席让自然界的生物感到孤独,而人类的苏醒则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这种对比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人类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文章结尾处,人们对春天的赞叹,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不足 情节略显单薄: 文章主要通过描写人类冬眠后的寂静和春天的生机来展开,但缺乏具体的情节和故事线。虽然对比鲜明,但整体上显得有些散乱,缺乏一个贯穿始终的主线。 文章对人类冬眠前的准备描写较为简单,可以增加一些细节,让读者更深入地感受到人类对冬眠的期待和准备。 细节描写不够丰富: 在描写人类冬眠后的世界时,虽然有对雪花、小动物、花草树木的描写,但缺乏对具体场景的细节描写。例如,可以描写雪花落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的画面,或者小动物们在没有人类陪伴下的孤独状态。 在描写春天的生机时,缺乏对具体景象的描写,如繁花似锦的春天具体是什么样子,人们的反应等。 语言表达可以更丰富: 文章中的一些句子表达较为简单,可以尝试使用更多修辞手法或更丰富的词汇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例如,“人们纷纷开始忙碌起来,为冬眠做准备”可以改为“人们忙碌起来,为即将到来的冬眠做着精心的准备”。 文章中的一些句子可以进一步优化,如“人们睁开模糊的眼睛,看着繁花似锦的春天”,可以改为“人们揉着惺忪的睡眼,望着窗外繁花似锦的春天”。 具体建议 优化结构: 可以在文章开头增加一段引入,说明人类冬眠的设定和背景,然后通过人类冬眠前的准备、冬眠后的寂静、春天的生机三个部分展开,最后以人们对春天的赞叹作为结尾。这样可以让文章有一个清晰的主线,增强逻辑性。 在结尾部分,可以增加一段总结,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升华主题。例如:“人类的冬眠让自然界的生物感受到了孤独,而人类的苏醒则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我们与自然息息相关,只有相互尊重,才能共同创造美好的世界。” 丰富细节描写: 在描写人类冬眠前的准备时,增加对具体场景的细节描写。例如:“人们忙碌起来,为即将到来的冬眠做着精心的准备。他们把家里的花浇足水,把家收拾得干干净净,添置些柔软的床上用品,以便躺在温暖舒适的床上度过一个漫长的冬季。” 在描写人类冬眠后的世界时,增加对具体场景的细节描写。例如:“雪花纷纷扬扬,漫天飞舞,却没有人欣赏它的舞姿。雪花落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悄无声息。小动物们没有了人们的陪伴,感到很孤独,都闷闷不乐地坐在屋子里发呆。树木、花草也失去了往日的生机,渐渐枯萎,没有了往日的美丽和清香。” 润色语言: 优化一些句子的表达。例如,将“人们纷纷开始忙碌起来,为冬眠做准备”改为“人们忙碌起来,为即将到来的冬眠做着精心的准备”。 增加一些修辞手法,让语言更加生动。例如,“人们揉着惺忪的睡眼,望着窗外繁花似锦的春天,仿佛过了一个世纪,不由自主地赞叹:‘春天真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