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万物之声:一场自然与人间的交响曲
来源:网络作者:格子
提要:
本文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声音描绘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带领读者进入一个充满趣味和想象力的世界。作者从闹钟的滴答声开始,逐步展开对自然声音、生活声音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声音的独特感受和美好愿望。作文正文:
“滴答,滴答”咦,我的小闹钟的时针和分针又开始散步在数字圆盘之间了。“叮铃铃,叮铃铃”天哪,这么晚了电话又开始大闹了,好不容易摆平了淘气的闹钟,讨厌的敲门声悄然想起了……
听,这声音是我最爱的一首曲子,他横有规律地此起彼伏,清脆、缓和。听着这首曲子,我仿佛进入了大自然:雷声、风声、雨声混合在了一起,成了一首交响曲;听“汪汪、叽叽、哞哞、呱呱……”动物们正在来演唱会呢!突然,地震了,那地震声就像老天在吼叫,吓得动物们乱成一团,过了许久,地震平息了,露珠宝宝们正玩着绿叶滑滑梯,“丁冬——丁冬”它们多么快乐呀!过了一会儿,这声音没了,我从大自然回来了,风扇叫着:欢迎主人回家;电饭煲催我快吃饭。
第二天,上学路上,我听见汽车喇叭叫着“快点让开,快点让开”人们一路上窃窃私语,谈笑风生,到了学校,教室里笑声、尖叫声就像龙卷风一样把老师卷到了正中央。
我愿变成风声,给人们带来凉意;我愿变成雨声,滋润着大地;我愿变成滴水声,让没水地区的人喝上清凉的水;我愿变成掌声,给有进步的人带去表扬,让他们更上一层楼;我愿变成……
详细点评:
优点:
1.丰富的想象力与拟人化手法:
· 文章开篇以“滴答,滴答”的闹钟声引入,将时针和分针拟人化为“散步在数字圆盘之间”,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闹钟的声音和运作【第一段】。
· 接着,作者将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如电话铃声、敲门声、汽车喇叭声等,描绘成有生命的事物,如“电话又开始大闹了”、“汽车喇叭叫着‘快点让开,快点让开’”等,使文章充满趣味和活力【第一段、第二段】。
2.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画面感:
· 作者对自然声音的描写尤为细腻,如“雷声、风声、雨声混合在了一起,成了一首交响曲”,以及“地震声就像老天在吼叫,吓得动物们乱成一团”等,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动感和震撼的自然场景【第一段】。
· 对动物声音的描写也生动有趣,如“汪汪、叽叽、哞哞、呱呱……”,让人仿佛置身于动物们的演唱会现场【第一段】。
3.情感真挚,主题鲜明:
· 文章结尾部分,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声音的美好愿望,如“我愿变成风声,给人们带来凉意;我愿变成雨声,滋润着大地”等,情感真挚,主题鲜明,升华了文章的主旨【第二段】。
4.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 文章从日常生活中的声音入手,逐步展开对自然声音、生活声音的描绘,最后表达自己的愿望,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不足与建议:
1.部分句子稍显冗长:
· 例如:“听,这声音是我最爱的一首曲子,他横有规律地此起彼伏,清脆、缓和。” 这句话可以稍作调整,使其更加简洁流畅。建议改为:“听,这声音是我最爱的一首曲子,它规律地此起彼伏,清脆而缓和。”
2.部分用词可以更加精准:
· 例如:“风扇叫着:欢迎主人回家;电饭煲催我快吃饭。” 这句话中,“叫着”和“催”稍显生硬,可以考虑使用更加生动的词汇。建议改为:“风扇欢快地转动着,仿佛在说:‘欢迎主人回家’;电饭煲则发出‘嘟嘟’的声音,催促我快吃饭。”
3.可以增加一些对比和变化:
· 文章主要描写了各种声音的美好和趣味,但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对比和变化,例如描写一些令人不悦的声音,以及人们对这些声音的反应,这样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和层次。例如:“然而,并非所有的声音都令人愉悦。汽车的喇叭声、工地施工的噪音,有时也会打破这份宁静,让人感到烦躁。”
4.结尾可以更加深入:
· 文章结尾表达了作者对声音的美好愿望,但可以更加深入地探讨声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作者对声音的独特理解和感悟。例如:“声音,是生活的旋律,是自然的乐章。它不仅带来听觉的享受,更能触动心灵深处最柔软的地方。”具体建议:· 增加细节描写: 在描写自然声音和生活声音时,可以增加一些细节描写,例如描写不同季节、不同时间的声音特点,以及声音对人们心情的影响。
· 运用更多修辞手法: 除了拟人化,还可以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 丰富文章内容: 可以增加一些关于声音的科普知识,例如声音的传播原理、不同声音的频率和波长等,使文章更加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