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跳过 KET 直接冲 PET吗?这样衔接不踩坑
来源:好师来学科网一帆
很多家长觉得 “KET 太简单,直接让孩子考 PET 省时”,结果孩子刷题刷到崩溃,还一次次不过!其实 KET 和 PET 的难度差不是 “台阶”,而是 “小山坡”—— 从词汇深度到思维逻辑,从题型复杂度到得分要求,都差着好几个量级。本文用真实考试数据、题型对比、备考案例,把两者的难度差异扒得明明白白,再教你科学衔接的方法,让孩子少走弯路,备考效率直接翻倍!
一、先看 “硬核数据”:KET 与 PET 的难度差,比你想的大得多
剑桥官方发布的《MSE 考试难度报告》里,有两组数据特别关键:一是通过率,KET 全球平均通过率约 75%,而 PET 仅约 55%,差了 20 个百分点;二是得分分布,KET 考生 “优秀”“卓越” 等级占比约 30%,PET 仅约 15%,可见 PET 想拿高分更难。
再看具体能力要求的差异,用表格直观对比:
| 对比维度 | KET(A2 级别) | PET(B1 级别) | 难度差异核心点 |
|---|---|---|---|
| 词汇要求 | 1500-1800 个核心词,以日常高频词为主,侧重 “认识 + 简单运用” | 3500-4000 个核心词,新增学术、观点类词,侧重 “深度运用 + 搭配” | PET 词汇量是 KET 的 2 倍多,且要求会用衍生词、固定短语 |
| 语法要求 | 基础时态(一般现在 / 过去 / 将来时)、简单句、基础复合句 | 复杂时态(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非谓语动词、多种从句(定语 / 状语 / 宾语从句) | PET 语法更复杂,要求灵活运用而非死记规则 |
| 阅读文本 | 50-200 词短文(海报、便条、简单故事),信息直接 | 200-500 词长文(议论文、新闻、说明文),信息隐蔽,需逻辑推理 | PET 文本长、逻辑深,不是 “找关键词” 就能做对 |
| 写作要求 | 25-35 词短文(便条、邮件、看图写作),内容完整即可 | 100 词左右短文(观点文、正式邮件),需结构完整、观点清晰、语言丰富 | PET 写作从 “写对” 升级为 “写好”,逻辑和表达都有更高要求 |
| 口语互动 | 日常简单对话(自我介绍、问路、谈论爱好),互动浅 | 深度话题讨论(观点阐述、合作规划、利弊分析),互动性强 | PET 口语从 “回答问题” 升级为 “主动交流 + 逻辑表达” |
举个真实例子:KET 阅读考 “从海报里找电影放映时间”,答案直接标在 “Showtime: 7:00 PM” 里;而 PET 阅读考 “从新闻报道里分析作者对环保政策的态度”,需要通读全文,从 “but”“however” 等转折词后找观点,还要结合上下文推断,难度差一目了然。
二、分模块拆解:KET 到 PET,每个题型的难度 “升级点” 在哪?
1. 词汇:从 “认识” 到 “会用”,差的是 “深度”
KET 的词汇要求是 “能认、能读、能简单写”,比如 “happy” 这个词,孩子知道是 “开心的”,能说 “I am happy” 就够了;但 PET 要求 “会用不同形式、不同搭配表达”,比如要会说 “feel happy”“be happy with sth”“happiness is important”,还要知道反义词 “sad”、近义词 “pleased” 的用法差异。
剑桥官方真题里有个典型对比:KET 听力题问 “Where is the bookshop?”,选项是 “Near the park”“Next to the school”“Opposite the bank”,只要认识 “near”“next to”“opposite” 这三个基础介词就能选对;而 PET 听力题问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the new bookshop?”,选项是 “It’s too small”“It’s too expensive”“It’s not convenient”,需要听懂对话里 “the shelves are so close, I can’t move” 这样的描述,才能推断出 “too small”,不仅要认识词汇,还要理解语境。
2. 阅读:从 “找信息” 到 “析逻辑”,差的是 “思维”
KET 阅读的核心是 “定位信息”,比如给一张超市促销海报,题目问 “Which food is on sale?”,直接在海报里找 “On Sale” 字样后面的食物名称就行,不用分析逻辑;但 PET 阅读的核心是 “分析逻辑”,比如给一篇关于 “学生是否该穿校服” 的议论文,题目问 “What is the writer’s main argument?”,需要区分 “作者观点” 和 “他人观点”,还要看懂 “firstly”“secondly”“however” 这些连接词搭建的逻辑框架,才能找到答案。
有位小学六年级学生,KET 阅读能考满分,但刚开始学 PET 时,阅读正确率只有 50%,就是因为习惯了 “找关键词”,不会分析长文本逻辑。后来训练 “先读题干、再抓文章结构、最后定位细节” 的方法,正确率才慢慢提到 80% 以上。
3. 写作:从 “写对” 到 “写好”,差的是 “结构与表达”
KET 写作只要 “内容完整、拼写错误少” 就能拿高分,比如写邀请邮件,只要包含 “时间(this Saturday evening)、地点(my home)、事件(birthday party)” 这三个信息,哪怕用简单句 “I want you to come to my birthday party. It is on this Saturday evening. It is at my home.” 也能得 8 分(满分 10 分);但 PET 写作不仅要 “内容完整”,还要 “结构清晰、观点明确、语言丰富”。
比如 PET 写作考 “Should students have more PE classes?”,如果只写 “Yes, students should have more PE classes. It is good for health.”,最多得 3 分(满分 10 分);而得高分的作文会这样写:“I think students should have more PE classes. Firstly, PE classes help us keep healthy. For example, we can run and play basketball, which makes our bodies strong. Secondly, PE classes help us relax. After studying for a long time, playing sports makes us feel happy. So I believe more PE classes are good for students.”—— 有结构(开头观点 + 中间两点理由 + 结尾总结)、有细节(for example)、有连接词(firstly、secondly、so),这才是 PET 写作的得分关键。
4. 口语:从 “回答” 到 “互动”,差的是 “主动与逻辑”
KET 口语只要 “能回答问题、发音清晰” 就行,比如考官问 “What do you like to do after school?”,回答 “I like to play football after school. I play with my friends.” 就够了,不用主动和搭档互动;但 PET 口语更看重 “主动互动 + 逻辑表达”,比如任务 3 “讨论学校旅行计划”,不仅要说出自己的想法(“I think we should go to the zoo because we can see many animals.”),还要主动问搭档的意见(“What do you think? Do you like the zoo?”),如果搭档没思路,还要引导(“Maybe we can also go to the museum. Do you prefer the zoo or the museum?”),全程冷场或只说不互动,直接扣一半分。
之前有个学生,KET 口语考 “优秀”,但 PET 口语第一次考只拿了 “及格”,就是因为习惯了 “考官问、我回答”,不会主动和搭档交流。后来每天和同学模拟 “话题讨论”,练习 “主动提问、回应观点、引导话题” 的技巧,第二次考就拿到了 “优秀”。
三、避坑指南:90% 家长踩过的 “衔接误区”,这样避开少走弯路
误区 1:“KET 太简单,直接学 PET 省时间”
很多家长觉得 “孩子英语基础好,不用学 KET,直接冲 PET”,结果孩子因为基础不牢,学 PET 时处处碰壁 —— 词汇量不够,读不懂长文本;语法不扎实,写不出复杂句;口语没练过互动,考试时冷场。
正确做法:KET 是 PET 的 “基础铺垫”,哪怕孩子英语基础好,也建议先学 KET,把 “词汇运用、基础语法、简单互动” 这些基础打牢,再学 PET 会更轻松。比如先通过 KET 掌握 “一般时态、简单句”,再学 PET 的 “完成时态、从句”,难度梯度更合理,孩子也不容易产生挫败感。
误区 2:“KET 学完马上学 PET,不用间隔”
有些家长让孩子刚考完 KET,第二天就开始学 PET,结果孩子还没消化 KET 的知识点,又要面对 PET 的新难度,压力太大,学习效率反而低。
正确做法:KET 和 PET 之间建议留 1-3 个月的 “过渡时间”,这段时间可以做两件事:一是巩固 KET 核心词汇和语法,比如把 KET 的 1500 个核心词按场景再过一遍,确保每个词都会用;二是接触 PET 的 “入门内容”,比如看 PET 的简单阅读文本、听 PET 的基础听力素材,让孩子慢慢适应 PET 的难度,再正式开始系统学习。
误区 3:“用 KET 的学习方法学 PET,换汤不换药”
很多孩子习惯了 KET 的 “背单词、刷简单题” 的学习方法,学 PET 时还沿用这套,结果背了很多 PET 词汇,还是做不对阅读和写作题。
正确做法:PET 需要 “思维升级” 的学习方法 —— 词汇上,从 “孤立背单词” 变成 “结合搭配和语境背单词”,比如背 “environment” 时,不仅要记意思,还要记 “protect the environment”“environmental problems” 这些搭配;阅读上,从 “找关键词” 变成 “分析文章结构和逻辑”,比如读议论文时先画 “结构框架图”(开头观点 + 中间理由 + 结尾总结);写作上,从 “写简单句” 变成 “练段落结构”,比如每天写一个 “观点 + 理由 + 细节” 的段落;口语上,从 “回答问题” 变成 “模拟互动讨论”,比如和搭档每天练 10 分钟话题讨论,练习主动提问和回应。
误区 4:“只关注分数,不关注能力提升”
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尽快通过 PET,只让孩子刷真题、背写作模板,不注重实际能力提升,结果孩子虽然通过了考试,但英语运用能力还是很差,到了初中应对更难的英语学习时,又会跟不上。
正确做法:以 “能力提升” 为核心备考,比如学 PET 阅读时,不仅要做题,还要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用到写作和口语里;学 PET 口语时,不仅要练考试话题,还要聊日常感兴趣的内容(比如喜欢的电影、游戏),让英语真正成为 “交流工具” 而非 “考试工具”。记住,KET/PET 证书只是能力的 “证明”,真正的能力才是孩子长期受益的东西。
四、科学衔接方案:从 KET 到 PET,分 3 步走,稳扎稳打
第一步:基础巩固期(1-2 个月)—— 把 KET 知识点 “吃透”
词汇:用《KET 核心词汇表》,每天复习 20 个核心词,重点记搭配(如 “make a decision”“take a break”),每周做 1 次 “词汇运用练习”(比如用 5 个核心词写一段话)。
语法:梳理 KET 核心语法(基础时态、简单句、基础复合句),每天做 10 道语法题,做错的题整理到错题本,标注错误原因(如 “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混淆”)。
听说:每天听 10 分钟 KET 听力素材(如 BBC Learning English 初级内容),听完复述主要内容;每天和家长用 KET 话题对话(如 “谈论周末计划”“介绍喜欢的食物”),练习流畅表达。
第二步:过渡适应期(1-2 个月)—— 初步接触 PET “入门内容”
词汇:开始背 PET 核心词汇,每天 20 个,重点记衍生词(如 “care→careful→carefully”)和学术类词汇(如 “argument、analysis”),用 “词汇 APP”(如 “剑桥 PET 核心词汇”)辅助记忆,利用碎片时间复习。
阅读:读 PET 入门级文本(如《书虫》中级、《21 世纪学生英文报》小学高年级版),每天 1 篇,练习 “先看标题、再读首尾段、最后抓细节” 的阅读方法,读完用 3 句话总结主要内容。
写作:练 PET 基础写作(如写 50 词左右的观点句),比如 “What do you think of online classes?”,要求包含 “观点 + 1 个理由”,每周写 3 篇,家长帮忙检查语法和拼写错误。
口语:和搭档练 PET 简单话题互动(如 “谈论喜欢的科目”“讨论周末去哪玩”),练习 “主动提问”(如 “What about you?”“Do you like...?”)和 “回应观点”(如 “I agree with you.”“I think so too.”)。
第三步:系统备考期(3-4 个月)—— 针对性突破 PET 难点
听力:刷 PET 官方真题听力,每天 1 套,重点练 “抓逻辑关系”(如转折、因果)和 “推断隐含信息”,做错的题反复听,直到听懂为止;每周听 1 次 PET 新闻类素材(如 BBC Learning English 中级新闻),适应快语速。
阅读:刷 PET 官方真题阅读,每天 1 套,总结不同题型的解题技巧(如 “观点题找作者态度词”“推理题找上下文逻辑”);每周做 1 次 “长文本分析”,画文章结构框架图,提升逻辑分析能力。
写作:练 PET 真题写作,每周 2 篇,先列提纲(开头观点 + 中间 2 个理由 + 结尾总结),再写正文,写完对照范文修改,重点改 “连接词使用”“细节补充”“词汇替换”(如把 “good” 换成 “excellent”“helpful”)。
口语:按 PET 考试流程模拟练习,每周 2 次,找固定搭档,练习 “图片对比”“话题讨论”“观点深入表达”,录下自己的口语,听录音找问题(如 “发音不清晰”“互动不主动”),针对性改进。
五、总结:KET 到 PET,不是 “跳级”,而是 “稳步升级”
很多家长急于让孩子考 PET,却忽略了 “难度梯度” 和 “基础铺垫”,结果孩子学得累、考不过,还打击学习信心。其实 KET 和 PET 的衔接,就像爬楼梯 —— 先踏稳 KET 的 “台阶”,把基础打牢,再一步步迈上 PET 的 “台阶”,每一步都走扎实,才能轻松登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