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辅导:如何写好《对__的一次访问》
来源:好师来作文网作者:一帆~整理
写《对__的一次访问》这类作文,学生常因不知从何下手而犯难。是不知如何挑选合适的访问对象,还是不懂得怎样搭建文章结构?其实,写好这篇作文,需要从审题、选材、框架搭建、字词句运用和写作手法等多方面着手。接下来,就让我们一步步拆解,帮助学生写出精彩的访问作文。
一、精准审题,明确方向
审题是写作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对 的一次访问》这一题目,重点在于“访问”,学生要明确访问不是随意聊天,而是要有目的和主题。
比如,学生可以思考自己想通过访问了解什么,是名人的成长经历、成功秘诀,还是老师的教学理念、教育故事?以访问本校一位语文老师为例,如果学生对老师如何引导学生爱上阅读感兴趣,那么“探寻语文老师的阅读教学之道”就可以作为访问主题。让学生明确主题,能避免写作时内容过于分散,确保文章围绕核心展开。
二、巧妙选材,挖掘亮点
选材要贴近生活且有独特性。学生可以从身边熟悉的范围寻找访问对象,如学校的优秀教师、社区的知名人士等。
1、选材示例
学校教师:选择一位教学风格独特的数学老师,以“解密数学老师的趣味课堂密码”为主题,了解他如何将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社区名人:访问社区里的非遗传承人,围绕“传承非遗文化的坚守与创新”,了解他在传承技艺过程中的故事。
2、选材技巧
引导学生选择那些能引发情感共鸣、有深度可挖掘的对象和主题。比如,访问一位身残志坚却坚持创作的画家,从他的经历中感悟对梦想的执着追求,这样的选材能让文章更有感染力。
三、搭建框架,条理清晰
合理的文章框架能让作文层次分明。常见的写作框架有“总分总”式,也可以按照访问前、访问中、访问后的顺序展开。
1、“总分总”框架示例
总起:开篇点明访问对象和目的,如“一直听闻我们学校的王老师在作文教学上有独特的方法,为了探寻其中的奥秘,我鼓起勇气对王老师进行了一次访问”。
分述:分别阐述访问前的准备,如查阅王老师的教学成果、准备问题;访问中的过程,包括老师的回答、表情动作;访问后的收获与感想。
总结:再次强调这次访问的意义,如“通过这次访问,我不仅了解到了作文教学的方法,更从王老师身上学到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坚持”。
2、时间顺序框架示例
访问前:描写自己紧张又期待的心情,以及如何准备访问提纲,如“想到要去访问那位平时看起来很严肃的科学老师,我的手心直冒汗,但还是认真地在本子上列出了一个个问题”。
访问中:详细叙述访问过程,比如老师回答问题时的神情、语气,师生间的互动等,“老师推了推眼镜,眼神里透着温和,耐心地解答着我的每一个问题,说到有趣的地方,还会不自觉地用手比划起来” 。
访问后:写下自己的感悟,“这次访问让我发现,看似严肃的科学老师,其实有着一颗热爱教育、关爱学生的火热的心,也让我对科学这门学科有了新的认识” 。
四、字词句运用,生动表达
1、词汇运用
鼓励学生运用丰富的描写性词汇。描写人物表情,可以用“和蔼的笑容”“紧锁的眉头”“眼神中闪烁着光芒”;描写心情,可用“忐忑不安”“激动不已”“豁然开朗”等。比如写访问前的紧张,“我的心像揣了只小兔子,砰砰直跳,双腿也有些微微发抖”,通过形象的词汇让读者感同身受。
2、句式变化
避免单一的句式,合理运用长短句结合、反问句、感叹句等。例如,“原以为老师会很严肃,没想到他一开口,那幽默风趣的话语,瞬间就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谁能想到平时在讲台上威严的老师,私下里这么亲切呢?”通过反问句增强语气,使表达更生动。
3、细节描写
引导学生关注细节,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展现人物特点。比如描写老师回答问题时,“老师微微向前倾着身子,一手托着下巴,一边思考一边缓缓说道……”让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五、写作手法,增添文采
1、设置悬念
在文章开头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如“大家都说李老师有‘魔法’,能让调皮的学生爱上学习,我带着满心的好奇,走进了李老师的办公室……”
2、对比衬托
可以将访问前后自己对受访者的印象进行对比。比如,访问前觉得校长很威严,不敢靠近;访问后发现校长很亲切、很关心学生,通过这种对比突出人物形象和访问的意义。
3、借景抒情
用环境描写来烘托心情。访问前心情紧张,可描写“天空阴沉沉的,树枝在风中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也在为我紧张”;访问后心情愉悦,就写“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路边的花朵也好像在对着我微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