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记忆与变迁:从年味浓浓到年味渐失

来源:网络作者:格子

提要: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无数人的美好回忆与深厚情感。在作者的记忆中,过去的春节充满了年味和欢乐,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贴对联、挂挂钱、放鞭炮、包饺子、拜年、玩闹,其乐融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春节的氛围逐渐发生了变化,年味越来越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冷漠。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回忆了儿时春节的美好时光,并对比了当下春节的现状,表达了对过去春节的怀念和对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的思考。

作文正文:

在中国,节日似乎是欢快,团聚,喜庆的代名词,每逢佳节,亲人们聚在一起,各自诉说着在相聚的喜悦。节日是欢乐的。

中国有许多节日,元宵节,端午节,劳动节,元旦等。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风俗,不同的故事。但它们无不体现着中国味道。其中,最深受国人们喜爱的,莫过于春节了。

我小时候最喜欢春节。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会忙着贴对联,挂挂钱,按灯笼,有的人家还会在窗户的四周安上窗灯,一到晚上,美丽极了。记得每到这个时候,天都非常冷,可我却依然忍不住出来看。跟着爸爸读对联上的字,和妈妈一起数挂钱,和弟弟妹妹一起给爸爸妈妈打下手,既是又冷又累,我们却依然很开心。

每到除夕那天,会有好多人来我们家,送各种各样的好吃的,亲戚们也都会来,同时也领来哥哥姐姐,弟弟妹妹,非常热闹,这也是我最盼望的事。兄弟姐妹一齐,我们就带村子里的小树林,小树林附近是玉米地,冬天一到,玉米地全结了冰,有很多孩子会到那里玩。爸爸用以前的滑冰鞋和几块木板给我们做了冰车,我们轮流在车上滑,别提多开心。天还没有太黑,村子里的鞭炮声就不停地响,各色的烟花在天空上展示它们的美。我们几个孩子全都跑出来看。妈妈们在屋里包饺子,爸爸们在一起喝茶聊天。十一点多,我们开始吃饭,饺子里包着硬币。小时候,能在饺子里吃出硬币是一件非常值得炫耀的事。十二点多,我们躺在床上,心想着第二天会有更有意思的事情,美美的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孩子们都早早的起了床,穿上新衣服,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吃过早饭,就到亲戚家拜访,男孩子还要磕头。上午八,九点钟是拜年的高峰期,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很多,不管认不认识,总要说声过年好。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欢笑。到了晚上,大家都聚在一个屋,吃着水果,喝着茶,聊着天。我们几个孩子却在后屋玩起了橘子皮大战。这是新年最有意思的事。直到很晚了,我们才依依不舍的回各自的房间睡觉。这种节日的气氛一直到初五初六,亲戚们都走了,春节也结束了。

这种春节是我现在最期待的,可惜再也体会不到了。现在的春节,一点年味都没有,除夕的夜晚,只有零星的火花在天空挣扎,初一的上午,街上只有断续的人们,他们的脸上没有了喜悦,擦肩而过只得到一脸的冷漠,没有了善意的微笑。每到晚上,没有了聚在一起聊天的祥和,只有聚在一起打麻将的争执。老人独自在前屋看电视,打麻将的儿女在后屋吵闹。孩子们再也没有了当年橘子皮大战的乐趣,取而代之的是手机,电脑,电视,游戏。

现在的春节越过越麻木,年味越来越少,气氛越来越低,真想回到以前的春节,只可惜时钟只能前进,不能后退。过去,只能回忆和回味。

详细点评 :

(一)优点:

1.情感真挚,主题深刻

· 文章以“春节”为线索,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春节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春节的怀念和对年味渐失的惋惜之情。例如,“这种春节是我现在最期待的,可惜再也体会不到了”、“真想回到以前的春节,只可惜时钟只能前进,不能后退。过去,只能回忆和回味。”等语句,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春节的强烈怀念之情,也引发了读者对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的思考。

· 文章主题深刻,不仅停留在对春节的回忆和感慨上,还深入探讨了春节氛围变化的原因,以及这种现象背后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传统文化的流失等。

2.内容丰富,细节描写生动

· 文章内容丰富,涵盖了春节期间的多个场景和活动,如贴对联、挂挂钱、放鞭炮、包饺子、拜年、橘子皮大战等。作者对每个场景都进行了详细的描写,例如,在描写贴对联时,“跟着爸爸读对联上的字,和妈妈一起数挂钱,和弟弟妹妹一起给爸爸妈妈打下手”,通过对作者和家人互动的描写,展现了春节前夕忙碌而欢乐的氛围。

· 在描写除夕夜晚的场景时,“兄弟姐妹一齐,我们就带村子里的小树林,小树林附近是玉米地,冬天一到,玉米地全结了冰,有很多孩子会到那里玩……我们几个孩子全都跑出来看。妈妈们在屋里包饺子,爸爸们在一起喝茶聊天。”,通过对孩子们玩耍场景和大人活动的描写,展现了除夕夜晚的热闹与温馨。

· 文章还运用了一些细节描写,如“饺子里面包着硬币。小时候,能在饺子里吃出硬币是一件非常值得炫耀的事。”、“我们几个孩子却在后屋玩起了橘子皮大战。”等,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也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3.语言流畅,富有表现力

· 文章语言流畅自然,叙述清晰。作者运用了简洁明了的语言,将过去和现在的春节场景进行了对比,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例如,“除夕的夜晚,只有零星的火花在天空挣扎,初一的上午,街上只有断续的人们,他们的脸上没有了喜悦,擦肩而过只得到一脸的冷漠”,这句话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过去和现在春节的氛围进行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年味的渐失。

· 文章中还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各色的烟花在天空上展示它们的美”、“没有了善意的微笑”等,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

(二)不足及建议:

1.部分内容可以更加深入

· 虽然文章表达了对过去春节的怀念和对年味渐失的惋惜,但部分内容可以更加深入。例如,在分析春节氛围变化的原因时,可以从社会变迁、文化传承、家庭结构变化等多个角度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 建议在文章中,可以适当加入一些对春节文化内涵的思考,例如,可以探讨春节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其核心价值是什么?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弘扬春节文化?等,以使文章的主题更加深刻。

2.对现在的春节可以更加客观地看待

· 文章在描述现在的春节时,侧重于表达对年味渐失的惋惜和对过去春节的怀念,对现在的春节缺乏一些客观的分析。例如,可以提到随着时代的发展,春节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趋势,如线上拜年、旅游过年等,这些变化虽然与传统习俗有所不同,但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创新。

· 建议在文章中,可以对现在的春节进行更客观的分析,例如,可以探讨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让春节焕发出新的活力?如何让传统节日文化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等。

3.结尾可以更加升华主题

· 文章结尾以“过去,只能回忆和回味”作结,虽然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但主题升华不够深刻。例如,可以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或者对未来的春节进行更美好的展望。

· 建议在结尾部分,可以这样写:“春节,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文化的节日,在时代的变迁中不断变化着。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们都应该珍惜和传承春节所蕴含的团圆、感恩、祈福等美好寓意,让春节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关联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