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郭先生吹竽之路的波折与荣耀
来源:网络作者:格子
提要:
东郭先生在齐湣王继位后,因新大王喜好改变而惶惶出逃,却在母亲病逝后凭借苦练吹竽获宫廷赏识,实现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与传奇蜕变。作文正文:
齐宣王死了以后,齐湣王继承王位。东郭先生听大臣们议论纷纷:新大王喜欢听独奏,和他父亲不同。东郭先生听了以后,惶惶不可终日。一天夜里,他赶紧收拾行李,连夜逃跑,没想到他被站岗士兵抓住了。
第二天,士兵把东郭先生押到大王面前。大王质问道:“你乃何人,为何出宫?”东郭先生灵机一动,狡猾地说:“大王英明,我只是想回家看望我那年迈的老母亲。大王经常教育我们,百善孝为先。”大王听了连声称赞,便让他回去了。
东郭先生沿江而上,终于回到了家乡。母亲疑惑地问:“你怎么回来了?”东郭先生说:“我是向大王请假回来看您来了。”母亲不信,便追着他问。东郭先生实在是瞒不住了,只好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老母亲。
母亲听了,眼泪夺眶而出,东郭先生羞愧地说:“是儿子不孝,以后我决定好好学习吹竽。”母亲听后说:“这才是我的好儿子。”
说做就做,东郭先生四处打听吹竽大师的下落。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打听到在南山里有一位吹竽高手——白酒先生。他日夜兼程赶到南山,向白酒先生拜师,白酒先生不答应。东郭得知先生爱喝白酒,便去买了两瓶白酒给先生,白酒先生本来不想答应,但白酒的香味从鼻子里钻了进去,受不了白酒诱惑,他便答应了。
起初,东郭先生吹竽的`声音比乌鸦还难听,他没有气馁,勤奋苦练吹竽,渐渐地吹得有模有样了。但他还是觉得不够,他苦练了两个月,终于吹出优美的竽声。
他告别了___。回了家,发现了家里全是蜘蛛网,他便去邻居家打听母亲去处。邻居告诉他:“在两个月前,你母亲就已经病逝了。”他忍不住嚎啕大哭,邻居安慰他说:“别哭了,你母亲死前念叨着,她已经听到了你学成归来吹奏的竽声了。”他听完此番话,便下决定回皇宫吹竽给大王听,重新得到大王的赏识。
他回到大王面前,大王故意为难他,挑了一个高难度的乐曲。他不慌不忙地吹了起来,他吹的大臣们都陶醉在歌声里,大王龙颜大悦,封他为“竽官”,还给了他一栋大宅子,他邀请白先生到宅子里住。从此,他们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详细点评 :
(一)优点 1. 情节跌宕起伏 · 文章以齐湣王继承王位这一情节转折为开端,引发了东郭先生的出逃,随后讲述他在回家途中的经历以及母亲的病逝,最后又回到宫廷凭借吹竽技艺获得赏识,整个过程充满了波折与惊喜,紧紧抓住读者的注意力。 · 例如,东郭先生被抓后,凭借机智应对大王质问得以回家,却得知母亲病逝,这种命运的起伏让故事极具戏剧性。 2. 人物形象鲜明 · 东郭先生的形象刻画较为生动。从最初的惶惶不可终日到决定好好学习吹竽,再到历经艰辛拜师学艺,他的心路历程清晰可见。同时,通过他在面对大王质问时的狡猾应对,展现出了他的机智;而在母亲面前承认错误,又体现了他的孝顺。 · 像“东郭先生实在是瞒不住了,只好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老母亲。”这一细节描写,将东郭先生的无奈与坦诚表现得淋漓尽致。 3. 主题积极向上 · 传达了只要下定决心,努力学习,就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主题。东郭先生虽然遭遇诸多挫折,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吹竽技艺的追求,最终获得了宫廷的认可,给读者带来鼓舞与启示。 · 结尾处“从此,他们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体现了对东郭先生努力成果的肯定,强化了积极进取的主题。 (二)不足 1. 语言表述较平淡 · 整体语言风格较为平实、朴素,缺乏文采和感染力。在描述场景、人物情感等方面,多是简单叙述,没有运用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 比如在描写东郭先生吹竽的声音变化时,只是简单地说“起初,东郭先生吹竽的声音比乌鸦还难听”,这样的表述比较单调,若能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如“起初,东郭先生吹出的竽声仿若破锣嗓的乌鸦聒噪,刺耳难听”,会使文章更生动。 2. 部分情节逻辑稍欠妥 · 齐湣王从一开始的质问道“你乃何人,为何出宫?”到后面轻易地因东郭先生一句关于孝道的话就称赞并放行,这一情节转变略显突兀,缺乏足够的铺垫和合理性。 · 按照常理,大王对于臣子私自出逃的行为应该进一步追究责任,而不是如此轻易被糊弄过去,这会影响读者对整个故事逻辑性的认同。 3. 环境描写欠缺 文章中对环境描写较少,几乎都是围绕人物和情节展开,缺乏对场景、氛围的渲染。例如在东郭先生逃跑、拜师学艺等过程中,适当的环境描写可以更好地烘托人物心情,增强故事的感染力。 像东郭先生在山中向白酒先生拜师的场景,如果有对南山自然环境的描写,如“南山里,幽林静谧,云雾缭绕,唯有那潺潺溪流声伴随着东郭先生的焦急呼喊”,会让故事更具画面感。 · (三)建议 1. 提升语言表达 · 多运用成语、俗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丰富语言。比如描写人物心情时可以用“东郭先生心中犹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使表达更生动形象。同时,注意词语的锤炼,避免用词重复和口语化过于严重的问题。 2. 完善情节逻辑 · 对于情节发展中的关键转折点,要增加足够的铺垫和合理的解释。比如在齐湣王对待东郭先生出逃问题上,可以设置一些大臣进谏等情节,让大王的态度转变更加自然合理。 3. 增添环境描写 · 在故事的重要场景中适当加入环境描写,如在东郭先生逃跑时的月色、道路状况,拜师学艺时的环境氛围等,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使故事更具层次感和画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