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郭先生:从落魄到荣华的吹竽之路

来源:网络作者:格子

提要:

本文讲述了南郭先生在经历“滥竽充数”被赶出皇宫后的落魄生活,以及他凭借苦练吹竽技术,通过重重考验,最终重回皇宫,再次享受荣华富贵的故事。

作文正文:

南郭先生逃出皇宫以后,便失去了许多许多的俸禄。因此,他每天露宿街头,没过几天,身上所剩下的钱已经花光了。南郭先生只好以乞讨为生,饭得去求别人家的剩饭来凑合,睡只能睡在街上。虽说有人也帮助过他,但还是改变不了南郭先生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

这样的生活令南郭先生心有不甘,他想:不行,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必须努力练习吹竽技术,好再次有那些荣华富贵!

于是,南郭先生苦练吹竽,一练就是几年,拜过三次师。终于吹得惟妙惟肖了。然而,自从南郭先生逃跑后,齐闵王就在京城通缉南郭先生,莫非南郭先生四处逃窜,早已落入齐闵王之手。

因此,南郭先生乔装打扮后,重回京城,想再去皇宫。然而,皇宫却设下了重重考验,每一个要来宫里吹竽的,考验一定要成功才能进宫。原来,齐闵王知道南郭先生逃跑后,为了防止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便立下这个规矩,以免重蹈覆辙。

第一项考验是自由吹竽技术,这可难不倒南郭先生,这几年的练习第一次派上用场。他当着所有人的面,吹了一首《月》,声音婉转动人,余音绕梁。所有评委都沉醉在竽声中,不用说,第一项考验,南郭先生不费吹灰之力就通过了。

第二项考验是指定吹竽技术,这也难不倒南郭先生,评委让南郭先生吹一首音调起伏多变的《风》,南郭先生运气后,吹了起来。音调有时慷慨激昂,有时婉转动听。正吹到低音,评委立刻换了一首全高音的《雷》,南郭先生不慌不忙,迅速切换到了高音模式。无论评委怎么变,南郭先生都做得很好,不用说,第二项考验,南郭先生也通过了。

最后一项考验是吹竽理论知识,南郭先生对答如流,什么曲目的音调,什么曲目的节奏,南郭先生都能说得一清二楚。这最后一项考验,南郭先生也是轻轻松松的通过了。

就这样,南郭先生被召入宫中吹竽,他当着齐闵王和忠臣的面,吹了一首《雨》和《闪》,音色十分的'美。

就这样,南郭先生凭自己的努力,终于再次进入了皇宫,又拥有了许多许多的俸禄,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详细点评 :

优点

1. 情节连贯,起承转合清晰

· 故事从南郭先生逃出皇宫后的落魄生活写起,接着讲述他决心苦练吹竽技术,然后描述他面对皇宫设置的三项考验,最后成功重回皇宫,拥有了幸福的生活。整个情节连贯流畅,逻辑清晰,符合读者的阅读期待。例如,在描述考验环节时,从自由吹竽技术到指定吹竽技术再到吹竽理论知识,层层递进,展现了故事的起伏和发展。

· 如“第一项考验是自由吹竽技术……不用说,第一项考验,南郭先生不费吹灰之力就通过了。”这一段,清晰地写出了南郭先生在面对第一项考验时的轻松应对,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人物形象鲜明

· 通过对南郭先生在困境中的思考和行动描写,如“这样的生活令南郭先生心有不甘,他想:不行,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必须努力练习吹竽技术,好再次有那些荣华富贵!”生动地展现了南郭先生不甘心失败、积极进取的一面。同时,在描述他在皇宫中的表现时,如“他当着所有人的面,吹了一首《月》,声音婉转动人,余音绕梁。”也突出了他高超的吹竽技艺,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

3. 语言简洁明了

· 文章语言简洁,通俗易懂,能够清晰地传达故事的内容。在描述各项考验和南郭先生的表现时,用词准确,没有过多的修饰和冗余的表述。例如,“评委让南郭先生吹一首音调起伏多变的《风》,南郭先生运气后,吹了起来。音调有时慷慨激昂,有时婉转动听。”简洁地描述了吹竽的过程和效果。

不足

1. 语言文采稍欠

· 整体语言风格较为平实,缺乏文采和感染力。在描述音乐时,虽然用了“婉转动人”“余音绕梁”等词语,但还可以更加丰富多样,运用更多的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的美感。例如,在描述南郭先生吹奏《月》时,可以写成“南郭先生轻启朱唇,悠扬的竽声如潺潺流水般从指间流淌而出,那《月》的旋律仿佛将众人带入了一个清幽宁静的月夜,余音袅袅,绕梁不绝。”

· 部分表述较为口语化,如“南郭先生不慌不忙,迅速切换到了高音模式。”可以改为更书面化的表达,如“南郭先生神色从容,旋即切换至高音模式。”

2. 环境描写缺失

· 文章中没有对环境进行描写,使得故事的背景和氛围不够鲜明。在南郭先生苦练吹竽的过程中,可以适当添加一些环境描写,如深山中的清幽景色、简陋的住所等,以增强故事的感染力。例如,“南郭先生在深山之中,伴着清风明月,每日苦练吹竽之技。四周山林静谧,唯有竽声回荡。”

3. 心理描写可深化

· 对南郭先生的心理描写可以进一步深化,除了在困境中不甘心和决心苦练之外,还可以在他面对考验时的内心活动、重回皇宫时的感受等方面进行更细腻的刻画。例如,在面对第二项考验时,可以增加南郭先生内心的紧张和思考:“南郭先生心中暗自思忖,这评委果然身手不凡,突然变换曲目,看来是要考验我的应变能力。但我岂能退缩,定要全力以赴。”

建议

1. 提升语言文采

· 多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来描写音乐和人物的情感,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例如,在描述音乐时,可以将竽声比作各种生动的形象,如“那竽声如同灵动的精灵,在空气中跳跃、飞舞。”

· 增加一些成语、俗语等文化元素的运用,提升文章的文化内涵。比如,在描述南郭先生的困境时,可以用“落魂失魄”来形容他的落魄状态。

2. 增加环境描写

· 在故事的关键情节处添加环境描写,如南郭先生苦练吹竽的地方、皇宫的氛围等,以营造更好的阅读氛围。例如,“皇宫之中,金碧辉煌,群臣肃立。南郭先生站在殿中央,手持竽管,心中既紧张又激动。”

3. 深化心理描写

· 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面对考验和重要转折点时,加强对南郭先生心理活动的描写,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他的内心世界。例如,在南郭先生通过所有考验后,可以这样写他的心理:“南郭先生心中欣喜若狂,几年的苦练终于有了回报。他暗自庆幸自己的坚持和努力,同时也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

关联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