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之韵与杭味之美
来源:网络作者:格子
提要:
杭州,这座有着 “人间天堂” 美誉的城市,以西湖的绝美风光与独特的风味美食吸引着无数游客。作者两次游览西湖,领略了不同季节西湖的别样景致,还在 “咬不得” 高祖生煎店开启了一场舌尖上的杭城之旅,快来一同感受这份独特的美好吧。作文正文: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古人对西湖的赞美有不少,苏轼说:“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记得二年级那年夏天,我们一家到杭州西湖游玩。那时的西湖仿佛是西施浓艳的打扮,华丽的装束,一切都那么迷人。温暖的阳光照着清澈的湖面,一阵暖风吹过,粉红的荷花和翠绿的荷叶轻轻摇摆,犹如美丽的少女在翩翩起舞,着实美丽动人。还记得当时我还买了好多莲蓬当零食,洁白无瑕的`莲子清脆可口,到现在好像还能闻到清香。
今年寒假,是我第二次游览杭州西湖,眼前不再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象。冬天的西湖像是西施穿着淡雅的衣服,没有了和煦的阳光,没有了阵阵暖风,没有了美丽的荷花和荷叶,却有着另一种味道。雪花纷纷扬扬落下来,落在了树梢上,落在结了薄冰的湖面上,世界变成了白茫茫的世界。我们骑着自行车围着西湖转着,观赏着银装素裹的天地,陶醉又舒适。
杭州不仅有如诗如画的风景,还有别具特色的风味小吃。那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我们就顶着寒风来到“咬不得”高祖生煎店。进去一看,仿佛有人给了我当头一棒,我不禁惊叫起来,这么早,店里边排的队伍已经是里三层外三层,把个小小的点单台围得水泄不通。好不容易挤进去一看,一张空桌子都没有,我们见缝插针,费了好大劲,终于一个个都坐了下来。这时候,服务员端上来一盘生煎包子,只见一个个如橙子般大小,底面呈金黄琥珀色,令人垂涎欲滴,上半部雪白如玉,撒上了一些葱末,像是碧绿的翡翠,别提多美丽诱人了。饥饿的我夹起一个就往嘴里塞,啊呀,瞬间我吐了出来,“咝咝,哇,好烫”!接下来,我小心起来,咬一口皮,外脆里嫩,爽口之极,再吸一口里边的汤汁,不甜不咸,鲜美异常。仔细一看,里边的馅心,除了肉,还有好几粒虾仁呢。我数了一数,哇,我这个生煎包子里竟然有7粒虾仁,真是大饱口福!最后还要提一下,这家的炸酱面和皮蛋瘦肉粥也有很好吃。
同学们,有空让爸爸妈妈带你们来杭州西湖来游玩吧,再来品尝一下位于杭州南宋御街上的“咬不得”高祖生煎店,一定会不虚此行的。
详细点评 :
· 优点
· 结构清晰: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通过引用俗语和诗句引出对西湖的描写,接着分别叙述夏季和冬季游览西湖的不同感受,再介绍杭州的特色小吃,最后总结并邀请读者游玩,层次分明,逻辑连贯 。
· 描写生动:在描写西湖景色时,运用了大量比喻,如 “那时的西湖仿佛是西施浓艳的打扮,华丽的装束”“粉红的荷花和翠绿的荷叶轻轻摇摆,犹如美丽动人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将西湖的美直观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在描写生煎包时,“底面呈金黄琥珀色,令人垂涎欲滴,上半部雪白如玉,撒上了一些葱末,像是碧绿的翡翠”,通过色彩描写,使生煎包的形象跃然纸上,激发读者的食欲。
· 融入文化元素:开篇引用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以及苏轼的诗句,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底蕴,使西湖的形象更具文化内涵;在描写冬季西湖时,引用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与眼前冬季的景象形成对比,丰富了文章内容。
· 不足
· 部分表述口语化:如 “哇,我这个生煎包子里竟然有 7 粒虾仁”“啊呀,瞬间我吐了出来” 等表述过于口语化,稍显随意,影响文章整体的文学性和严谨性。
· 小吃部分描写稍显冗长:在描写 “咬不得” 高祖生煎店时,排队场景的描写占比过大,且在描述生煎包的美味后,又提及炸酱面和皮蛋瘦肉粥好吃,但没有展开描写,显得有些突兀和简略,使文章节奏不够协调。
· 情感表达较浅:文章主要侧重于景色和美食的描写,对于自己在游览过程中的情感抒发不够深入,未能让读者深切感受到作者对西湖和杭州美食那种深厚的喜爱之情。
· 建议
· 优化语言表达:将过于口语化的句子进行润色,如 “哇,我这个生煎包子里竟然有 7 粒虾仁” 可改为 “令人惊喜的是,手中的生煎包内竟藏有七粒虾仁”;“啊呀,瞬间我吐了出来” 可改为 “不料汤汁温度极高,刚入口便急忙吐出” 。
· 调整内容详略:适当精简排队场景的描写,将笔墨更多地放在生煎包的特色和口感细节上,或者对炸酱面和皮蛋瘦肉粥进行具体描写,使小吃部分的内容更加充实和平衡。
· 深化情感表达:在描写景色和美食的过程中,穿插更多个人的情感体验和感悟,例如在描述冬季西湖时,可以写在雪中骑行时内心的宁静与愉悦,在品尝美食时,可以写美食带来的满足感以及对杭州这座城市的喜爱之情如何进一步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