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邂逅西湖之美
来源:网络作者:格子
提要: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作者与妈妈一同踏上了杭州西湖的游览之旅。在这里,不仅能领略西湖十景的独特魅力、感受夜色下西湖的静谧温柔,还能邂逅十月仍含苞待放的荷花,品尝 “叫花鸡”“西湖醋鱼” 等美味。跟随作者的笔触,一同走进西湖的秋日画卷吧。作文正文: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我和妈妈来到杭州西湖游览。西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古语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的名胜古迹,大部分集中在西湖及其周围。
西湖三面环山,山色葱茏碧水如镜,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环湖而行,可以看到苏堤春晓、花港观鱼、柳浪闻莺、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曲院风荷、三潭印月、雷峰夕照、南屏晚钟、双峰插云,“西湖十景”的每一景都有一个古老的传说。
夜色中的西湖非常美丽,皎洁的月光照耀着波光粼粼的水面。在我们住处的附近就有一个小亭子,我们站在小亭子里看见湖对岸有很多星星点点的灯光,那些灯光映照在水面上,好像在平静的水面上撒了一层银粉一样。
我们围着西湖散步,走到一个喝茶的地方,这里没有电灯,而是点了很多的蜡烛,烛光映衬着桌面上的茶,旁边一位歌手在轻轻的弹着吉他,低低地吟唱,烛光茶水歌声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第二天,我们租了自行车环游西湖,令我没想到的是,荷花在盛夏时分就已经开得殆尽了,到了十月基本都已经谢了,但是西湖的荷花却不一样,荷叶田田,含苞欲放,从远处望去层层叠叠的荷叶,就像一个个妙龄女子的裙摆,别提有多美了。当我们骑行到一处荷花盛开的地方,我们停下车看荷花,这里有许多荷花,有的含苞欲放,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而有的花瓣全展开了,还有的已经结了大大的莲蓬,偶尔有风吹过,把荷叶荷花的清香从湖面带到了我们身边。看见了这么多挨挨挤挤的荷花,我不禁想起了南宋大诗人杨万里的那首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看完荷花,我们又坐了小船,这时候,远处升起了一层薄薄的雾。雷峰塔和高楼大厦在在雾中若隐若现,我们仿佛置身仙境一般。等我们上了岸再回头看,被薄雾笼罩的`西湖好像盖了一层面纱。
中午我们吃了杭州的名吃,“叫花鸡”和“西湖醋鱼”美味极了。
下午我们去看了断桥。断桥其实不是断了的桥,只不过看上去好像断了一样。断桥很长,在那里我还看见了赫赫有名的楼外楼,据说这里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断桥的两边是很多垂柳,她们婀娜多姿,好像在西湖边梳洗的姑娘。
我们一边骑车,一边看风景,当走到尽头的时候,我还在留恋西湖的美景,难怪古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啊,这就是大自然的神奇之处啊。
详细点评 :
· 优点 · 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文章按照游览的时间顺序,从初到西湖,到夜晚观景、环湖骑行、乘船游湖、品尝美食、游览断桥等,依次展开叙述,条理清晰,让读者能清晰地了解作者的游览过程和西湖的不同风貌。 · 引用诗句,增添文化底蕴:文中多次引用古语和诗句,如开篇引用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描写荷花时引用杨万里的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增强了文章的文化气息,使西湖的景色更具诗意和历史感。 · 多角度描写景物:对西湖景色的描写较为丰富,从白天到夜晚,从山色湖水到荷花、雷峰塔、断桥等具体景点,从视觉(如 “皎洁的月光照耀着波光粼粼的水面”“荷叶田田,含苞欲放”)、嗅觉(“把荷叶荷花的清香从湖面带到了我们身边”)等多个角度进行描绘,展现了西湖景色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 · 不足 · 语言表达较为平实:整体语言较为平淡,缺乏生动形象的修辞手法和细腻的描写。例如 “我们围着西湖散步,走到一个喝茶的地方,这里没有电灯,而是点了很多的蜡烛,烛光映衬着桌面上的茶,旁边一位歌手在轻轻的弹着吉他,低低地吟唱,烛光茶水歌声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表述过于直白,未能将这一场景的氛围感充分展现出来。 · 部分描写简略,不够深入:在介绍 “西湖十景” 时,只是简单罗列名称,没有对其进行具体描绘或展开传说故事;在描述 “叫花鸡” 和 “西湖醋鱼” 时,仅用 “美味极了” 一笔带过,未能让读者感受到美食的独特之处;对断桥和楼外楼的描写也较为简略,没有突出其特色和历史韵味 。 · 情感表达不够真挚:文章更多地是在叙述游览过程和介绍景点,对作者自身的情感体验和感受表达较少,难以让读者深刻体会到作者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整体情感不够饱满。 · 建议 · 优化语言表达:运用更多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增强语言的生动性。例如,将 “我们围着西湖散步,走到一个喝茶的地方……” 改写为 “我们沿着西湖悠然漫步,不知不觉间来到一处雅致的茶舍。这里没有刺眼的电灯,摇曳的烛光如点点繁星,温柔地洒在古朴的茶桌上。一旁的歌手轻拨吉他,低吟浅唱,那空灵的歌声与氤氲的茶香交织在一起,宛如一幅灵动的水墨画卷,令人沉醉其中” 。 · 丰富细节描写:对 “西湖十景” 可以选取其中一两个进行详细描写,融入传说故事,如 “苏堤春晓”,可以描述春天苏堤上桃红柳绿的美景,讲述苏轼疏浚西湖建造苏堤的故事;在描写美食时,可以从外观、口感等方面详细描述,如 “叫花鸡”,可以写 “金黄油亮的鸡皮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轻轻剥开包裹的泥土和荷叶,鲜嫩的鸡肉展露出来,咬上一口,肉质软烂,香味四溢,独特的荷叶清香与鸡肉的鲜美完美融合”;对断桥和楼外楼,可以增加历史背景和建筑特色的描写,让读者更深入了解景点 。 · 深化情感表达:在叙述过程中,适时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感受。比如在看到西湖美景时,可以写 “站在湖边,望着眼前这如诗如画的景色,我的心仿佛被一种温柔而又震撼的力量填满,这一刻,我真正理解了古人对西湖的赞美,也深深爱上了这片人间仙境”;在离开西湖时,可以表达不舍之情,如 “当我们的旅程接近尾声,我依依不舍地回望西湖,它的每一处风景都已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这份美好的回忆,将永远珍藏在我的心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