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长城非好汉,全家共赏雄关
来源:网络作者:格子
提要:
一家人相聚,共赴北京之约,开启一场意义非凡的长城之旅,见证历史的沧桑与壮美。作文正文:
今年的暑假,我们全家人一起来到我们祖国的首都——北京。
俗话说得好:“不到长城非好汉。”我们这次旅行的第一站就是八达岭长城。
在一路上想象着长城的雄伟壮丽,我兴奋极了,虽说我人在车上,可我的心早已飞到了长城。关于长城的故事,我听说了许多,也在课本上学了许多,可从没亲眼看见过,这次终于如愿以偿了。
不知过了多久,忽然一声喊叫才把我的心灵换回来:“看啊!长城。”我猛地一下从座位上跳起来,向窗外望去,果真是雄伟的长城,憧憬已久的长城!我突然感觉自己在燃烧,全身的血液都沸腾起来。
遥望远方,长城前不见头后不见尾,顺着山脊一直延伸到天边。长城两侧一片翠绿,显得庄重美丽。广场上的汽车向甲虫一样,聚集在一起,房屋、行人都小了许多。长城上,中外游客形成一股人流,不断掀起层层人狼,涌进远方……
长城显得那样沉静、那样庄严。他像一条蜿蜒的巨龙卧在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上。当时我的心情也受长城的.熏陶变得如此沉静。
我随着“人浪”登上长城。我的脚一部部落在那坚实的城转上,想着古代人民劳动的情景;我的手一次次触摸到那凹凸不平的条石,内心是如此的感谢,感谢那些古代劳动者的劳动;我的眼睛一次次看到那苍凉而稳重的灰色,我的心里不由自主的一次又一次感到震撼。那饱经风霜的条石、城砖,布满了或深或浅的痕迹,似乎再向人诉说着长城辉煌的历史,让我去深深的体会、细细的感受……
短暂而别有深意的的一天,就这样渡过。我心满意足,因为我领略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心血,我觉得今天是我竖起生后最丰富的一天。
详细点评 :
优点·
生动形象的描写 :在描写长城时,如 “长城前不见头后不见尾,顺着山脊一直延伸到天边”,通过夸张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长城的雄伟壮观和绵延不绝的气势,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长城之下,亲眼目睹其壮观景象。“长城两侧一片翠绿,显得庄重美丽” 则从色彩角度描绘了长城周边的自然风光,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使画面更加鲜活生动。
真挚情感的表达 :文中多次运用抒情的笔调来表达作者对长城的向往、赞美与敬仰之情,如 “关于长城的故事,我听说了许多,也在课本上学了许多,可从没亲眼看见过,这次终于如愿以偿了”“我突然感觉自我在燃烧,全身的血液都沸腾起来”,这些语句真实地传达出作者在即将见到长城时的激动心情,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情感波动,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细腻的内心感受 :在登长城的过程中,“我的脚一部部落在那坚实的城转上,想着古代人民劳动的情景;我的手一次次触摸到那凹凸不平的条石,内心是如此的感谢,感谢那些古代劳动者的劳动” 等句子,通过对脚踏城砖、手触条石等细节的描写,细腻地刻画了作者内心的感恩与震撼,将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敬意融入其中,使文章更具深度和内涵。
巧妙的修辞运用 :使用了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如 “长城显得那样沉静、那样庄严。他像一条蜿蜒的巨龙卧在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上”,将长城比作巨龙,形象地描绘出长城蜿蜒曲折、雄伟壮观的形态,赋予了长城以灵动的生命力,使其更加栩栩如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 不足·
个别用词不够精准 :如 “忽然一声喊叫才把我的心灵换回来” 中的 “换” 字用得不够准确,应改为 “唤”,因为 “唤” 更能体现出从沉思中被唤醒的意思,而 “换” 则显得突兀,与语境不符。
部分段落略显冗长 :文中有些段落对长城的描写较为细致,但过于冗长,导致节奏有些拖沓。例如 “长城上,中外游客形成一股人流,不断掀起层层人狼,涌进远方…… 长城显得那样沉静、那样庄严。他像一条蜿蜒的巨龙卧在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上。当时我的心情也受长城的熏陶变得如此沉静” 这一段,可以进行适当的精简和合并,突出重点,使文章更加紧凑流畅。
人称使用混乱 :在描述登长城的过程中,“我的脚一部部落在那坚实的城转上…… 我的眼睛一次次看到那苍凉而稳重的灰色,我的心里不由自主的一次又一次感到震撼” 这一段中,“我的手”“我的眼睛”“我的心里” 等表述较为重复,且人称视角转换不够自然,给人一种啰嗦的感觉,可适当调整行文,使表达更简洁连贯。
· 改进建议·
增强语言的准确性 :在写作过程中,应仔细斟酌用词,避免出现类似 “换” 与 “唤” 这样的用词错误,可以通过查阅字典、词典等方式,确保所用词汇准确地表达出想要传达的意思。
优化段落结构 :对文章的段落进行梳理,合理整合相关内容,删减冗余部分,突出重点描写,使文章的结构更加清晰、紧凑。例如,可以将对长城上游客的描写与长城的沉静庄严等特点进行有机融合,避免段落间的脱节和重复。
保持人称的一致性 :在叙述同一事件或场景时,尽量保持人称的一致,避免频繁变换视角而造成的混乱。在描述登长城的体验时,可以统一以第一人称 “我” 或者第三人称的视角来展开,让读者更易跟随作者的思路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