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中越边境德天瀑布,领略跨国奇景魅力

来源:网络作者:格子

提要:

把握一次到南方开会的契机,我和同伴一同前往中越边境,观赏神奇壮美的跨国德天瀑布,开启一场震撼心灵的自然之旅。

作文正文:

一次到南方开会的机会,我和同伴去观赏了位于中越边境的跨国“德天瀑布”。

远远望见美丽的青山在墨绿的树上面,道路左边是一条蜿蜒的河流,导游告诉我们,河那边就是我们的邻邦越南。越南,使我想起中越自卫还击战,如今,边境是如此平和,两国的国民甚至可以经商,互通一些商品。

人们不断地顺着河边小路前行,因为树木遮挡,还看不到瀑布的样子。又走了一阵,终于听见轰隆隆的水声,但还没有瀑布的影子,每个人都知道,瀑布就在前面一片浓密的树丛后面了。

游客们此刻都加快脚步,都想快一点看到瀑布。

瀑布终于在我的眼前出现了,远远的望去,瀑布分成两部分。靠近中国边境的部分很宽,而越南境内的瀑布只有中国这边的一半。

瀑布是从浓密的绿树中间流出来的,白色的瀑布就像绿色的舞台上一群舞女身穿的白色长裙,随着舞曲,摆动摇曳。也像墨绿的画板当中用毛笔画上一束束白色的笔墨。

走进瀑布的时候,我们兴奋极了,瀑布分三个阶次倾泻而下。瀑布下面,有一片水面,水边停着许多带蓬的竹筏。竹筏可以撑到瀑布的跟前,去接触瀑布,去体验惊险刺激。

从岸边坐上竹筏,刚开始,水面还平静;有越南的商贩划着竹筏过来,向中国游客出售他们的小商品。他们的竹筏是一对个子很小的青年男女,男人一声不响的把竹筏靠近我们,女人戴着斗笠,拿着各样的商品兜售,会说一些简单的中国话。

有的`游客买了他们的商品,但更多的人在拍照,留下美丽难忘的瞬间。

竹筏越来越靠近瀑布,轰隆隆的落水声巨大而狂放。竹筏不能再靠近了,但水雾不时从瀑布那扑来,扑在脸上,带着很调皮的凉意,凉丝丝的,很舒服。竹筏缓缓顺着瀑布转了一圈,水雾已经打湿了衣裤。但人们仍没感觉似的,沉浸在接触瀑布惊险刺激之中。

和瀑布这样亲密接触还是第一次。美妙的感觉总是那么容易消失,但留给人们的记忆是难忘的。

离开德天瀑布时,我是经常回头看看,就是想多看几眼,她的美丽和带给人们的惊险刺激叫人难以忘怀,而她热情奔放的性格,也是值得人们去学习的。

详细点评 :

优点

环境氛围烘托出色 :开头 “远远望见美丽的青山在墨绿的树上面,道路左边是一条蜿蜒的河流” 为后文瀑布的出场巧妙铺垫,营造出一种静谧又充满期待的氛围,让读者在进入瀑布描写前,先沉浸在中越边境独特的自然风貌之中。

行文富有层次感 :文章按照游览顺序逐步推进,“人们不断地顺着河边小路前行”“又走了一阵,终于听见轰隆隆的水声”“瀑布终于在我的眼前出现了”“走进瀑布的时候”“从岸边坐上竹筏”“离开德天瀑布时”,这样清晰的行踪线索使文章层次分明,读者能顺着作者笔触,一步步深入领略德天瀑布的魅力,行文逻辑紧密且自然流畅。

比喻新颖形象 :在描写瀑布时,“白色的瀑布就像绿色的舞台上一群舞女身穿的白色长裙,随着舞曲,摆动摇曳。也像墨绿的画板当中用毛笔画上一束束白色的笔墨”,这两个比喻独特新颖,将瀑布动态的美感与周边绿色环境巧妙融合,既赋予瀑布灵动的生命力,又突出其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画面感,让读者对瀑布的形态与气质有了生动且深刻的印象。

情感表达真挚细腻 :从初见瀑布的期待兴奋,“游客们此刻都加快脚步,都想快一点看到瀑布”,到靠近瀑布时的震撼惊叹,“瀑布分三个阶次倾泻而下”,再到离开时的不舍眷恋,“离开德天瀑布时,我是经常回头看看,就是想多看几眼”,情感贯穿全文,且表达自然真挚,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增强了文章的情感共鸣。

细节描写丰富生动 :对越南商贩划竹筏兜售商品的描写,“男人一声不响的把竹筏靠近我们,女人戴着斗笠,拿着各样的商品兜售,会说一些简单的中国话”,以及游客们在竹筏上或购物或拍照的场景,还有水雾扑面、打湿衣裤等细节,都细腻地勾勒出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与趣味的画面,使文章更具真实感与可读性,让读者如临其境。

不足

开头部分内容略显冗杂 :文章开头 “一次到南方开会的机会,我和同伴去观赏了位于中越边境的跨国‘德天瀑布’。远远望见美丽的青山在墨绿的树上面,道路左边是一条蜿蜒的河流,导游告诉我们,河那边就是我们的邻邦越南。越南,使我想起中越自卫还击战,如今,边境是如此平和,两国的国民甚至可以经商,互通一些商品” 这段中,关于 “中越自卫还击战” 的提及显得有些突兀且冗长,与后文重点写德天瀑布之美的主题联系不够紧密,可适当精简,把重点放在引出即将观赏德天瀑布这一核心内容上。

个别用词不够精准 :“瀑布是从浓密的绿树中间流出来的”,这里的 “流出来” 表述不够准确且缺乏美感,瀑布应是从高处倾泻而下,可改为 “瀑布是从浓密的绿树中间倾泻而出”,以更形象地展现瀑布的磅礴气势。

部分句子语意含混 :“越南,使我想起中越自卫还击战,如今,边境是如此平和,两国的国民甚至可以经商,互通一些商品” 这句语意不够连贯清晰,前后逻辑衔接稍显生硬,可稍作调整,使其表意更为通顺合理。

对瀑布声音的描写不够丰富 :文中仅用 “轰隆隆” 一词来形容瀑布的水声,略显单调,可增加一些其他形容词或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 “瀑布的轰鸣声如万马奔腾,震耳欲聋,又似激昂的鼓点,奏响大自然雄浑的乐章”,让瀑布声音的特点更加立体、生动,增强读者的听觉感受。

改进建议

精简开头内容 :在开头部分,聚焦于交代观赏德天瀑布的缘起以及中越边境的基本情况,删减与主题关联度不高的历史战争提及,使开篇简洁明了地引出主体内容,让读者能更快地进入文章核心。

锤炼用词准确性 :在描写瀑布及其相关景象时,仔细琢磨用词,挑选最能精准表达景物特征的词语,避免模糊、平淡的表述,提升文章语言的表现力。

优化句子逻辑 :对一些表意不够清晰的句子,按照逻辑顺序重新调整语句结构或增减适当连接词,使句意连贯顺畅,确保读者能够准确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意思。

丰富描写角度 :在对瀑布声音等细节进行描写时,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调动读者的多种感官,全方位展现瀑布的壮美与神奇,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与吸引力。

关联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