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山:范仲淹的精魂与自然之美
来源:网络作者:格子
提要:
这篇文章通过作者在天平山的游览经历,展现了范仲淹的精魂与自然之美的完美结合。从“先忧后乐”坊到忠烈庙,再到山顶的远眺,作者不仅描绘了天平山的自然美景,还深刻地感受到了范仲淹的精神内涵。文章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传达了作者对历史和自然的敬畏之情。作文正文:
不了解范仲淹,何以能感受到天平山的精魂?信步“先忧后乐”坊下,几笔苍劲有力的大字镌刻在了上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虽然不生活在北宋,但范仲淹刚正不阿的形象和他的灵魂仿佛就凝聚在这几个大字中。
不到忠烈庙,何以能说了解范仲淹?宋徽宗钦赐的“忠烈”便是对这位忧国忧民的臣子最高的褒奖。跨门而入,才子唐伯虎亲手栽下的.的罗汉松直插云霄,墙的高度早已无法遮挡其饱经风霜的枝干,反倒是这松树如一位修行的罗汉俯视着着这一方院廊,教化着奔走不止的游客,此处有高洁之士值得仰望。往里走,鱼池,三太师庙依次映入眼帘。
忠烈庙的尽头,就是天平山真正的入口,沿着整修一平的道路向上爬,坡度较大,不多时便只有参差不齐的台阶可走了。
我们不断地爬高,山下还是阳光灿烂,往远处的高山望去,却是云雾浓稠,爬着爬着就感觉山风渐凉。也许是我们性子急,越来越想马上到达山顶,步子随着急切的心情慢慢变快,背上、颊上也滚出了汗水。途中所见的每一块山石都姿态各异,几乎找不到两块完全一样的石头。刀劈斧凿的棱角早已在风霜雨雪的摩挲下日渐光滑,少了几分凌厉,但那倔强挺立的姿态却不断提醒着人们,“青山有幸埋忠骨”,长眠此地的有中华历史长河中正直不阿的脊梁。
经石屋登山顶远眺,大大小小的村庄星罗棋布,排列整齐有序,薄薄的云雾盖在村庄之上,使我感觉自己宛如仙人。
下山时卧龙石、仙人洞等大大小小的山石使我注目和赞叹,山路上参差不齐的树木的树叶仿佛能揉出浓汁,而范文正公的浩然之气更令我感佩于心。天平不平,目之所及,方寸之间,俯仰之下,皆有美点可赏。如有机会,我定当再访天平。
详细点评 :
(一)优点 内容丰富,层次分明 文化与自然的结合:文章开头通过“先忧后乐”坊引出范仲淹的精神,接着描述忠烈庙的历史文化背景,最后通过攀登天平山的过程,将自然美景与范仲淹的精神相结合,层次分明,内容丰富。 细节描写生动:作者对“先忧后乐”坊的大字、“忠烈”庙的罗汉松、山石的姿态等细节进行了生动的描写,如“几笔苍劲有力的大字镌刻在了上面”,“才子唐伯虎亲手栽下的罗汉松直插云霄”,这些细节描写不仅描绘了画面,还传达了作者的情感。 情感真挚:文章中多次表达了对范仲淹的敬仰和对自然的热爱,如“范仲淹刚正不阿的形象和他的灵魂仿佛就凝聚在这几个大字中”,“范文正公的浩然之气更令我感佩于心”,这些语句传达了作者对历史和自然的敬畏之情。 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 丰富的修辞手法:文章运用了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如“罗汉松直插云霄,墙的高度早已无法遮挡其饱经风霜的枝干,反倒是这松树如一位修行的罗汉俯视着这一方院廊”,“途中所见的每一块山石都姿态各异,几乎找不到两块完全一样的石头”,这些修辞手法使文章充满了诗意。 细腻的描写:文章中对自然景色的描写非常细腻,如“山下还是阳光灿烂,往远处的高山望去,却是云雾浓稠”,“薄薄的云雾盖在村庄之上,使我感觉自己宛如仙人”,这些描写不仅描绘了画面,还传达了作者的情感。 文化内涵丰富 历史与文化的结合:文章不仅描绘了自然美景,还深入探讨了范仲淹的精神内涵,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忠烈”庙的历史背景等,使文章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不足 部分语句表述不够准确 “才子唐伯虎亲手栽下的.的罗汉松直插云霄”,这里的“.”多余,应该改为“才子唐伯虎亲手栽下的罗汉松直插云霄”。 “反倒是这松树如一位修行的罗汉俯视着着这一方院廊”,这里的“着着”重复,应该改为“反倒是这松树如一位修行的罗汉俯视着这一方院廊”。 部分细节描写不够具体 对于山石的描写,虽然有“途中所见的每一块山石都姿态各异,几乎找不到两块完全一样的石头”,但可以进一步具体化。例如,可以描述一些具体的山石形状或特点,使读者对山石有更深入的了解。 逻辑衔接可以更紧密 从“忠烈庙的尽头,就是天平山真正的入口”到“沿着整修一平的道路向上爬”,中间的过渡不够自然。可以增加一些过渡语句,使文章的连贯性更强。 (三)建议 修改不准确的表述 将“才子唐伯虎亲手栽下的.的罗汉松直插云霄”改为“才子唐伯虎亲手栽下的罗汉松直插云霄”。 将“反倒是这松树如一位修行的罗汉俯视着着这一方院廊”改为“反倒是这松树如一位修行的罗汉俯视着这一方院廊”。 丰富细节描写 在描述山石时,可以增加一些具体细节。例如:“途中所见的每一块山石都姿态各异,几乎找不到两块完全一样的石头。有的山石像卧龙般蜿蜒曲折,有的像仙人般挺拔直立,还有的像卧虎般雄踞一方。刀劈斧凿的棱角早已在风霜雨雪的摩挲下日渐光滑,少了几分凌厉,但那倔强挺立的姿态却不断提醒着人们,‘青山有幸埋忠骨’,长眠此地的有中华历史长河中正直不阿的脊梁。” 加强段落之间的过渡 在“忠烈庙的尽头,就是天平山真正的入口”和“沿着整修一平的道路向上爬”之间增加过渡语句。例如:“忠烈庙的尽头,就是天平山真正的入口。我们跨过庙门,沿着整修一平的道路向上爬,坡度较大,不多时便只有参差不齐的台阶可走了。” 增加一些情感表达 在描述攀登过程时,可以增加一些情感表达。例如:“我们不断地爬高,山下还是阳光灿烂,往远处的高山望去,却是云雾浓稠。爬着爬着就感觉山风渐凉。也许是我们性子急,越来越想马上到达山顶,步子随着急切的心情慢慢变快,背上、颊上也滚出了汗水。途中所见的每一块山石都姿态各异,几乎找不到两块完全一样的石头。刀劈斧凿的棱角早已在风霜雨雪的摩挲下日渐光滑,少了几分凌厉,但那倔强挺立的姿态却不断提醒着人们,‘青山有幸埋忠骨’,长眠此地的有中华历史长河中正直不阿的脊梁。这种与自然和历史亲密接触的感觉让我更加坚定了攀登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