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景:云海松韵,心灵之旅
来源:网络作者:格子
提要:
黄山,以其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本文通过作者凌晨四点启程,乘坐云谷索道,欣赏黄山日出、云海和奇松的亲身经历,展现了黄山的美丽与神秘。文章不仅描绘了黄山的自然景观,还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松树以生命和情感,表达了作者对黄山的热爱与敬畏之情。作文正文:
俗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是一个美丽又富有神话色彩的地方。
凌晨四点,天还没亮我就被清脆的闹钟声吵醒了,我们一家人爬上了一辆公交车,公交车行驶在山路上,山路弯弯曲曲像条龙盘旋在黄山上。忽然,眼前宽阔起来,原来我们已经到了黄山的门户——云谷索道。我们坐在观光球里,一往下看就会感到恐怖,因为我们已经处于几百米的高度了,随着观光球的上升,我们的视野变得开阔了,我看到有些山一峰独秀,显得格外高雅;有些山,手牵手;还有几座山,看似一只要展翅的凤凰。日出之前,山谷之中就雾起云腾,时而像浩浩荡荡的军队;时而像温柔可爱的少女,给人留下莫名的吃惊与喜悦。
古人说“黄山之美始于松”,闻名天下的'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个个千姿百态,神韵飞扬,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孔雀松。孔雀松形似孔雀,有一根松枝单个伸出,可不知道为什么,被磨平了,更神奇的是,几年后,被磨平的地方居然直接长出了“翎毛”,真像孔雀的头;其它松枝上的松针细细长长,犹如开屏的孔雀向大家展示它的美丽。那“迎客松”伴随着游客游览完黄山;而“送客松”和“迎客松”刚好相反,而是送走依依不舍的游客……这么多的松树,它们把黄山装扮得妙不可言。
黄山,它奇,它美,它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详细点评 :
优点:
1.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 文章以时间顺序展开,从凌晨出发到乘坐索道,再到欣赏日出、云海和奇松,层次分明,逻辑清晰。
· 例如:“凌晨四点,天还没亮我就被清脆的闹钟声吵醒了” 明确点明时间,开启了整篇游记。
2.描写细腻,生动形象:
· 作者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黄山的自然景观描绘得栩栩如生。
· 例如:“山路弯弯曲曲像条龙盘旋在黄山上” 形象地描绘出山路的蜿蜒曲折。
· “有些山一峰独秀,显得格外高雅;有些山,手牵手;还有几座山,看似一只要展翅的凤凰” 通过对比和拟人手法,展现了黄山山峰的多样性和独特魅力。
3.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 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表达,将对黄山的热爱与敬畏之情传递给读者。
· 例如:“黄山,它奇,它美,它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结尾处点明主题,升华了文章的情感。
4.细节描写,突出重点:
· 作者对黄山的奇松进行了重点描写,尤其是对“孔雀松”的描写细致入微,突出了黄山的特色。
· 例如:“孔雀松形似孔雀,有一根松枝单个伸出,可不知道为什么,被磨平了,更神奇的是,几年后,被磨平的地方居然直接长出了“翎毛”,真像孔雀的头” 通过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孔雀松的奇特之处。
不足与建议:
1.缺乏对黄山其他景观的描写:
· 文章主要集中于对奇松和云海的描写,而对黄山的其他著名景观,如怪石、温泉等几乎没有提及。建议可以适当增加对其他景观的描写,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
· 例如,可以加入对黄山怪石的描写:“黄山怪石,星罗棋布,或如仙人指路,或如猴子观海,或如金鸡叫天都,各具形态,令人叹为观止。”
2.对云海和日出的描写可以更加具体:
· 虽然作者提到“山谷之中就雾起云腾,时而像浩浩荡荡的军队;时而像温柔可爱的少女”,但描写稍显抽象。建议可以加入更多具体的细节描写,例如云海的色彩、形态变化等。
· 例如:“日出之前,云海翻腾,色彩斑斓,时而如金波荡漾,时而如银浪翻滚,令人目不暇接。”
3.结尾可以更加精炼有力:
· 文章结尾“黄山,它奇,它美,它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虽然点明了主题,但稍显平淡。建议可以更加精炼有力,例如:“黄山,以其奇绝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
4.可以加入一些人文元素:
· 黄山不仅有壮丽的自然景观,还有丰富的人文历史,例如黄山的传说故事、历代文人墨客的题咏等。建议可以适当加入一些人文元素,使文章更加有深度和内涵。
· 例如,可以引用一些古人对黄山的赞美诗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开头已经引用了这句话,可以进一步展开。
具体建议:
增加对其他景观的描写:例如,在描写完奇松之后,可以加入对怪石的描写:“在欣赏完奇松之后,我们继续前行,一路上怪石嶙峋,有的像仙人,有的像动物,有的像各种器物,令人目不暇接。”
· 丰富云海和日出的描写:例如:“随着太阳的升起,云海逐渐被染成了金黄色,仿佛一幅巨大的画卷在眼前展开。日出的光芒穿透云层,洒在山间,给人一种神圣而庄严的感觉。”
· 引用人文元素:例如,在结尾处可以引用一些古人的诗句:“正如古人所言:‘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的美丽与神秘,永远留在了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