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甘肃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班级开展“茶韵浸润岁月,书香启迪人生”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茯茶是西北人日常饮用的茶叶。茯茶是发酵茶,制作工序复杂,经过鲜叶、杀青、初揉、渥堆、复揉、晾晒、gān zào等工序,才可销售。茯茶最初为散茶,随着销量的增加,为解决茶叶西去运输,茶商开始制作砖茶。大约在明洪武年间,历史上第一块砖型茯茶诞生,这就是泾阳茯砖茶。泾阳茯砖茶呈长方形,一块约5斤重。喝时掰下一小块熬制后饮用。熬茶的器具有陶制、铁制和铜制。甘肃人将熬制的茯茶称为罐罐茶。

明朝初期,私茶泛滥,政府税收受到影响。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为了整顿私茶,明朝中央在陕西的西宁、河州、洮州等地设茶马司,由川、陕军人一年运一百万斤至此收贮,谓之官茶。

清代前期,茯茶交易较为开放。______该商号运输规模庞大,传说最盛时,光单峰白骆驼就有500峰。

(1)根据拼音写汉字,为加点字注音。

gān zào______ 收贮______

(2)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入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各茶号再将砖茶批发给经营牲畜、皮毛的商人和屠户,由他们分销运往各地。

②清末甘肃民勤的“马合盛”商号,在泾阳设加工点,实行加工、运输、销售一条龙经营模式,通过骆驼运输。

③加工好的泾阳茯茶运到兰州茶司,由甘肃布政使司(藩台衙门)按规定分发给各茶号。

④茶马贸易官民皆可,但是私商经营必须得到官方许可,才可从事茶叶贩运,并受到庇护。

A. ④③①② B. ③①②④ C. ①③②④ D. ②①③④

(3)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2. 下面书法作品分别是唐朝怀素的《苦笋贴》、北宋苏轼的《啜茶帖》、明朝文徵明的《茶具十咏》(部分)、清朝汪士慎的《幼孚斋中试泾县茶》(部分)。都与茶有关,其中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图1   B图2

C图3   D图4

A. 图1《苦笋贴》是草书,作品上疏下紧,上轻下重,给人一气呵成之感。

B. 图2《啜茶帖》是行书,每字各具姿态,大小错落,整体布白自然雅致。

C. 图3《茶具十咏》是楷书,笔画规范,字形端正,蕴藉文人儒雅的气质,给人以狂放之感。

D. 图4《幼孚斋中试泾县茶》是隶书,笔画多蚕头燕尾,字形扁宽,方圆合度,结构严谨。

3. 下面是2022——2023年我国六大茶类产量图,请根据你的发现,写出两点结论。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艾媒数据中心)

4. 小文爸爸犯困的时候总是喝黑茶,想要保持清醒。根据下表的信息,小文将如何对爸爸说?

我国六大茶类简介

类别

茶性

口感

功效

绿茶

较寒凉

清香

较易兴奋神经

红茶

温和

花果香味,香气高扬持久,香醇无涩

兴奋神经效能较低

黑茶

温和

香气醇和,滋味醇厚回甘

顺肠胃,助消化,降三高

乌龙茶

温凉

兼具绿茶和红茶味道,从清新花香到熟果香都有

提神醒脑

白茶

清凉

清鲜爽口

退热降火

黄茶

温和

甘香醇爽,回甘生津

提神醒脑。消除疲劳,消食化滞

 

5. 又到“世界读书日”,班级开展读书活动。下面是小逸写的开场白,请你帮她完善。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在这(  )的美好时节,我们满怀热忱,迎来了备受瞩目的世界读书日。

书,宛如一座跨越时空的宏伟桥梁。它一端连着远古,一端通向未来。

书,更是一座蕴藏无尽宝藏的思想富矿。在那里,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思辨如熠熠生辉的金矿石,闪耀着(  )的光芒;泰戈尔的清新诗篇似温润的美玉,散发着人性的芬芳;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仿佛一座精美的艺术殿堂,处处蕴含着对社会人生的洞察与思考。

书,______。当生活的波涛、迷雾让我们的心灵之舟迷失方向时,书中那些充满智慧的文字,就像穿透阴霾的一束光,给予我们力量与勇气,指引我们穿越黑暗,驶向光明与希望的彼岸。

愿同学们在书的海洋里尽情遨游,(  )知识的养分,享受阅读带来的无尽乐趣。

(1)括号内应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惠风和畅   理想   索取 B. 惠风和畅   理性   汲取

C. 天高气爽   理想   汲取 D. 天高气爽   理性   索取

(2)给文中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句子。

(3)小文认为,小逸的开场白还需充实,请你帮她补充相应内容。

书,宛如一座跨越时空的宏伟桥梁。它一端连着远古,一端通向未来。从《诗经》“挑兮达兮,在城阙兮。①______,______”的深切思念,到《楚辞》“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探寻;从唐诗“②______,______”的豪迈壮志,到宋词“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③______”的乐观旷达;从元曲“兴,百姓苦;④______,______”的兴亡感叹,直至近现代文学对时代脉搏的精准把握与深刻剖析,它将人类文明的历史长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

6. 在诗文朗诵环节,小逸对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把握不准,请你帮她选择恰当的一项(  

A.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B. 为什么/我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C.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D.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二、阅读(60分)

(一)(17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十姐妹”出走

梁晓声

①且说那一天我在家对面的小树林散步,遇见了几个年轻人。其中一个拎着纸盒箱,箱四周扎了许多透气孔。见着我,拎纸盒箱的自言自语:“这么大一个北京,竟没识货的人!”仿佛自言自语,其实说给我听。那模样,那口吻,使我联想到受高衙内指使,诱林冲中计的那个卖刀人……

②我问:“什么?”

③他们中有人答:“鸟儿……”

④“什么鸟儿?”

⑤“十姐妹……”

⑥好悦心的鸟名——我不禁掀开纸箱盖儿一角往里瞅,但见十位“小姐”挤缩十处,十双黑晶晶的小眼睛瞪着我,胆怯而又乞怜。黄嘴边儿还没褪哪,羽毛还没长全哪,毛根间暴露着粉红的肉色,如同一群只扎肚兜儿的光身子小孩儿……

⑦并不雅的些个小东西!

⑧“卖?”“卖!”“多少钱?”“二十元!”“太小哇。”“这您就外行啦,养鸟儿都得从小养起。”“不好看呀,跟麻雀似的!”“毛长全就好看了,不好看能叫‘十姐妹’吗?”

⑨于是我一念顿生,成了“十姐妹”的“家长”。

⑩最初养在一个极小的笼子里,用两个瓶盖儿喂它们水和小米。后来要买回了一个漂亮的够大的笼子,于是它们“迁”入了新居,好比住在小破房里的普通百姓,一步登天搬进了花园洋房。那一天“她们”显得好高兴噢,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我们一家三口看着“她们”高兴,各自心里也高兴……

自从阳台上有了“十姐妹”,便热闹起来。“小姐”们一会儿“说”一会儿“唱”。“说”时其音细碎一片,吴侬软语似的,使我联想到一群上海姑娘聚在一起聊悄悄话儿。“唱”时反倒不那么动听了,类乎“喳”的一个单音,此长彼短,自我陶醉。没一个嗓子强点儿或可出息为歌唱家的。于“她们”正应了那句话——“说的比唱的好听。”

那时我正写作,便不免地会有些烦,常到阳台上去冲“她们”喝唬一句。喝唬一句大概能消停五分钟。于是最后只有关上几扇门,隔断“她们”的噪声,将自己关在最里边的小屋。

安定且无忧无虑的生活,使“她们”长大得明显,羽毛日渐丰满了,一个个都出落得非麻雀可比了。秀小的头,鱼形的身,颔下和喙根两侧,以及翅膀和尾翼之间,是洁白的绒羽和翅子。若补充些想象看“她们”,也还算漂亮。

有天我发现“她们”争争吵吵拥拥挤挤地围住饮水罐儿,衔了水梳理羽毛。我想——哦,“小姐”们是该洗次澡了。便将一个饼干盒盖注满清水,将笼底抽下,将笼子置于盒盖上,伫立一旁静观。“她们”不争不吵不拥不挤了,一只只侧着头,矜持地瞪我。我刚一转身离去,阳台上便溅水声大作。水珠竟透过纱门溅入室内。偷窥之,见“她们”洗得那个欢呢!而且相互梳洗……

于是便宠出了“她们”的娇惯毛病。每至中午,倘不为“她们”提供此项服务,阳台上一片抗议之声,不予理睬简直就不可能。

原先,鸟笼放在一把椅子上的。阳台下半部是砌严的,小时候它们则只能看到一片天空,倒也都甘于做井底之蛙。有一天“她们”就以“她们”的嗓音,提出了开阔视野高瞻远瞩的要求。于是中午洗过澡后,我将鸟笼挂在晾衣竿上。第一次透过阳台窗望到外面的广大世界,“她们”真是显得惊奇极了。“说”了一中午,“唱”了一中午。反反复复“唱”的,在我听来,仿佛始终是那么一句——“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我听不得“她们”向我传达的那份儿幽怨,干脆启开笼门,将“她们”放飞在阳台上。不消说,从此我更得勤于打扫阳台了……

我常想起买下“她们”时的情形。不知命运如何,“她们”的那份儿胆怯好可怜的。不愁冷暖不愁饥渴了,就产生了对“居住”条件的高要求。“居住”条件大大改善了,就渐渐滋长了“贵族”习惯,每天还得洗次澡。一旦“贵族”起来了,则又开始向往自由了。给予了“她们”一个阳台的自由范围,最初的喜悦和兴奋过后,又分明地向往起“外面的世界”来……有天“她们”一溜儿蹲栖在窗格上,静悄悄的,都很忧伤的样子,仿佛些个囚徒似的。我几经犹豫,开了一扇阳台窗。

轻风和爽气扑人,“她们”都扇动起翅膀来……我说:“小姐们,请吧,我还你们自由……”“她们”一只只从敞开的窗子跳进跃出着,不停地扇翅,一会儿倒头看我,一会儿仰望天空,似有依恋之意⋯⋯我又说:“想回来时就回来,这扇窗将随时为你们打开……”我也满怀着对“她们”的依恋,离开了阳台。半小时后,十只鸟儿剩下五只了。一小时后,阳台上一只鸟儿都不见了,颂时寂静得使人悒郁……有几只鸟儿飞回来过——吃点儿食,饮点儿水,洗次澡,又飞走……从此,我在早晚散步时,总能听到“她们”的声音,传出自小树林里。我的“丫头”们的声音,我是听得出来的……

有天夜里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老了的自己,被十个女儿围绕着,还有十个女婿侍守一旁,而且“十姐妹”也并非就全是“丫头”,但仍没妨碍我做了那么一个很幸福的梦……

(选自梁晓声《独自走过悲喜》,有删改)

7. 小文想把本文改编成一部动画短片,已经设计了两个场景,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再设计两个场景,并描述画面。

场景

画面描述

场景一:在纸箱里

十只黄嘴边儿还没褪、羽毛还没长全的小鸟挤缩一处,十双黑晶晶的小眼睛瞪着我,胆怯而又乞怜。

场景二:住进大鸟笼

羽毛日渐丰满的鸟儿们很高兴,叽叽喳喳,说说唱唱,陶醉不已。

场景三:①

场景四:③

 

8. 作者对“十姐妹”的感情越来越深,从称呼的变化就可看出。请简要分析。

9. 文中多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找出一处并品析其表达效果。

10. 作者在描写“十姐妹”时,巧妙地融入了自己的生活感悟。结合文中画线内容,说说作者借此传达的生活感悟。

(二)(15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睡觉时猛抖一下”是怎么回事

①我有次上课的时候,差点睡着了,然后就抖了一下,动静好大,周围的人都看着我,真的尴尬死了!我上网一查,发现不少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在夜晚快要入睡的时候,身体会猛地抖动一下,继而把自己吓醒……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有人说是因为在长个子,也有人称因为大脑在测试你是否还活着,更有人说这是猝死的信号。网友众说纷纭,事实究竟如何?

②有专家介绍,其实“睡觉时猛抖一下”的现象叫“临睡肌抽跃症”,也叫“入睡抽动”“睡眠惊跳”或“入睡前肌阵享”。大约有70%的人一生中至少会经历一次入睡抽动,其中10%的人每天都会经历一次。

③临睡肌抽跃症是一种无意识的肌肉颤搐,表现为刚入睡时身体猛然一抖,而且通常会伴随着一种跌落或踏空的感觉,或者类似触电一样的感受。这种偶尔的抖动,发生在睡眠周期中的快速眼动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做梦时间。

④有不少原因可能引起临睡肌抽跃症。比如白天过于兴奋或剧烈运动,摄入较多咖啡因或尼古丁等兴奋剂,尚未完全代谢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可能在睡眠时唤醒大脑,就可能出现睡眠抽动症状。一些人可能是由于过度焦虑或者疲惫,大脑缺乏休息,控制睡眠和觉醒的两套系统容易失衡,导致睡眠抽动症状。此外,钙是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最喜欢的物质,缺钙时,神经和肌肉也容易异常放电或抽搐。

⑤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入睡抽动发生频率太高,伴随头晕、头痛等症状,可能是大脑损伤造成的,此时需要及时就医。临睡肌抽跃症也需要与其他疾病相区分。例如癫痫,其不仅可以在入睡的时候发作,也可以在白天清醒状态时发生。除了肌肉抽搐,癫痫还会引起意识丧失等症状。如果夜晚入睡或老休息时双腿不安地抽动,有时还伴有疼痛、麻木感,难受得不知道把腿放在哪儿好,只有下床活动活动才能缓解,则需要警惕不宁腿综合征。

⑥睡着睡着突然“抽”一下,不舒服且有些吓人,那么临睡肌抽跃症有没有预防方法呢?首先规律的睡眠很有必要,每天保证6到10小时睡眠,睡前可以听一些舒缓的音乐。睡觉时选择正确的睡姿,避免趴着睡、蜷着睡或者压迫身体等不良的睡姿。睡前不要喝含兴奋神经物质的饮料,咖啡因会引起神经兴奋,影响睡眠质量。睡觉之前可以用湿热水泡脚,泡脚的时候,水最好浸泡到踝关节部位,持续15—20分钟,这样可以促进下肢的末梢神经血液循环,有利于缓解肌肉痉挛引起的睡眠抽动。睡前半小时还可进行适度的拉伸,使肌肉得到放松,也有利于降低睡眠抽动的发生几率。专家建议,因为缺钙导致的临睡肌抽跃症,可通过调整膳食结构缓解,多吃钙含量高的食物,如奶制品、大豆、坚果等。

⑦绝大多数的入睡抽动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就像打嗝、眼皮跳时出现的肌肉抽动一样。专家表示,这种抖动一般不会影响睡眠,相反可能让你的睡眠更深沉,和猝死更没关系。但如果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入睡抽动,需要及时去医院排查是否有潜在疾病。

(选自《扬子晚报》2024年11月6日,有删改)

11. 请根据②③段的内容,为“临睡肌抽跃症”下定义。

12. 可能引起临睡肌抽跃症的原因有哪些?

13. 根据文章,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临睡肌抽跃症”,据此判断,本文属于事理说明文。

B. 本文先摆现象,再分析原因,再讲如何预防,采用的是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

C. 文章第⑤段运用了作比较、举例子、引用等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理。

D. 画线句中的“一般”“可能”等词,表意不确定,不符合说明文语言严谨准确的要求。

14. 右图是学生会为住宿生做的小贴士。请你根据文章内容,补充空缺部分。

小贴士——预防临睡肌抽跃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整膳食结构,多吃奶制品、大豆、坚果

 

(三)(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贞观初,太宗谓萧瑀曰:“朕少好弓矢,自谓能尽其妙。近得良弓十数,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也。’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正,则脉理皆邪,弓虽刚劲而遣箭不直,非良弓也。’朕始悟焉。朕以弧矢定四方,用弓多矣,而犹不得其理。况朕有天下之日浅,得为理之意,固未及于弓,弓犹失之,而况于理乎?”自是诏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每召见,皆赐坐与语,询访外事,务知百姓利害、政教得失焉。

(节选自《贞观政要》卷一)

【注释】①萧瑀:唐初大臣。②得为理之意:理解(掌握)治理国家的根本道理。

15.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孰视之______   (2)臣诚知不如徐公美______

(3)朕始悟焉______   (4)固未及于弓______

16.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暮寝而思之    况朕有天下之日浅

B. 皆以美于徐公  以示弓工

C. 窥镜而自视   而犹不得其理

D. 与坐谈       皆赐坐与语

1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朕少好弓矢,自谓能尽其妙。

18. 邹忌和太宗都善于从小事中获得大智慧,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四)(5分)

阅读下面诗词,完成题目。

【甲】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刘长卿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乙】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注释】①李中丞:名字不详。中丞是唐代官职,为御史台长官之一。②三边:在古代泛指边疆地区。③一剑知:指自己舍生忘死、奋勇杀敌的精神只有随身的宝剑知晓。

19.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诗“曾驱十万师”“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是对李中丞过去征战经历的回忆,展现其昔日的辉煌与英勇。

B. 【甲】诗“流落征南将”“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是对李中丞罢官后生活的想象,有讽刺之意。

C. 【乙】词中“灯”“剑”“连营”“战马”“弓”等物都是词人当年从军时的常见之物,词人用它们描绘了军营生活及战斗场面,属于实写。

D. 【乙】词中“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运用对偶和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战斗的激烈和顺利。

20. 这两首诗词表达的情感有什么相同之处?

(五)名著阅读(8分)

21. 诗人流沙河在《理想》这首诗里说:“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有理想者就是一个‘大写的人’。”请你从《红星照耀中国》中选择一个人物,写出他的理想以及人物为此做出的努力。

22. 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结合主人公保尔的具体经历,谈谈你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三、作文(60分)

23. 《“十姐妹”出走》一文的结尾,十只鸟儿都离开了“我”家。请以其中一只鸟的视角,发挥想象,续写之后的故事。(120字左右)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完成一篇作文。(50分)

24. 请以“我心里的那朵花”为题目,完成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不得抄袭、套作;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④不得泄露个人相关信息,如需出现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

25. 下面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爱是理解的别名。——泰戈尔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不得抄袭、套作;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④不得泄露个人相关信息,如需出现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


 


参考答案

考生注意: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所有试题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班级开展“茶韵浸润岁月,书香启迪人生”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题答案】

【答案】(1)   ①. 干燥   ②. zhù   (2)A   

(3)在“运输”后添加“(的)问题”。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2023年我国六大茶类的产量均高于2022年;其中,绿茶的产量最高,黄茶的产量最低;在六大茶类中,绿茶增量最大,白茶增量最小。(答出任意2点即可)

【4题答案】

【答案】示例:爸爸,黑茶主要功效是顺肠胃,助消化,降三高,不符合您保持清醒的需求,我建议您喝绿茶、乌龙茶或黄茶,它们有兴奋神经的功效,能提神醒脑。

【5题答案】

【答案】(1)B   (2)示例:还是我们心灵航程中的不灭灯塔   

(3)   一日不见   ②. 如三月兮   ③. 示例1:会当凌绝顶   ④. 一览众山小//示例2: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⑤. 一蓑烟雨任平生   ⑥. 亡   ⑦. 百姓苦

【6题答案】

【答案】D

二、阅读(60分)

(一)(17分)

【7~10题答案】

【答案】7. 示例1:在饼干盒盖上   鸟儿们一只只侧着头,矜持地瞪“我”。(或:鸟儿们衔了水梳理羽毛,水花四溅。)

示例2:鸟笼挂在晾衣竿上   鸟儿们惊奇极了,透过阳台张望外面的世界,不停地叫着,好像在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示例3:鸟笼打开   小鸟们在阳台上飞着,叫着。(或:鸟儿们一溜儿蹲栖在窗格上,静悄悄的,都很忧伤的样子。)(答案不唯一)   

8. 示例:刚买下时,称为“小东西”;养在家里时,称为“她们”“‘小姐’们”;放飞以后再次遇见,称为“我的‘丫头’们”。这些称呼表达了作者对“十姐妹”的怜惜、喜爱、依恋与不舍,感情越来越深。   

9. 示例:“小姐”们一会儿“说”一会儿“唱”。“说”时其音细碎一片,吴侬软语似的,使我联想到一群上海姑娘聚在一起聊悄悄话儿。

表达效果:用“说”“唱”“吴侬软语”“聊悄悄话”,赋予鸟儿们人的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鸟儿鸣叫时可爱的样子,富有情趣,表达了作者对鸟儿的喜爱之情。(答案不唯一,句子选择正确,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10. 示例:这里写鸟儿最初胆怯与可怜,得到温饱后,对居住条件产生高要求,居住条件改善了,又养成“贵族”习惯,接着又向往自由。作者借此传达出生活中人们的追求是不断变化和升级的,当一种需求满足后,又会有更高层次的追求。(意近即可)

(二)(15分)

【11~14题答案】

【答案】11. 临睡肌抽跃症,是一种发生在睡眠周期中的快速眼动期,表现为刚入睡时伴随着跌落或踏空感觉的身体猛然一抖,或者类似触电感受的无意识的肌肉颤搐的现象(症状)。   

12. 白天过于兴奋或剧烈运动,摄入较多咖啡因或尼古丁等兴奋剂,过度焦虑或者疲惫,缺钙。   13. A   

14. ①规律睡眠,保证充足睡眠时间(听一些舒缓的音乐)②选择正确睡姿③不喝含兴奋物质的饮料④温水泡脚⑤睡前半小时适度拉伸(答出其中4点即可)

(三)(15分)

【15~18题答案】

【答案】15.    ①. 同“熟”,仔细。   ②. 的确,确实。   ③. 理解,明白。   ④. 本来。   16. D   

17. (1)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

(2)我年少时就喜爱弓箭,自认为能够完全知晓它的精妙之处。   

18. 邹忌面对家人的赞美和客人的奉承,没有沾沾自喜,而是做了理性的思考,从“治家”中悟出“治国”的道理。太宗从工匠对良弓的解释中认识到自己对良弓认识的不足,并由此推想到对国家事务认识的不足。他们都是从小事中获得大智慧。

(四)(5分)

【19~20题答案】

【答案】19. A   20. 都表达了昔日的壮志豪情,而今的悲慨(落寞)与无奈。

(五)名著阅读(8分)

【21题答案】

【答案】示例1:毛泽东怀抱改造中国理想,于秋收起义擎起星火,在井冈山建立工农武装,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长征路上,他以智慧带领红军突破重围,在陕北建立新的革命中心,将理想一步步变为现实。

示例2:徐海东立志推翻剥削压迫,建立工农当家做主的红色政权。他组建农民自卫军,率部转战鄂豫皖,建立根据地。他坚守革命信念,以顽强斗志坚持武装斗争,为革命理想不懈奋斗。

【22题答案】

【答案】示例:保尔的一生践行了这段话。他早年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多次受伤;在修筑铁路时,克服了环境恶劣和物资匮乏等困难,坚持工作。即使后来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他仍不放弃为革命事业做贡献,转而投身文学创作。他把自己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为人类解放而斗争的伟大事业中,没有虚度年华,也没有碌碌无为。他的经历告诉我们,生命的价值在于为了伟大的理想和目标不懈奋斗,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三、作文(60分)

【23题答案】

【参考范文】略

【24题答案】

【参考范文】略

【25题答案】

【参考范文】略

更多初中语文试卷

关联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