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北张家口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1~2题14分)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班级开展了“走进博物馆”研究性学习活动。
1. 阅读下面的资料,完成后面的任务。
资料夹 | 资料一: 走进河北博物院,可以知晓“东方人类的故乡”,感受岁月的 甲 (络绎不绝/沧海桑田);可以 乙 (品味/品位)非遗中蕴含的文化,(huàn xǐng)其中凝聚的历史记忆;还可以回顾燕赵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捍卫家园的红色历史,致敬伟大的抗战精神。 |
资料二: 河北博物院藏品丰富。展出的文物中有13件国宝级文物,它们诉说着历史的变迁,见证了河北大地的璀璨文明。古老的文物生动地阐释着河北的地域气质与中国精神□战国铜山字形器,以刚劲挺拔的造型,昭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元青花釉里红开光贴花盖罐,融合多重文化元素,彰显“美美与共”的博大(xiōng jīn)…… |
(1)根据“资料夹”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huàn xǐng)________ ②(xiōng jīn)________
(2)“资料二”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阐释(shàn) 昭示(zhāo) B. 阐释(chǎn) 昭示(zhāo)
C阐释(shàn) 昭示(zhào) D. 阐释(chǎn) 昭示(zhào)
(3)从“资料一”中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
甲________ 乙________
(4)“资料二”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
A. 反复 B. 排比 C. 拟人 D. 对偶
(5)在“资料二”中□内填入正确的标点符号。
(6)“资料二”中“璀”和“璨”都是形声字,形旁都是“王”。“璀璨”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解释为:“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由此推测这两个字的形旁“王”应该是汉字________的变体。
2. 下面是小冀同学为介绍国宝级文物“十五连盏铜灯”写的文段。文段中句子间的顺序不合理,请你写出调整建议。
①十五连盏铜灯造型如茂盛的大树,枝头的十五只灯盘错落有致,枝干上的动物形象栩栩如生。②这件器物工艺精湛,是泥范铸造,经铸接、榫卯接和焊接成形。③灯体结构科学,有利于保持灯的平衡与稳定。④总之,这件艺术瑰宝造型生动,结构科学,工艺精湛,闪烁着中华民族的创造之光。
第二部分(3~20题 56分)
一、古诗文阅读
(一)默写(共6分)
3. 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文明国度,礼仪之邦。孔子说:“_____,不亦君子乎?”修身以礼,锤炼君子品格;木兰替父从军,荣归故里,“爷娘闻女来,_____”,爱亲以礼,充满家庭温暖;宋濂跋涉百里,向先达请教、“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_____”,求学以礼,传扬尊师风尚;送武判官归京,“______,胡琴琵琶与羌笛”,饯别以礼,饱含深情厚谊;“余人各复延至其家,_______”,待客以礼,彰显古道热肠;“______,咨臣以当世之事”,求贤以礼,成就蜀汉大业。让我们从古诗文中汲取营养,做一个文明有礼中国人。
(二)阅读(共18分)
班级开展“走进传统节日探寻文化根脉”专题学习活动,小冀同学辑录了有关重阳节的古诗文。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活动一:赏重阳诗篇
[甲]
九日①
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乙]
九日卫使君②筵上作
武瓘
佳晨登赏喜还乡,谢宇③开筵晚兴长。
满眼黄花初泛酒,隔烟红树欲迎霜。
千家门户笙歌发,十里江山白鸟翔。
共贺安人丰乐岁,幸陪珠履④侍银章⑤。
①(九日)农历九月初九,即重阳节。②(卫使君)池州刺史。③(谢宇)这里指刺史的宅字。④(珠履)以珠为饰的鞋,这里指幕僚。⑤(银章)银质的印章,这里指刺史。
4. 根据相关诗句,推断甲诗中“故园花”指什么花。
5. 乙诗的颈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6. 同为重阳诗作,两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活动二:品重阳章句
[甲]
九月初九日谓之重阳节,居民皆登高远眺,各家食糕饼,取高升之意。
(选自《张北县志》)
[乙]
日月梭飞,转盼重九。盖九为阳数①,其日与月并应,故号曰“重阳”。是日孟嘉②登龙山落帽,渊明向东篱赏菊,正是故事。今世人以菊花、茱萸浮于酒,饮之。
(选自《梦粱录》)
[丙]
孟嘉为桓温③参军,重九日宴姑孰④龙山,风吹落帽。温敕⑤左右勿言,良久取之还,令孙盛⑥作文嘲之。
(选自《夜航船》)
[丁]
九月九日,温燕⑦龙山,僚佐毕集。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至吹嘉帽堕落嘉不之觉。温使左右勿言,欲观其举止。嘉良久如⑧厕,温令取还之,命孙盛作文嘲嘉,著⑨嘉坐处。嘉还见,即答之,其文甚美,四坐嗟叹。
(选自《晋书》)
①(阳数)古人以单数为阳,双数为阴。②(孟嘉)东晋人。③(桓温)东晋人。④(姑孰)古城名,故址在今安徽当涂。⑤(敕)告诫,吩咐。⑥(孙盛)东晋人。⑦(燕)同“宴”。⑧(如)往,到……去。⑨(著)放置。
7.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居民皆登高远眺 (《张北县志》)
(2)是日孟嘉登龙山落帽 (《梦粱录》)
(3)重九日宴姑孰龙山 (《夜航船》)
8. 下列对丁文中画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至/吹嘉帽堕落/嘉不之觉
B. 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至吹/嘉帽堕落/嘉不之觉
C. 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至吹/嘉帽堕落/嘉不之觉
D. 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至/吹嘉帽堕落/嘉不之觉
9.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日月梭飞,转盼重九。 (《梦粱录》)
(2)温使左右勿言,欲观其举止。 (《晋书》)
活动三:传重阳文化
10. 本次专题学习活动进入分享交流环节,请你参加。
(1)小冀同学发现所辑录的多则古文都有孟嘉落帽的记载,他很好奇,查阅了资料,准备分享。请你帮他完善下面的发言内容。
在公众场合帽子脱落,对中国古人来说是有失体面的。孟嘉遇到这种情况,却巧妙地化解了尴尬,孟嘉的应对表现了他________的特点。“孟嘉落帽”被传为美谈,成为典故。
(2)小冀同学所辑录的古诗文提及重阳节的多个风俗,请写出两个。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
(一)(共8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班级举行“科学健身全面发展”主题班会,小冀同学搜集了一组材料。
材料一:
身体活动,对我们的思维有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比如,当身体在散步的自然摆动中找到节奏时,我们的思考过程也似乎获得了一种流动性,使得原本模糊不清的问题变得明晰起来,解决方案在不经意间浮现脑海。研究表明,身体活动与思维清晰度之间的联系是有科学依据的,动起来不仅对身体健康有益,还能显著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效率。
(摘编自《身体与思维的亲密对话》)
材料二:
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可以从人的生物性和社会性两个角度分析。
人体中存在一些对情绪起到积极作用的神经递质。它们会在体内发生“快乐化学反应”、能增强人的愉悦感,改善心理状态。运动能够促进这些神经递质的释放,因此、进行适当而有规律的运动有助于改善精神状态。建议青少年每周锻炼3-5次、每次45分钟左右。
生物性角度的研究,让我们认识了运动调节个体情绪的机制。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分析运动的社会性。团队运动能够为个体提供额外的情感支持和归属感、参加足球、篮球、排球和拔河等团队项目时,大家齐心协力,在运动过程中社交壁垒被逐渐打破。调查表明,每周参加1-3次团队运动,参与个体在合作能力和社交技能方面表现出更强的适应力。
(摘编自《运动滋养心理能量》)
材料三:
运动前热身 | 能充分动员机体,有效预防运动损伤 | 每次5-10分钟 | 以体育游戏和动态拉伸为主 |
耐力练习 | 增强儿童青少年心肺功能,强化肌肉耐力,提升专注度,缓解压力等 | 30-50分钟/次 |
|
运动后放松能 | 加快身体疲劳的消除 | 每次10-15分钟 | 以静态拉伸为主,可辅以按摩 |
(根据《儿童青少年科学健身二十条》整理)
11. 某同学自从参加了学校排球队,每周坚持锻炼,变得更精神了,还结识了新朋友。请依据材料二,对该同学的变化进行解释。
12. 慢跑属于耐力性锻炼,下面是为爱好此项运动的同学提供的健身小贴士。请依据材料三,再补充两点提示。
健身小贴士 提示一:运动前要有5-10分钟的热身。 提示二: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三:___________________ |
13.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中加点的词语“似乎”和“逐渐”都体现了语言的严谨性。
B. 动起来有益于身体健康,还能促进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C. 材料二和材料三都使用了数字,具体明确,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D. 青少年要积极参加运动,每周进行体育锻炼的次数越多越好。
(二)(共17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少年仰起他的脸
①这是新的春天。早晨还有些清冷,但所有的草木正在萌发,生长,不可阻挡。
②海川起床时,父母已经上班去了。海川早早地出了门,上了公交车。车窗外,长满嫩绿叶子的梧桐树,在他眼前快速闪过。海川感觉自己的心仿佛被这满眼的新绿洗过一样。
③离毕业只有两三个月了,海川渴望早点儿到学校去,想早点儿见到那些熟悉的脸庞。之前海川常常偷偷照镜子,他总觉得自己比不上别人。后来和呼延老师长谈,在研学活动中和子彦、颜琴畅谈了人生,海川那有着缕缕怅惘的内心,如春天的天空渐渐明亮起来。
④海川想早点儿到学校还有一个原因,他想早点儿看到同学们的留言。临近毕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打算,不管做什么样的打算,有件事却是大家共同在做的———互赠留言。留言本是精心挑选的,皮革面、锦缎面或者塑料面的本子,逐个在班级里传递,被递到的同学都会为接受赠言的那位同学写上一段。海川也给自己准备了一个本子,咖啡色云锦缎面的。他的本子和别人的一起,在班级里传递,这一两天就要交还回来。
⑤果然,刚到教室,颜琴就举着留言本向他走来。
⑥打开本子的那一刻,海川几乎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又紧张又企盼,仿佛他打开的不是一个本子,而是一个魔盒,不知道会遭遇什么样的新奇和意外。
⑦第一条是呼延老师的:“你写得一手好字,字如其人,你的字刚劲有力,就像你的人一样坚强,有韧劲。希望这种精神能一直支撑你,走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⑧还有子彦的:“如果说,将来班上有人真正称得上‘文人墨客’,那就只有你了!”
⑨“如果在古代,我想你会是一个行侠仗义的英雄好汉;即便是现在,你也是我心目中的英雄。”写这段话的是雯雯。有一回,雯雯和海川同乘一辆公交车,海川见有人紧贴着一个老奶奶准备行窃,急中生智大喊一声:“谁看见我的伞了!”那小偷立刻触电似的弹开,趁到站时赶紧下车逃走了。
⑩“我遇到了一群不赖的家伙,他们陪我度过了最有意思的三年。在他们中,你是最特别的一个!”不得不说,这种口吻真是合海川的脾性,
⑪“有些人会一直刻在记忆里的,即使忘记了他的声音,忘记了他的笑容,忘记了他的脸,但是每当想起他时的那种感受,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你是最棒的,海川!”写下这一段的,竟是平日里最不善言辞的小军。
……
⑫最后一页的赠言,笔迹娟秀,是颜琴写的:“河流在高山峡谷奔腾,是为了拥抱蔚蓝的大海。”句子虽短,却令海川激动。
⑬人真的很有意思,往往从别人的评价中看清自己,并对事物产生新的理解;而在镜子里看自己,反而是模糊的。
⑭晚上回到家,海川坐在台灯下,再次翻开留言本,一页一页慢慢地看。然后,他翻到本子最后的空白页,写下了两段话,这是他给自己的赠言。
⑮“即使这个世界充满挑战,也依然怀着好奇心去爱这个世界。”
⑯“宇宙如此辽远,人类拥有的力量实在是微不足道。它让你最骄傲的野心灰飞烟灭,剩下一颗小小的心在身体里跳动,你需要去做的是做好自己,拥抱属于自己的未来。”
⑰他不记得这两段话是从哪里看来的,抑或是经由自己的思考迸发的火花。不过,无论它们来自哪里,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此时此刻、这是他真实的有感而发。
⑱海川多么想和爸爸妈妈面对面坐着、和他们分享此刻的感受。“可是妈妈总是忙学校的工作,早出晚归的,连和我谈心都没有时间。爸爸呢?”想到爸爸、海川就会想起自己做错事情时爸爸严厉的眼神。海川一度觉得心里很委屈。
⑲而今天,海川手指轻轻抚摩着留言本,心里明晃晃的。眼前一会儿闪现出妈妈夜晚从学校回来时憔悴的脸色、一会儿闪现出爸爸从乡下行医回来时疲惫的身影。这一暮暮,触动了海川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也许他们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向我表达爱……”海川接着想下去,“人不能贪恋父母翅膀的荫庇……”海川的心里蹿起一簇一簇的火苗,内心的灼热,慢慢向全身扩散。
⑳他想着,合上了留言本,从桌前站起来、走到窗前。一股清凉的空气带着早春夜晚特有的气味扑面而来。
㉑今晚,得睡个好觉,他告诉自己,只有这样、才能迎来一个全新的明天。
(根据殷健灵的小说改编)
14. 以留言本为线索,梳理海川的心理变化、完成下面的图表。
15. 小说第一段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16. 联系上下文,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晚上回到家,海川坐在台灯下,再次翻开留言本,一页一页慢慢地看。
17. 小说通过老师和同学的赠言塑造海川的形象,请根据这些赠言概括海川是一个什么样的少年。
18. 海川读完留言本,思想发生了变化。请你根据小说内容展开合理想象,以海川的身份给他的父母写几句话。
19. 有人为小说设计了新的结尾:海川仰起他的脸,注视着窗外无边的星空,眼睛闪闪发亮。
与原结尾比较,你更喜欢哪一个?请说明理由。
三、整本书阅读
20. 班级围绕整本书阅读开展专题探究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任务。
(1)纪实作品在客观的叙述中隐含着作者的情感和倾向。围绕“纪实作品的阅读”这一探究专题,小组同学为《红星照耀中国》制作了读书卡片。请以下面已完成的读书卡片为例,完善读书卡片三。
读书卡片一 | 摘录: 事实是,在世界各国中,恐怕没有比红色中国的情况是更大的谜……还没有一个人自告奋勇,穿过那道长城,再回来报道他的经历。 |
| 读书卡片二 | 摘录: 我最后一次走到保安的大街,越走近城门,我越一步懒一步地拖着。人们都从各办公所探出头来,大声地向我致意道别。 |
分析:出发前的叙述,表明斯诺是带着疑惑去红色中国采访的。 |
| 分析:从斯诺的叙述中,我读出他离开保安时的恋恋不舍。 | ||
|
|
|
|
|
读书卡片三 | 摘录: 这个大学大约就是世界上唯一的“高等学府”,用石头、砖头当作桌椅,石灰墙和泥墙当作黑板……学生们有的在两个具有设备的场子打篮球,有的在黄河支,流旁边由泥土填平的场子上打网球。还有好些学生在打乒乓球、写字、阅读新书和杂志,或者在他们简陋的俱乐部里读书。 | |||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阅读文学作品,我们会因英雄为伟大事业奋斗而热泪盈眶,也会为人物与命运不屈地搏斗而心潮澎湃……这表明我们领略到了文学作品的崇高美。
围绕“文学作品的崇高美”这一探究专题,请从《红岩》《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任选一个或一组人物,写出你领略到的崇高美。
第三部分(21题 50分)
21.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滴答,滴答,下小雨啦!
小草说:下吧,下吧,我要发芽。
梨树说:下吧,下吧,我要开花。
麦苗说:下吧,下吧,我要长大。
……
上面的歌谣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感悟?请联系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健康积极;②表达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要套写、抄袭;⑤不少于600字;⑥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2025年河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所有答案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无效。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4.答题时,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答题。
5.考试结束时,请将答题卡、试卷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1~2题 14分)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班级开展了“走进博物馆”研究性学习活动。
【1题答案】
【答案】(1) ①. 唤醒 ②. 胸襟 (2)B
(3) ①. 沧海桑田 ②. 品味 (4)C
(5):(填入破折号、句号、感叹号均正确)
(6)玉
【2题答案】
【答案】示例:将②句和③句调换位置。
第二部分(3~20题 56分)
一、古诗文阅读
(一)默写(共6分)
【3题答案】
【答案】 ①. 人不知而不愠 ②. 出郭相扶将 ③. 俯身倾耳以请 ④. 中军置酒饮归客 ⑤. 皆出酒食 ⑥.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二)阅读(共18分)
【4~10题答案】
【答案】4. 菊花(菊)
5. 示例:描绘了一幅乐声歌声从千家万户中传出,鸟儿在山水间自由飞翔的祥和、美好的画面。
6. 甲诗表达了诗人重阳节身处异乡而产生的思乡之情。乙诗表达了诗人重阳节还乡赴宴的喜悦。(意思对即可)
7. (1)都 (2)这,这个 (3)设宴,以酒食待客 8. A
9. (1)时间像梭子飞过,转眼就重阳节了。(日月如梭,很快就到了重阳节。)(2)桓温让身边的侍从不要说话,想要观察孟嘉的举止。
10. ①. 示例一:才思敏捷;示例二:儒雅有风度 ②. 登高 食糕饼 喝菊花(茱萸)酒 赏菊(写出任意两个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
(一)(共8分)
【11~13题答案】
【答案】11. 适当而有规律的运动有助于改善精神状态;团队运动能够为个体提供额外的情感支持和归属感。
12. ①. 示例:运动后要用10-15分钟的时间放松,以静态拉伸为主。 ②. 示例:建议每次慢跑的时间为30-50分钟。(两则示例可调换顺序) 13. D
(二)(共17分)
【14~19题答案】
【答案】14. (1)又紧张又企盼(只答出“紧张”或“企盼”也可)(2)心里明晃晃的
15.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渲染了清冷却蓬勃向上的气氛,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预示着海川的心理将发生变化。
16. 示例一:慢慢,细致地写出了海川再次看赠言时的情态,表现他对赠言的珍视。
示例二:慢慢,细致地写出了海川再次看赠言时沉浸其中的情态。
17. 海川是一个坚强(有韧劲)、有文采、勇敢机智、人缘儿好的少年。
18. 示例:爸爸妈妈,今天我终于明白了,你们是在用自己的方式爱我。我理解你们对工作的辛勤付出,会以你们为榜样的。
19. 示例一:我更喜欢新的结尾。通过动作、神态等描写表现了海川内心的变化;“仰起他的脸”一语双关,含蓄地表现主旨,耐人寻味;结尾照应题目,结构严谨。
示例二:我更喜欢原结尾。通过心理描写,表现人物内心的变化;“全新的明天”一语双关,表现海川希望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富有余味。
三、整本书阅读
【20题答案】
【答案】(1)示例:这段话叙述了红军大学学生生活状况,隐含着斯诺对学生们在艰苦条件下表现出的积极向上精神面貌的肯定。
(2)示例一:《红岩》中英勇的共产党人面对刑讯威逼宁死不屈,面对金钱利诱毫不动心。他们的坚毅与自信、勇敢与冷静让我心生敬仰。
示例二:《西游记》中孙悟空为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出生入死,斩妖除魔。每每读到这些,我总是心潮澎湃。
示例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虽然瘫痪、失明,不能投身于社会建设,但他用笔作为新的武器继续战斗。他顽强的意志让我感受到一种崇高美。
第三部分(21题 50分)
【21题答案】
【答案】例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