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缅怀先人的深情祭奠
来源:网络作者:格子
提要:
文章开头引用杜牧的诗句点出清明节,接着介绍清明节作为传统节日的时间和流传广泛的扫墓祭祖习俗,然后详细描述了自己和家人在清明节进行祭祖活动的过程,最后强调清明节最重要的是对先人的缅怀与思念之情。作文正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脍炙人口的名诗,说的正是“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古代传统节日,于每年冬至后的一百零八天。在公历四月五日前后。而其中“扫墓祭祖”的习俗,流传甚广。
清明节这天,我们来到村后的小丘陵上,进行祭祖活动。一到墓地前,刹那间,我就感到心里沉重起来。爷爷带着我们来到老太爷的'墓碑前,开始祭祖。
我望着高高垒起的土堆,顿时觉得倍感亲切。我虽然没见过这位先人,却仍然感觉我们的心连在一起,有一种密不可分的感觉。
墓前的杂草和我齐腰高,一看就有一段时间没人清理了。我们拿来铲子,一边清除杂草,一边培上新土。一切大告成功后,我从旁边柳树上折下一条嫩柳,插上去,希望它能勃勃生长。
爷爷说:“别让老太也饿着了,放点贡品过去吧。”说着,从包里拿出贡品:苹果,酥饼,小蛋糕……全是老太爷爱吃的。我接了过来,双手奉上,以表示尊敬。“老太爷呀,平时喜欢喝酒。他现在走了,也要给他送点吧。”奶奶说,然后拿出一瓶新开的白酒,倒入墓前的碗里,全部洒在墓前的土地上。
这时,妈妈从车里拿出一捆香,亲切地说:“该上香了。”她分给我们每人两根香,上坟前烧香祷祝。接着我们拿了一包纸钱,焚烧在墓前。听爸爸说,这是怕老太爷在天堂钱不够用,特地送给他们的,让他富裕点。
最后,我们每人拿了一束菊花,捧在手上,然后放在碑前,表达对老太爷思想上的寄托。
清明节,最重要的,并不是一些物质的贡品,而是一种缅怀先人的情感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
详细点评 :
优点: 主题明确:紧扣清明节“扫墓祭祖”这一核心主题,围绕祭祖活动展开叙述,从到达墓地、清理杂草、摆放贡品到上香烧纸钱、献花等环节,清晰呈现了祭祖的全过程,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清明节祭祖的传统习俗和庄重氛围,有效传达了缅怀先人的主题思想。 · 细节丰富:在描写祭祖过程中,对人物的动作、语言以及物品的刻画细致入微。如“墓前的杂草和我齐腰高,一看就有一段时间没人清理了。我们拿来铲子,一边清除杂草,一边培上新土”,生动展现了墓地的状态以及家人祭祖时的认真态度;对贡品的描述“苹果,酥饼,小蛋糕……全是老太爷爱吃的”,体现了对先人喜好的尊重,这些细节使文章内容丰富饱满,富有生活气息。 · 情感真挚: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先人的深切缅怀与尊敬之情。如“我望着高高垒起的土堆,顿时觉得倍感亲切。我虽然没见过这位先人,却仍然感觉我们的心连在一起,有一种密不可分的感觉”,通过作者的主观感受,将这种亲情纽带与思念之情自然地传递给读者,容易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 结构完整: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开头引出清明节,中间详细叙述祭祖过程,结尾总结全文,强调清明节的精神内涵在于对先人的思念之情,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逻辑连贯。 不足: 语言表达稍显平淡:整体语言风格较为平实直白,缺乏文采和感染力。例如在描述墓碑、柳树等事物时,用词简单,可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或优美的词汇来提升文章的文学性,如“那高高耸立的墓碑,仿佛是岁月沉淀的沉默守望者”。 · 描写手法较为单一:主要以叙述和简单的描写为主,在表现手法上不够多样化。比如在刻画家人的情感和氛围时,可以增加一些人物的神态、心理描写以及环境烘托等,使场景更加生动鲜活。例如在摆放贡品时,可以描写一下家人脸上的神情和默默祈祷时的心境。 · 文化内涵挖掘不足:对于清明节祭祖习俗背后的文化意义探讨较少,只是表面地描述了祭祖的过程。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关于清明节历史渊源、文化传承等方面的介绍,如“这一传统的祭祖习俗,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对祖先的敬畏与感恩,是对家族血脉延续的一种精神象征”,以增强文章的文化底蕴。 建议: 锤炼语言:多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积累好词好句,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在描述事物时,注重炼字,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例如“嫩绿的柳枝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也在表达着对先人的思念之情”,通过细腻的笔触营造出更具感染力的画面。 · 丰富描写手法:学习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如心理描写、神态描写、侧面烘托等。比如在描写家人祭祖时的心情,可以这样写:“爷爷默默地伫立在墓碑前,脸上的皱纹似乎更深了,眼神中透露出对老父亲的无尽思念,他缓缓地摆放着贡品,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对先人的敬重与牵挂。”同时,可以通过描写周围安静的环境,如“四周静谧得只有风声,偶尔几声鸟鸣也显得格外悠远,仿佛都在为这片庄重的墓地默哀”,来烘托祭祖时的氛围。 · 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清明节的历史演变、文化意义等知识,并将其融入到文章中。例如在介绍清明节的意义时,可以写道:“清明节,这一传承千年的节日,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祭祖活动,更是中华民族尊重自然、敬畏生命、传承孝道的精神象征。它承载着我们对祖先的感恩之情,以及对家族团结和生命延续的美好祈愿,在岁月的长河中,始终熠熠生辉。”这样能使文章更有深度和内涵,提升文章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