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生命,共筑生机盎然之世界

来源:好师来语文学习作者:格子

提要:

文章开篇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自然画卷,嫩绿的小草、婉转鸣唱的翠鸟、绽放笑容的花儿以及自在漫游的鱼儿,展现出生命的美丽与世界的朝气希望。然而笔锋一转,指出人类既不善待自己的生命,也残酷对待野生动物的生命,引发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呼吁人们善待所有生灵,守护地球家园。

作文正文:

嫩绿的小草爬满山坡,翠鸟在绿荫丛中婉转的嘀鸣,花儿在阳光下绽放灿烂的笑容,鱼儿在消遣追逐漫游……生命如此美丽,我们感受万物的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气息,感受到世界充满了朝气和希望。生命是自然界最珍贵的财富,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精彩动人。

然而,我们人类却不去善待我们自己的生命,不去善待野生动物们的生命。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一个春风拂动的夜晚,一个女大学生跳楼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她跳楼的原因令人费解,因为她学习成绩好,人长的也俊俏,可她的虚荣心却在此时作怪。她长了一双单眼皮,当她得知有一家整容医院很好时,便去为自己做了一双双眼皮,谁知,做完后,眼部又一些轻微的浮肿。为此,她选择了轻生。

现在看来,这种做法多么令人可笑。生命给予我们只有一次。而她却不用自己的才学为自己营造一片天地,反而轻生。让父母为之流泪,老师为之伤心,社会为之叹惋。如此的不知善待自己的生命,走后留在世界上仅仅是惋惜吗?我们更多的是对她的这种做法的讥讽的嘲笑……善待我们的生命吧,不要让自己留下一丝遗憾。

人类如此不知善待自己的生命,在动物界中不也是残酷毒辣,不知善待动物的生命吗?

在广东,野味餐厅随处可见,广州市一天的蛇肉交易量高达10吨。一段时间,广东盛行吃禾花雀,竟在湖南雀市掀起了热潮,使这种益鸟差点灭绝。在广西南宁的饭馆还可以吃到“孔雀全宴”、“纸包鸵鸟全宴”“红扣穿山甲”“红烧巨蜴”等。除老虎、大熊猫之外,其它的野生动物在此都可以吃到。广西每年吃掉穿山甲约100吨,大约三万只。

看到之一幕幕的数字,会使我们不触目惊心吗?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竟然轻而易举地结束了这么多动物的生命,致使我们的环境面临巨大的危机。如此残忍的行为,如此对其它生物的生命不负责任的行为真的是我们人类做出来的吗?善待动物的生命吧,它们同我们一样,也有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权利。

善待所有生灵的生命吧,因为我们希望子孙后代看到一个人与动物共同生存的世界。一个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世界。我们希望地球是个永不逝去的春天,永远存在希望的种子,生命的绿意。

详细点评 :

优点

1. 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 首段意境营造佳:开头通过细腻且生动的自然景物描写,如“嫩绿的小草爬满山坡”“翠鸟在绿荫丛中婉转的嘀鸣”“花儿在阳光下绽放灿烂的笑容”“鱼儿在消遣追逐漫游”,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动植物以人的情态,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生机勃勃的自然之中,直观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与活力,为后文论述生命的重要性及人类应善待生命做铺垫,使主题引入自然流畅。

· 对比论证有力:先阐述人类自身不珍惜生命的案例(女大学生因整容小瑕疵轻生),再转向人类对野生动物的残忍捕杀行为(列举广东多地食用野生动物的数据),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类在对待生命问题上的双重错误态度,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使读者深刻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 逻辑连贯性强:从自然生命的美好过渡到人类对自身和他类生命的漠视,最后提出“善待所有生灵的生命”的倡议,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符合认知规律,引导读者逐步深入思考并认同作者观点。

2. 事例典型,数据支撑

· 个例具有代表性:选取女大学生因虚荣心作祟而轻生的事件作为人类不善待自己生命的例证,该事例贴近生活实际,容易引发读者共鸣,让人们意识到即使是看似微小的心理因素也可能导致对生命的极端放弃,警示意义明显。

· 数据增强可信度:在描述人类对野生动物的伤害时,使用了具体的数字,如“广州市一天的蛇肉交易量高达10吨”“广西每年吃掉穿山甲约100吨,大约三万只”,这些精确的数据直观呈现了人类行为的破坏力之大,使读者真切感受到野生动物生存面临的严峻形势,强化了论证效果。

3. 语言表达富有情感

· 抒情与议论结合:文中既有对生命美好的赞美之情,又有对人类不当行为的痛惜与批判之情,如“生命是自然界最珍贵的财富,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精彩动人”“如此残忍的行为……真的是我们人类做出来的吗?”等语句,将理性思考融入情感抒发之中,使文章更具感染力和号召力。

不足

1. 部分表述欠严谨

· 用词准确性待提高:“嘀鸣”一词通常用于形容清脆响亮的声音,而翠鸟叫声相对轻柔婉转,用“啼鸣”更为合适;“消遣追逐漫游”搭配不当,可改为“嬉戏追逐、悠然漫游”。

· 概念界定模糊:对于“善待生命”这一核心概念未进行明确阐释,不同读者可能有不同理解,影响观点传达的准确性和深度。应在文中适当解释何为真正意义上的“善待”,包括尊重生命个体差异、遵循自然规律等方面内涵。

2. 分析深度不足

· 原因剖析肤浅:在讲述女大学生轻生事件时,仅简单归因于虚荣心作怪,未进一步挖掘背后深层次的社会文化因素(如审美单一化、心理压力疏导机制缺失等);讨论人类捕食野生动物现象时,也未深入探究其根源(经济利益驱动、法律监管漏洞、公众环保意识淡薄等),导致文章内容停留在表面现象描述,缺乏思想深度。

· 解决方案缺失:文章侧重于指出问题,但在如何改变现状、实现人与动物和谐共生方面着墨较少,未能给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或措施,使得文章的实践指导意义受限。可在结尾处补充一些具体的行动倡议,如加强宣传教育、完善法律法规、建立保护区等。

3. 论证方式单一

· 多为举例论证:全文主要采用举例和列数据的论证方法,形式较为单调。可增加引用论证(如引用名人名言、古诗词关于生命的感悟)、比喻论证(将生态系统比作精密仪器,每个物种都是不可或缺的零件)等方式,丰富论证手段,使文章更具文采和说服力。

建议

1. 优化语言表达:仔细推敲词语搭配和用法,确保用词准确恰当;对关键概念进行清晰定义,避免歧义。例如,将“嘀鸣”改为“啼鸣”,“消遣追逐漫游”改为“嬉戏追逐、悠然漫游”;在首次提及“善待生命”时,简要解释其含义。

2. 深化分析探讨:针对所举事例进行深入剖析,挖掘背后的复杂成因;同时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和建议,增强文章的现实指导意义。比如,在分析女大学生轻生事件后,探讨如何培养健康的价值观和心理调适能力;在论述野生动物保护问题时,提出加强执法力度、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等具体措施。

3. 多样化论证方法:尝试运用多种论证方式相结合的方法,使文章论证更加充分有力。如引用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来强调顺应自然规律的重要性;把生态平衡比喻成人体内的稳态系统,形象说明破坏生态的危害。

4. 增加过渡衔接:在不同段落之间添加适当的过渡语句或短语,使文章整体结构更加紧凑连贯。例如,在从人类不善待自己生命过渡到不善待动物生命时,可以使用“无独有偶,人类不仅对自己生命不负责任,对待其他生物也同样残忍”这样的句子进行衔接。

关联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