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从填埋困境到资源循环的出路

来源:好师来语文学习作者:格子

提要:

垃圾处理是世界性环保难题,传统填埋方式既占用大量土地,又因有害垃圾造成严重污染,垃圾正不断威胁人类生存空间。而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能实现废品回收与资源循环,大幅减少垃圾处理量 —— 文章明确分类标准(厨房垃圾可堆肥、可回收垃圾循环用等),指出乱扔垃圾的危害,呼吁养成垃圾分类习惯,共同以 “垃圾分一分” 创造美好家园,守护地球资源。

作文正文:

垃圾处理是世界性环保难题,传统的垃圾处理大多采用填埋的方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垃圾越来越多,如果全部采用填埋的处理方式,就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并且有些有害垃圾会对我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这样,地球上能够使用的资源越来越少,垃圾正逐步威胁着我们的生存空间。垃圾分类处理是拯救地球资源的`有效方式,是垃圾处理主要方式。

垃圾分类收集可以更快实行废品回收和资源循环利用,大大减少垃圾处理的数量。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东西属于哪一类,比如:果皮、菜渣等都是厨房垃圾,可用于堆肥,废纸、玻璃瓶等都是可回收垃圾,塑料袋、一次性饭盒等都是不可回收垃圾,可采用焚烧的处理方式,电池、灯泡等都是有害垃圾,要单独处理。如果我们乱扔垃圾,不把垃圾分类处理,恐怕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垃圾,甚至每个角落的垃圾上还会有一些苍蝇和蚊子,可怕极了!这都怪我们这些乱扔垃圾,不把垃圾分类的人。这样如果每个人都不遵守垃圾分类和乱扔垃圾的话,你想想我们的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呢?所以我们要养成不乱扔垃圾并将垃圾分类的好习惯。这样世界的资源就不会减少,我们的地球也会开心,健康地成长,我们小朋友也会开心,健康地成长。

最后让我们行动起来,从我做起,“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共同创造我们美好的家园吧!

详细点评 :

(一)优点

立足全球视角,凸显问题紧迫性:开篇便将垃圾处理定位为 “世界性环保难题”,对比传统填埋 “占用土地、污染环境” 的弊端与垃圾分类 “拯救地球资源” 的价值,点明 “垃圾威胁生存空间” 的严峻现状,从宏观层面强调垃圾分类的必要性,提升文章立意高度,也让读者直观感受到问题的紧迫性。

分类标准清晰,实用性强:清晰列出四类垃圾的具体范畴与处理方式 ——“果皮菜渣等厨房垃圾可堆肥”“废纸玻璃瓶等可回收垃圾循环利用”“塑料袋等不可回收垃圾可焚烧”“电池灯泡等有害垃圾需单独处理”,分类明确且贴合实际,为读者提供了可直接参考的垃圾分类指南,具备很强的实操价值。

善用对比与假设,增强说服力:通过 “传统填埋危害” 与 “垃圾分类益处” 的对比,凸显垃圾分类的优势;又以 “若乱扔垃圾,生活角落将充满垃圾与蚊蝇” 的假设场景,直观展现不分类的严重后果,让读者从 “危害警示” 中主动意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比单纯说教更具说服力。

结尾口号鲜明,呼吁有力:以 “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 的通俗口号收尾,搭配 “从我做起,共同创造美好家园” 的呼吁,简洁易记且接地气,既呼应前文 “守护地球” 的主题,又能激发读者的行动意愿,让文章的传播性与感染力更强。

(二)不足

部分语句表述重复、冗余,可精简优化:如第一段 “垃圾分类处理是拯救地球资源的有效方式,是垃圾处理主要方式”,“方式”重复且“” 符号使用错误,可改为 “垃圾分类是拯救地球资源的有效方式,也是垃圾处理的主要手段”;第二段 “如果我们乱扔垃圾,不把垃圾分类处理”“这都怪我们这些乱扔垃圾,不把垃圾分类的人”,“乱扔垃圾、不分类” 表述重复,可整合为 “如果我们乱扔垃圾、不做分类,生活的每个角落可能都充满垃圾,甚至滋生蚊蝇,这正是不重视垃圾分类的后果”,避免信息冗余。

传统填埋的 “危害” 与垃圾分类的 “益处” 可补充数据支撑:文中仅定性描述填埋 “占用土地、造成污染”,未提及具体数据(如 “每万吨垃圾填埋需占用约 1 亩土地”“有害垃圾渗透会污染多少土壤”);提及垃圾分类 “减少垃圾处理量”,也未说明减少比例,若补充简单数据,能让观点更具科学性与说服力。

个别语句逻辑稍显跳跃,可补充过渡:如第二段 “如果我们乱扔垃圾…… 可怕极了!这都怪我们这些乱扔垃圾,不把垃圾分类的人”,从 “可怕场景” 直接归因于 “人”,过渡稍显生硬,可补充 “这样的场景并非夸张 —— 正是因为部分人乱扔垃圾、不做分类,才让垃圾污染问题愈发严重”,让因果关系更顺畅。

标点与字词使用存在小瑕疵,需修正:如第一段 “拯救地球资源的有效方式”中,多余的“” 符号应删除;第二段 “塑料袋、一次性饭盒等都是不可回收垃圾,可采用焚烧的处理方式” 后缺少标点,可加句号;“你想想我们的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呢?” 后可加感叹号增强语气;“我们的地球也会开心,健康地成长” 中,“开心” 与 “健康” 之间的逗号应改为顿号。

(三)具体改进建议

精简重复表述,修正符号错误:优化冗余语句与错误符号,如第一段改为 “垃圾处理是世界性环保难题,传统的垃圾处理大多采用填埋的方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垃圾越来越多,若全部采用填埋,不仅要占用大量土地资源,部分有害垃圾还会严重污染生活环境。长此以往,地球上可利用的资源越来越少,垃圾正逐步威胁我们的生存空间。而垃圾分类是拯救地球资源的有效方式,也是垃圾处理的主要手段”;第二段 “如果我们乱扔垃圾,不把垃圾分类处理,恐怕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垃圾,甚至每个角落的垃圾上还会有一些苍蝇和蚊子,可怕极了!这都怪我们这些乱扔垃圾,不把垃圾分类的人” 改为 “如果我们乱扔垃圾、不做分类,生活的每个角落可能都充满垃圾,甚至滋生蚊蝇,想想都觉得可怕 —— 这正是部分人不重视垃圾分类、随意丢弃垃圾的后果”,让语言更凝练。

补充数据支撑,增强科学性:为 “危害” 与 “益处” 增加数据,如传统填埋部分补充 “据统计,每处理 1 万吨垃圾,填埋方式需占用约 1 亩土地,且有害垃圾中的重金属等物质渗透到土壤后,会导致周边土地数十年无法正常使用”;垃圾分类益处部分补充 “实行垃圾分类后,可回收垃圾的回收率能提升 30% 以上,垃圾整体处理量可减少约 50%,大幅降低环境负担”,让观点更具科学依据。

优化逻辑过渡,让因果更顺畅:在跳跃语句间补充过渡,如第二段 “如果我们乱扔垃圾…… 可怕极了!” 后补充 “这样的场景并非凭空想象 —— 生活中,部分小区因垃圾混放,已出现垃圾桶周边蚊蝇滋生、异味弥漫的情况。这都源于一些人不养成垃圾分类习惯,随意丢弃垃圾”,让 “场景描述” 与 “归因” 衔接更自然,逻辑更连贯。

修正标点与字词,提升表达精准:删除第一段多余的 “`” 符号;在 “可采用焚烧的处理方式” 后加句号;“你想想我们的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呢?” 改为 “你想想我们的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呢!”;“我们的地球也会开心,健康地成长” 改为 “我们的地球也会开心、健康地成长”,让标点与字词使用更规范,提升文章整体质感。

关联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