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磨砺意志,铸就团结
来源:好师来语文学习作者:格子
提要:
文章开篇点明在炎炎夏日踏入渤大附中的校园后迎来军训这一考验,表达了作为新生对军训的期待与信心。接着围绕军训展开叙述,讲述了军训过程中的艰辛体验、教官的严格指导以及同学们的坚持和团结协作,最后提到在会操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并领悟到“团结就是力量”的真谛。作文正文:
炎炎夏日,我怀着无比欣喜的心情踏入了渤大附中的校园。作为一名新生,首先接受的便是军训这一考验。可以说,这是一次磨练自己意志品质的一个良好的机会。对这次的军训我也是满心的期待与信心。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一名高中生,军训是我们必不可少的,军训能磨练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变的更坚强。在每天的军训中,给我感触最深的是严明的纪律性,和说一不二的作风。一个星期的军事训练中,在教官们的严格训练下,我们都认真刻苦的训练,我的脸,手,胳膊都晒黑了,脸上身上汗水不停的往下流,站军姿时,我的腿一次又一次的站麻木了,但是我也没有动,也没有叫苦没有喊累。我会坚持到最后。在每天的军训的当中,我都没有掉队,时时刻刻都在严格要求自己,我心中一直牢记着连长告诫我们的一句话:"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军训真的不是我想象中那样轻松了,烈日炎炎,酷暑难耐。记得每年的这个时候,早已有丝丝凉意了。可今年的气温毫不锐减,好像在故意考验我们这些新生似的,当然我会坚持,我不会这么容易就被困难所吓倒的。可是不得不承认,第一天结束后,我的脖子就已经晒得发红了,那种滋味真的很难受。军训期间,最令我难忘的就是站军姿了,那种苦,也许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能真正的懂得。我还可以清晰的记得,豆大的汗珠在我脸颊流下,衣服早已被汗水浸湿,汗水在皮肤上缓缓下落,也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教官不辞辛苦,带领我们一同训练,不厌其烦地帮我们纠正动作。当然,有的同学也会由于身体原因坚持不住的,但等他们休息好后,就立即回到队伍中来,继续训练。有时教官看我们没有信心的时候就带我们一起唱《团结就是力量》来鼓励我们。
军训在体能方面使我们得到了锻炼,也为以后三年的高中学习生活有个良好的身体而打下了基础。在几天之后的会操比赛中,我们班也取得了"优胜奖"的好成绩。此时此刻,也许我才能懂得"团结就是力量"的真谛把!
详细点评 :
优点 1. 主题明确,结构清晰 · 紧扣主题展开叙述:全文紧紧围绕“军训”这一核心主题进行写作,从踏入校园开始接受军训写起,依次描述了军训中的纪律要求、训练内容(如站军姿)、遇到的困难(烈日炎炎下的暴晒)、教官的帮助鼓励以及最终的成果(会操比赛获奖),层次分明地展现了军训的过程和意义,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作者在军训中的成长与收获。 · 逻辑连贯自然过渡:段落之间过渡自然流畅,例如从介绍军训的总体情况到具体描述站军姿的感受,再讲到同学们坚持训练和教官的鼓励,最后到会操比赛的结果,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逐步推进,符合认知规律,让读者易于跟随作者的思路理解文章内容。 2. 细节描写生动,真实可感 · 身体感受细腻入微:“我的脸,手,胳膊都晒黑了”“脸上身上汗水不停的往下流”“我的腿一次又一次的站麻木了”等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军训的艰苦程度,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能够真切地体会到作者在训练中所经历的痛苦。这些具体的描述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 场景刻画栩栩如生:对站军姿时的情景描写尤为出色,“豆大的汗珠在我脸颊流下,衣服早已被汗水浸湿,汗水在皮肤上缓缓下落”,通过对汗珠、汗水等细节的描绘,营造出了一种紧张而艰苦的氛围,使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军训的挑战性。同时,对教官不辞辛苦带领训练、帮纠正动作以及唱《团结就是力量》鼓励大家的描写,也丰富了文章的画面感,让读者看到了军训场上的热血与激情。 3. 引用话语增强说服力 · 连长告诫铭记于心:“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这句连长的告诫贯穿全文,成为作者坚持军训的精神支柱。引用这句话不仅体现了军训的严格要求和高标准,也展示了作者坚定的意志和决心,使文章更具感染力和鼓舞力。 · 歌词深化主题内涵:在提到教官带大家唱《团结就是力量》时,巧妙地借助歌曲名称进一步深化了“团结”的主题,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这一观点。 不足 1. 语言表达稍显平淡 · 词汇运用较为单一:部分语句用词比较简单普通,缺乏文采。例如,多次使用“训练”“坚持”等词语,显得有些重复单调。可以尝试使用一些近义词或更富有表现力的词汇来替换,以增加语言的变化性和丰富性。比如,将“训练”改为“操练”“演练”等;把“坚持”换成“坚守”“秉持”等。 · 句式结构不够多样:文章中多为陈述句,句式相对单一。可以适当运用一些反问句、感叹句等特殊句式来增强语气和情感表达效果。例如,在描述军训的辛苦时,可以这样写:“难道这样的烈日暴晒还不够考验我们的毅力吗?”或者“多么艰难的训练啊!” 2. 人物形象塑造不够丰满 · 教官形象单薄:虽然提到了教官不辞辛苦地带我们训练、帮我们纠正动作以及唱《团结就是力量》鼓励我们,但对教官的具体外貌特征、性格特点等方面的描写较少,导致教官的形象不够鲜明立体。可以通过增加一些对教官神态、语言、动作的细节描写来丰富其形象,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位重要的角色。 · 同学群体刻画不足:除了提到有的同学因身体原因休息后又回到队伍继续训练外,对其他同学的表现和特点几乎没有涉及,使得同学群体的形象比较模糊。可以选取一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同学进行简要描写,展现他们在军训中的不同态度和行为,从而反映出整个班级的精神风貌。 3. 思想深度挖掘不够 · 停留在表面体验:文章主要侧重于描述军训的过程和个人的感受,对于军训背后的意义和价值挖掘不够深入。例如,仅仅提到军训能磨练意志、为高中学习打下身体基础以及懂得了“团结就是力量”,但没有进一步探讨这种意志品质如何影响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也没有深入分析团结精神在学习和社会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可以在结尾处适当展开论述,升华文章的主题。 · 缺乏自我反思:在整个叙述过程中,大多是客观地讲述发生的事情和自己的感受,缺少对自己在军训中成长变化的深入反思。可以增加一些对自己心态转变、思想认识提高等方面的思考,使文章更具深度和内涵。 建议 1. 提升语言质量:多读优秀作品,积累丰富的词汇和多样的句式;在写作时注意用词的准确性和多样性,尝试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来润色文章,使语言更加生动精彩。例如,将“我认真地参加训练”改为“我全身心地投入到紧张有序的训练之中”。 2. 丰富人物形象:加强对教官和同学的形象塑造,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他们的个性特点;可以增加一些人物之间的互动情节,使人物关系更加紧密和谐,也让文章更有趣味性。比如,描写教官幽默风趣的一面或者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的场景。 3. 深化思想内涵:在结尾处增加对军训意义的深入思考和总结,联系实际生活阐述军训对自己未来发展的影响;加入自我反思的内容,分析自己在军训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以及如何将这些经验应用到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例如,可以说“这次军训让我明白,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团队精神,才能在未来的学习道路上克服重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4. 优化文章结构:虽然整体结构已经比较清晰,但仍可以在段落内部进行适当调整,使内容更加紧凑有序。例如,在描述军训过程的部分,可以按照不同的训练项目进行分段,每个段落集中讲述一个项目的经历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