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我通往军人梦的起点

来源:好师来语文学习作者:格子

提要:

文章围绕高一军训展开,讲述了作者从小怀揣军人梦想,在此次军训中凭借坚定信念克服困难、积极表现,尤其在打靶环节感受到军人生活的魅力,虽军训结束但他渴望再来一场以更接近梦想,表明军训为其开启了走向军人的道路,他将为之持续努力。

作文正文:

也许我是我们军训队伍中,唯一那个向往军营生活,希望已经结束的军训延续下去的学生吧!从小我就有个军人梦,这一次高一的军训,让我短暂体验了一把当军人的感觉。

和其他对军训望而却步的同学不太一样,我在初中毕业之后,就开始了对这一次军训的向往。我在暑假里将这次军训想了千万遍,在书上、网络上都搜罗了许多这一次军训我可以做的准备,为得就是能够在这次军训中有一个更好的表现,让教官看见我这个心中种有军人梦的学生。

正是我在心中预演了千千万万遍这一次的军训,我在军训开始的第一天就表现出了惊人的毅力。当所有人,包括我们的教官都惊讶于我的毅力时,只有我自己知道,这是因为我有着信念支撑。当我也和其他同学一样,感觉到累时,我首先想到的不是休息,而是坚持下去,我就离当一名真正的军人又近了一步;当我听到其他同学对教官喊报告时,我也有过想喊报告的时候,但我想到自己的梦想后,就咽了咽口水,斩断了自己的脆弱;当我在疲累的时候问自己“我真的还要当军人吗?”我心中的那个梦想就会跳出来用军人才会有的严厉瞪着我……这些都让我在这次军训中明白,我是有着信念支撑才坚持下来的人,我未来一定能够成为一名军人。

在这次军训中,令我感到最开心的事情,是军训的最后环节——打靶。这其实是过去我梦想着当一名军人时,未曾模拟过的环节。我没想过自己会摸到真正的枪,更没想过我会拿着枪,将子弹打向靶心。当我单眼望向靶桩,将枪眼瞄准靶心时,我才真正感觉到当军人也不是实苦,还有着这样令人愉悦的时刻,这是我更加确定自己长大了,一定要当一名军人。

军训结束了,在它结束之时,别人都在欢呼,我却在心里盼望着,再来一场。我想要在再来一场的军训中,表现出更好的自己,只因这样离我的梦想会更近一步。在军训的结束,我同严厉的教官敬了礼,他也向我敬了礼。虽然我最终还是没有将我的军人梦告诉我的教官,但我相信教官一定看出我是真正想要成为一名军人的学生了吧!

不管怎么样,军训为我推开了走向军人的门,我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奔跑下去!

详细点评 :

优点

1. 主题明确,情感真挚

· 贯穿始终的梦想主线:全文紧扣“军人梦”这一主题,从开头表达对军营生活的向往,到中间描述在军训中如何凭借信念坚持,再到结尾强调军训是通往军人道路的起点,层层递进,使主题鲜明突出。例如,“从小我就有个军人梦”“我未来一定能够成为一名军人”等语句直接点明主旨,让读者清晰把握文章核心。

· 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作者在叙述过程中毫无保留地展现出自己对军人职业的热爱与执着,如在描写自己在军训中感到累和想放弃时的内心挣扎,以及想到梦想后咬牙坚持的情景,真实可感,容易引起读者共鸣。像“当我在疲累的时候问自己‘我真的还要当军人吗?’我心中的那个梦想就会跳出来用军人才会有的严厉瞪着我……”这样的心理描写细腻生动,将内心的矛盾与坚定展现得淋漓尽致。

2. 细节描写生动,增强感染力

· 具体场景刻画入微:在描述打靶这一情节时,“当我单眼望向靶桩,将枪眼瞄准靶心时”,通过对动作和视角的细节描写,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能感受到作者当时的紧张与兴奋。这种具体的细节描写不仅丰富了文章内容,还增强了画面感,让读者更能体会到军人生活的独特魅力。

· 对比手法凸显特质:文中多次将自己与其他同学的态度进行对比,如其他同学对军训望而却步,而自己却满怀期待;其他人轻易喊报告休息,自己则靠信念支撑坚持下去。这些对比突出了作者与众不同的品质和对军人梦的坚定追求,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立体。

3. 结构清晰,逻辑连贯

· 按照时间顺序叙事:文章以军训前的准备、军训中的经历(包括日常训练和打靶)、军训后的感悟为线索组织材料,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每个部分之间过渡自然,如从对军训的向往过渡到实际参与军训的表现,再从军训中的体验到结束后的感受,环环相扣,符合认知规律,便于读者理解。

· 首尾呼应强化主题:开头提到自己是唯一一个希望军训延续下去的学生,结尾再次表达盼望再来一场军训的愿望,形成首尾呼应,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军人梦的执着追求和对军训经历的重视,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

不足

1. 语言表达稍显平淡

· 词汇运用单一:部分语句用词较为普通,缺乏文采。例如,在描述自己的感受时,多次使用“累”“疲累”等简单词汇,可以尝试换用一些近义词或更具表现力的词语来丰富语言表达,如“疲惫不堪”“精疲力竭”等。

· 句式不够灵活多样:文章中多为陈述句,句式较为单调。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反问句、感叹句等特殊句式,以增强语气和情感表达的效果。比如,在表达对军人生活的向往时,可以用反问句“难道这不是我一直梦寐以求的生活吗?”来加强语气。

2. 内容深度有待挖掘

· 思想内涵不够深刻:文章主要停留在个人经历和感受层面,对于军人精神的理解相对较浅。可以在文中融入更多关于军人责任感、使命感以及奉献精神的思考,提升文章的思想深度。例如,在讲述自己坚持训练的过程中,可以联想到军人在保卫国家时的艰辛付出和他们所肩负的重大责任。

· 缺乏对他人的观察与思考:文中侧重于自身体验的描述,较少涉及对其他同学、教官或整个军训环境的深入观察与分析。可以适当增加对这些方面的描写,通过他人的表现来反衬自己的成长与变化,或者从不同角度探讨军人精神的内涵。

3. 修辞手法运用较少

· 比喻、拟人等手法缺失:除了少量的细节描写外,文中很少运用修辞手法来美化语言、增强表现力。可以适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比如,把军训比作一场磨砺意志的风暴,将自己比作在风暴中茁壮成长的小树苗等。

建议

1. 提升语言质量:多读优秀作品,积累丰富的词汇和多样的句式;在写作时注意用词的准确性和多样性,尝试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来润色文章,使语言更加生动精彩。例如,将“我感到很累”改为“我仿佛被抽干了所有的力气,疲惫如潮水般涌来”。

2. 深化内容主题:加强对军人精神内涵的研究与思考,结合具体事例深入剖析;增加对周围环境和他人的观察与描写,从多个角度展现军训的意义和价值,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深刻。比如,在描述教官严格要求时,可以思考这背后体现的是对士兵负责的态度和对军队纪律的坚守。

3. 优化文章结构:虽然整体结构已经比较清晰,但仍可以在段落内部进行适当调整,使内容更加紧凑有序。例如,在叙述军训过程的部分,可以按照训练项目的不同进行分段,每个段落集中讲述一个项目的经历和收获。

4. 增加互动元素:可以在文中设置一些问题或引导性的语句,鼓励读者参与到对主题的思考中来。例如,在结尾处提问“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梦想?为了实现它你愿意付出怎样的努力?”这样可以增强文章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性。

关联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