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个为什么〉解开浇花的秘密
来源:网络作者:格子
提要:
“书是知识的源泉”,一本优秀的书籍总能在不经意间为我们拨开生活的迷雾。当作者在生活中遇到浇花的困惑时,《十万个为什么》宛如一位智慧的导师,用科学知识为其答疑解惑。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充满趣味与智慧的故事,感受知识的力量。作文正文:
记得有位名人曾经说过山:书是知识的源泉。是啊,一本好书,会使我们受益匪浅。最近,我读了《十万个为什么》就使我从中增长了不少知识。就说养花这件事吧,我奶奶十分爱养花我也十分爱护它。星期六和星期天有空就去奶奶家,帮奶奶浇花。
一个星期天我有空就去了奶奶家。到了中午,天气十分炎热。盆里的`花已经有点干瘪了,都耷拉着“脑袋”,盆里的土也裂开了嘴。一见此状,我连忙到水池里舀了一桶水,准备给花浇水。正在这时候,奶奶看见,连忙说:“快别浇水,现在不能浇。”我问:“为什么?花都快枯死了!”奶奶说“不会死的。”我感到十分奇怪,再问奶奶:“为什么”可奶奶也讲不出个道理来。这时我想起了《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中的答案:原来中午气温较高,这时植物根系吸水和叶面蒸发基本相同。如果冷水浇,土壤温度就会降低,这就会使植物生理失水,甚至死亡,所以中午不能浇水。
看到这里,我明白了中午不能给花浇水的道理,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十万个为什么》的确是我的良师益友,它帮助我解决了生活当中遇到的许多难题。以后可要多读关于科学的书啊!
详细点评 :
· 优点 · 故事性强:文章以生活中 “给奶奶家的花浇水” 这件事为切入点,通过自己与奶奶的对话制造悬念,再引出《十万个为什么》解决疑惑,情节生动,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 · 联系生活紧密:选取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养花场景,将书中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体现了科普书籍对生活的指导意义,让读者感受到知识的实用性 。 · 结构清晰:采用 “引用名言 - 讲述生活事例 - 解答疑惑 - 总结感悟” 的结构,层次分明,逻辑连贯,使读者能清晰地了解事件发展和作者的思考过程 。 · 语言生动: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如 “盆里的花已经有点干瘪了,都耷拉着‘脑袋’,盆里的土也裂开了嘴”,形象地描绘出花缺水的状态,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 · 不足 · 知识阐述简略:在解释中午不能浇花的原理时,表述较为简单,只是概括性地说明植物生理失水的原因,没有进一步深入分析植物根系吸水、叶面蒸发的具体过程和原理,难以让读者深刻理解 。 · 情感表达局限:结尾 “《十万个为什么》的确是我的良师益友” 表达较为平淡,缺乏更丰富的情感描述和具体事例支撑,没有充分展现这本书对自己产生的深远影响 。 · 语句表述问题:“记得有位名人曾经说过山:书是知识的源泉” 中 “说过山” 属于赘余表述,应删掉 “山”;“盆里的花已经有点干瘪了”中“的” 符号使用错误 。 · 缺乏拓展:文章仅围绕浇花这一个事例展开,没有对《十万个为什么》中其他知识或与养花相关的其他内容进行拓展,内容略显单一 。 具体建议 1. 深化知识讲解:在解释中午不能浇花的原理时,可以通过画图、类比等方式,更详细地说明植物在不同温度下的生理变化,比如将植物根系吸水比喻成 “人在不同温度下喝水的速度差异”,让知识更容易理解 。 2. 丰富情感表达:增加具体事例来体现书籍对自己的帮助。例如可以写在这之后,自己还通过《十万个为什么》解决了其他生活难题,或者因为掌握了这些知识,在学校的科学活动中表现出色,从而更深刻地表达对这本书的喜爱和感激之情 。 3. 规范语句表述:仔细检查文章中的语句,修正语法错误和不当表述,确保语言准确流畅 。 4. 拓展文章内容:可以补充《十万个为什么》中其他有趣的养花知识,如不同花卉的浇水频率差异、施肥的科学方法等;或者讲述自己运用书中其他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经历,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饱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