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棱光斑里的六年时光
来源:网络作者:格子
提要:
六年前揪着妈妈衣角哭泣入学,六年后抱着毕业证书站在校门口。在这飞逝的六年里,老师温暖的掌心、同学伸出的援手、校园里的点滴场景,都化作时光写给青春的诗句。让我们一同走进这段满溢温情与回忆的校园岁月。作文正文:
转眼间,六年的校园生活即将画上句点。记得入学那天,我揪着妈妈的衣角哭成了泪人儿,是王老师蹲下身给我擦眼泪,把我的小手放进她温暖的掌心。
春天我们在操场边种向日葵,张晓明总把水壶打翻,淋湿了张小雨的新布鞋;运动会我摔倒时,五六双手同时伸到面前,带起一阵风;课间操后的晨读,赵老师会摘来玉兰花放在讲台上,粉白的花瓣映着她的板书。这些场景就像教室窗棱上闪烁的光斑,轻轻一晃就散落成金箔。
最难忘那次数学竞赛失利,我躲在器材室抹眼泪。李老师举着手电筒找到我,她什么都没说,只是摊开掌心——三颗裹着彩纸的星星糖在黑暗里发着微光。后来我常想,那天的星光其实落进了每个人的眼睛。
毕业典礼那天,老梧桐的树影和六年前一样摇曳。我们挨个摸过教室外墙的砖纹,每一道裂痕都记得早读时稚嫩的读书声。林小花突然指着操场喊:"看!咱们四年级画的跳格子还在呢!"夕阳把那些歪歪扭扭的线条镀成了金边。
此刻抱着毕业证书站在校门口,忽然明白校服上洗不掉的蓝墨水,作业本里夹的银杏叶,还有走廊里永不消散的欢笑声,都是时光写给我们的诗句。
详细点评 :
优点 情感真挚动人:全文围绕校园生活回忆展开,字里行间流淌着对校园、老师、同学的深厚情感。如 “记得入学那天,我揪着妈妈的衣角哭成了泪人儿,是王老师蹲下身给我擦眼泪,把我的小手放进她温暖的掌心”,通过细腻描写入学时老师的关怀,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那份温暖,迅速拉近与读者的情感距离。 细节描写生动:运用大量具体细节展现校园生活,使画面跃然纸上。“春天我们在操场边种向日葵,张晓明总把水壶打翻,淋湿了张小雨的新布鞋”,简单一句话,将校园里的趣味日常描绘得鲜活生动;“李老师举着手电筒找到我,她什么都没说,只是摊开掌心 —— 三颗裹着彩纸的星星糖在黑暗里发着微光”,通过老师的动作和星星糖这一细节,深刻体现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与鼓励 。 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多处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文字美感。“这些场景就像教室窗棱上闪烁的光斑,轻轻一晃就散落成金箔”,将校园回忆比作光斑与金箔,形象且充满诗意;“夕阳把那些歪歪扭扭的线条镀成了金边”,“镀” 字赋予夕阳动态感,使画面更加鲜活。 不足 结构稍显松散:文章围绕不同校园场景展开回忆,整体缺乏清晰的逻辑串联线索,给人一种想到哪写到哪的感觉,使得文章在结构上不够紧凑,连贯性稍弱。 人物刻画不够深入:虽然提到了多位老师和同学,但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较为表面,更多是通过事件体现,人物自身的性格、特点没有进一步挖掘和展现,导致人物形象不够立体丰满。例如对王老师、李老师等,读者只知道她们做了什么,却难以形成鲜明的人物印象。 主题深化不足:文章着重于回忆校园生活场景,结尾虽点出时光如诗,但对于校园生活对自己成长的意义、这些回忆带来的感悟等主题的深化不够,整体立意稍显浅尝辄止 。 具体建议 优化文章结构: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如入学、校园日常、重要事件(竞赛失利等)、毕业,或者按照情感递进的顺序来重新梳理文章脉络,增加过渡语句,使文章更加连贯流畅。例如在不同场景转换时,用 “随着时光流转,校园里还有许多故事在悄然发生” 等类似语句进行衔接。 深入刻画人物:在描述人物相关事件时,加入对人物语言、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展现人物性格特点。比如描写王老师安慰自己时,可以补充 “王老师笑着对我说:‘别怕,这里就是你的新家’,那双眼睛温柔得像春日的暖阳”,让人物形象更加立体。 深化文章主题:在结尾部分,进一步阐述校园生活对自己成长的影响和意义,比如 “这些校园里的点点滴滴,不仅是时光的诗句,更是浇灌我成长的雨露,让我学会了勇敢、友爱与坚持,它们将永远照亮我前行的道路”,提升文章的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