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将至,诉不尽的小学同窗情
来源:网络作者:格子
提要:
六年时光匆匆而过,从初入校园的懵懂抗拒,到即将分别时的满心不舍,这段小学岁月里,有同学的陪伴、老师的教诲,更有无数难忘的瞬间。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笔触,一同回顾这段充满欢笑与泪水的成长之旅。作文正文:
眼看着六年的小学生活快要结束了,我想起了许多,想起了我刚进校园的时候,想起了陪伴我六年的同学们,想起了教育我们的老师……
记得我刚进校园的时候,我还很不情愿,因为爸爸对我说,进了校园就不能像上幼儿园那样自由自在了,要上课了,要学知识了。一听到这些我感觉上学非常的不爽。于是,在开学报到那一天,到了校园门口,我使劲挣脱拉着我的手的爸爸,跑回了家,一到家,那时爸爸还年轻,也毫不废吹灰之力的跟了上来,他一看到我,便把我打了一顿,我哭了,哭的是那样歇斯底里,爸爸看到我这样很心疼,赶紧抱着我,说:“孩子,这是为了你好,将来如果没有文化,你怎么在社会上立足,怎么养活爸爸妈妈呢?”我一听这个,想了想也对,但是还是很不情愿,最终姜还是老的辣,我被爸爸送进了校园里,上了学前班,那时我是学前3班,现在我只记得那个班以前有:现在跟我一个班的李根、曹雅萱,和现在在上海上学的吴小龙。呵呵,回想起那个时候,我觉得我们又可爱又可笑,什么都不懂。一年级以后,我又认识了许多新同学,比如说:我们班现在的班长——小怡,和跟我从小玩到大的小泽,还有小y,小z,小a,他们,起初我们连话都不说,可是到了后面,经过我们那时的班主任z老师的介绍后,我们变成了朋友,一起玩,一起疯……二年级以后,班主任和老师都换了,我们对新来的教我们的老师充满着好奇感,不知道他们是什么脾气,没想到,这些老师都非常的和蔼可亲,下课陪我们一起做游戏,我们便慢慢的开始和他们交流……三年级,我们班来了新同学:小p和小w。班主任也换了,换成了现在教我们英语的h老师,她非常的漂亮、年轻,就像我们的大姐姐一样。而小p是我们班的捣蛋鬼,有些老师都拿他没办法,小w呢?刚到我们班什么都不会,但是由于我们们很热情经常找她玩,她也慢慢的融入了我们这个集体,慢慢的学习变好了,成了班干部。四年级了,我们懂事了一些,却又碰到了新老师,这些新老师是:担任现在的班主任加数学老师的j老师,j老师虽然在上课的时候一脸严肃,但是下课后就像我们的朋友一样特别亲切,贴近童心。还有一位老师是我们班的语文老师y老师,y老师可是个我们班人人公认的大美人,她个子很高,而且还特别会逗人,她是刀子嘴豆腐心。呵呵……六年级了,我们渐渐明白了许多道理,开始像个小老师一样来帮老师管理班级,来操心班里的事,每次办什么活动时,我们都会给我们的班主任王老师买水,买吃的。老师很高兴,因为她看到我们长大了,懂事了。不过,我们班有些同学也开始叛逆了。“六年级,该进入青春期,所以应该好好引导她们。”这句话是我们班的付老师在上课时给我们说的,他还说,现在我们正是应该教育的时候,不要让我们走入歪道。这就是我们班特别有爱国心的f老师。还有,我们班新来的音乐老师z老师,z老师是一个文静的人,还漂亮,我们班的人都很喜欢她。呵呵呵……现在已经五月份了,马上就要到六月份了,六月又是一个伤心的月,因为我们要升初中了,面临着分班,现在教我们的老师可能也不再教我们……我们虽然都希望在分到一个班,但是世界上美好的事很少,所以,同学们,趁现在还在一个班,赶紧好好珍惜我们在一起的日子吧!六年的小学生活永远会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详细点评 :
优点 情感真挚自然:全文充满对小学生活的眷恋与不舍,情感表达真实动人。如 “六年的小学生活永远会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直抒胸臆,将对小学时光的珍视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回忆入学时抗拒被爸爸打的情节,“我哭了,哭的是那样歇斯底里,爸爸看到我这样很心疼,赶紧抱着我”,细腻描绘出当时的委屈与父亲的心疼,极易引发读者共鸣 。 叙事条理清晰:以时间为线索,按入学、学前班、一年级到六年级的顺序,依次回忆不同阶段的学习生活,清晰展现小学六年的成长轨迹。每个阶段重点介绍同学和老师,内容丰富且层次分明,如 “一年级以后,我又认识了许多新同学……”“二年级以后,班主任和老师都换了……” 等表述,使文章叙事连贯 。 人物描写生动:对老师和同学的描写虽简短,但抓住了人物特点。如 “小 p 是我们班的捣蛋鬼,有些老师都拿他没办法”“y 老师可是个我们班人人公认的大美人,她个子很高,而且还特别会逗人,她是刀子嘴豆腐心”,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鲜明的人物形象 。 不足 语言表达较口语化:整体语言较为平实,缺乏文采和修饰,部分语句稍显啰嗦。如 “那时我是学前 3 班,现在我只记得那个班以前有:现在跟我一个班的李根、曹雅萱,和现在在上海上学的吴小龙。呵呵,回想起那个时候,我觉得我们又可爱又可笑,什么都不懂。” 表述拖沓,可更精炼;且存在错别字,“毫不废吹灰之力” 应为 “毫不费吹灰之力” 。 细节描写不足:在回忆众多场景和人物时,多为概括性叙述,细节刻画较少。例如在描述与同学玩耍、老师教学等情节时,没有具体事例和场景描写,难以让读者深入感受当时的氛围,降低了文章的感染力。 主题深度欠缺:文章主要停留在对小学生活的简单回顾,对于成长的感悟、师生情和同学情对自己的影响等主题挖掘不够深入,结尾虽表达不舍,但缺乏更深刻的情感升华和思想内涵 。 具体建议 提升语言文采: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丰富语言表达。如描写入学时的心情,可以写成 “那时的我,像一只被关进笼子的小鸟,对校园充满恐惧与抗拒”;回忆老师时,“h 老师的笑容如同春日暖阳,课间总能看到她和我们嬉笑玩闹的身影” 。 加强细节刻画:在叙述各阶段生活时,增加具体事例和细节描写。比如写与同学玩耍,可描述某次课间游戏的过程,“记得那次课间,我们在操场上玩老鹰捉小鸡,小怡当老鹰,她灵活地左突右闪,我们这群‘小鸡’在小泽(鸡妈妈)的保护下,尖叫着东躲西藏,欢笑声回荡在整个校园” ;写老师教学,可描述一堂印象深刻的课,让文章更生动鲜活。 深化文章主题:在结尾部分,进一步阐述小学六年生活对自己成长的意义和影响,如 “这六年,老师教会我知识与做人的道理,同学给予我陪伴与温暖,这些珍贵的情谊,将成为我人生路上最坚实的基石,无论未来走向何方,我都会带着这份美好,勇敢前行” ,提升文章的思想深度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