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苦作舟渡甜溪
来源:好师来语文学习作者:格子
暮色漫过教学楼的檐角时,我正对着数学卷子发呆。草稿纸上密密麻麻的公式像缠绕的藤蔓,困住了最后一道大题的思路。窗外的玉兰树在晚风中轻轻摇晃,花瓣落在窗台上,沾着未干的雨珠。这场景让我想起去年春天栽花的经历——那时把幼苗埋进土里的时候,谁又能料到如今会开出这样洁白芬芳的花呢?
刚升入初三那会儿,面对突然增加的学习强度着实有些措手不及。早读课上此起彼伏的哈欠声里,我的眼皮也直打架;晚自习结束后揉着酸痛的肩膀收拾书包,常能听见同学们此起彼伏的抱怨。直到那天看见隔壁班的小美贴着退热贴还在刷题,她额头上的汗珠在台灯下闪着微光,我才惊觉自己所谓的“辛苦”不过是浅尝辄止。从那以后开始学着把单词抄在便利贴上随身带,吃饭排队时也能背两个;文言文注释整理成思维导图贴在床头,睡前看几眼就能带着满腹诗书入梦。
运动会前的长跑训练彻底改变了我对“累”的认知。八百米测试跑到一半就觉得肺要炸开似的,喉咙里泛着血腥味。体育老师骑着自行车在旁边喊:“调整呼吸!步子别乱!”我咬住下唇拼命摆臂,视线掠过跑道边的梧桐树影,恍惚间竟觉得那些晃动的光斑像跳动的音符。冲过终点线瘫坐在草地上时,班长递来的矿泉水格外清甜。后来才知道,当我们突破生理极限的那一刻,身体会分泌内啡肽带来愉悦感——原来痛苦的尽头真的藏着礼物。
最难忘的是准备英语演讲比赛的那个月。对着镜子练习表情管理到面部肌肉僵硬,录下来的音频反复听了几十遍仍不满意。指导老师却说:“你总想着完美呈现,怎么不试着把观众当成朋友?”于是我试着在开头加了个自嘲式的笑话,讲到校园生活趣事时自然地比划手势。正式比赛那天看到前排评委被逗笑时眼角的皱纹,突然就不紧张了。散场后有学弟过来问我要联系方式,说想向我学习如何让枯燥的话题变得生动有趣。那一刻忽然明白,所有的打磨都是为了让别人更好地接收光芒。
最近整理书房发现小学时的日记本,稚嫩的字迹记录着因为算错简单加减法而掉眼泪的日子。对比现在能从容应对复杂应用题的心态转变,恍然懂得成长就像酿蜜的过程:工蜂需要拜访成千上万朵花才能采集到足够的花粉,而我们也必须经历无数次试错才能品尝到成功的甜蜜。就像此刻解出的那道几何证明题,辅助线画下的瞬间豁然开朗的感觉,不正是穿越迷雾后遇见的彩虹吗?
放学路上经过面包房,刚出炉的奶油面包香气扑鼻而来。橱窗里戴白帽的师傅正在揉搓面团,他专注的神情让我驻足良久。忽然意识到人生何尝不是如此?揉面时的黏腻与费力终将化作蓬松柔软的组织,高温烘烤后的焦香才是最动人的回报。而我愿做那个耐心守候的烘焙师,用今天的汗水和着明天的期待,捏塑出属于自己的未来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