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题本里的 “成功密码”
来源:好师来语文学习作者:格子
初二上学期的数学月考,我考得一塌糊涂,试卷上的红叉密密麻麻,最后一道几何证明题更是一分没拿。看着同桌接近满分的试卷,我把自己的卷子揉成一团塞进抽屉 —— 明明上课都听懂了,怎么一做题就错?
后来我干脆破罐子破摔,做错的题懒得订正,遇到不会的就空着,反正下次还会错。数学老师发现后,把我叫到办公室,没骂我,反而指着我的空题说:“错误不可怕,怕的是你连错在哪都不想知道。” 她递给我一个新本子,“把错题抄上去,写出错因,试试?”
我抱着敷衍的心态开始整理错题。第一次抄题时,我发现上次空着的几何题,其实只是辅助线画错了位置。可没坚持几天,我又嫌麻烦,错题本扔在一边积了灰。直到期中考试,我依旧在同一个知识点上栽跟头,看着试卷上熟悉的错误,我突然愣住了:难道要一直这样重复犯错吗?
那天晚上,我翻出尘封的错题本,重新坐回书桌前。我仔细拆解每道错题,标出错因:有的是公式记错,有的是审题不清,还有的是思路偏差。遇到不懂的,就翻课本找知识点,或者圈出来第二天问老师。有次整理相似三角形的错题,我发现自己总混淆判定定理,就特意画了对比图贴在本子上。
慢慢地,我发现错题本里藏着规律:很多错误都是重复出现的,只要把这些 “陷阱” 记牢,就能少走弯路。期末考试前,我把错题本翻了三遍,那些曾经的 “拦路虎”,如今都成了 “老朋友”。成绩出来那天,我的数学考了 92 分,老师在班上说:“从错题里找真理,比做十套新题都有用。”
我终于醒悟,原来成功从不是靠运气,而是要直面错误、找到根源。那些被我们忽略的错误里,藏着通往成功的最朴素的真理 —— 正视它,修正它,才能一步步靠近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