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里,错出来的默契
来源:好师来语文学习作者:格子
初二上学期,我们组要做 “校园垃圾分类” 的主题报告,组长把任务分给大家:我写 PPT,小雨查资料,小轩做手工模型,小宇负责演讲。我觉得自己的任务很简单,随便找了些网上的图片,复制粘贴了几段文字,不到一小时就做完了,剩下的时间全用来玩游戏。
展示那天,问题全暴露了:我的 PPT 里,资料和图片对不上号;小雨查的分类标准是旧版本的;小轩的模型贴错了标签。台下同学哄堂大笑,老师皱着眉说:“你们这是各自为战,根本不是合作。” 我们组得了最后一名,走出教室时,小轩忍不住说:“有的人根本没用心做!” 我知道是说我,脸一下子红了。
回到家,我翻看着敷衍了事的 PPT,心里特别不是滋味。以前总觉得合作就是 “各干各的”,只要完成自己的部分就行,可现在才发现,错得太离谱了。第二天,我主动找组员道歉,提议重新做一次报告。
这次我们改了方法:先一起开会讨论框架,确定用最新的分类标准,把 PPT 内容分成 “现状”“方法”“建议” 三部分。我不再照搬网上的内容,而是结合小雨查的资料,用漫画形式画了分类流程图;小轩做模型时,我们一起核对标签;小宇准备演讲稿,我们帮他修改语气。有次为了确认一个数据,我和小雨特意跑去问环保老师。
一周后的补充展示上,我们的 PPT 逻辑清晰,模型准确,小宇的演讲也生动有趣。老师表扬我们:“真正的合作,是彼此补位、互相支撑。”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我们四个相视一笑,心里满是成就感。
我终于醒悟,以前对 “合作” 的理解全是错的。成功的合作从不是孤立的付出,而是要打破隔阂、主动配合。那次失败的报告像一面镜子,让我看清了错误,也懂得了一个真理:懂得协作,才能让 1 1 大于 2,这正是通往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