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报告,争散的默契
来源:好师来语文学习作者:格子
初三上学期,我们组要做 “传统文化” 主题的小组报告,组长把任务分给我们:我负责找资料,小雨做 PPT,小轩准备演讲。一开始大家都挺顺利,可在 “重点讲哪类传统文化” 上,我们吵了起来。
我觉得该讲传统节日,收集了好多春节、中秋的习俗资料;小雨却坚持讲传统手工艺,说 PPT 做出来更有画面感;小轩又觉得该讲传统诗词,说演讲时更容易抒情。“节日资料最多,听众也熟悉!”“手工艺有图片,PPT 才好看!”“诗词有感染力,演讲才动人!” 我们三个各执一词,声音越来越大,连组长都劝不住。
争论了两节课,还是没达成一致,大家都闹了脾气。我把资料摔在桌上:“你们不听我的,我就不找了!” 小雨也关掉 PPT:“那我也不做了!” 结果那天下午,我们什么都没做成,报告进度一下子落后了其他组。
第二天,班主任看到我们组没动静,问清原因后说:“你们争的不是‘该讲什么’,是‘谁的想法更重要’。可小组报告需要的是配合,不是输赢。” 我们三个都低下了头,我想起之前一起做实验时,大家互相帮忙的默契,突然觉得很后悔。
后来我们重新坐下来,我提议:“不如把三者结合起来,开头用诗词引入,中间讲节日习俗,再穿插手工艺图片。” 小雨和小轩也点头同意。虽然最后报告赶得很匆忙,没拿到高分,但我明白了:为一点分歧就吵得忘了目标,不仅浪费时间,还会破坏团队的默契。这样的争论,真的太不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