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你陪伴,旅行不孤独 —— 一本旧相册般的散文选
来源:好师来语文学习作者:格子
出发去乡下外婆家前,妈妈说那边信号不好,让我别带手机,选本书路上解闷。我翻遍书架,最后拿起那本封面泛黄的《故乡的野菜》,是去年生日爸爸送我的散文选,里面夹着几张他拍的乡村照片,像本会讲故事的旧相册。
坐上去乡下的大巴时,天刚蒙蒙亮。车窗外的风景慢慢从高楼变成农田,我翻开书,第一篇就是周作人写的《故乡的野菜》。“立春过后,野地里就冒出荠菜来,带着点白绒毛,贴在地上长”,读着这句话,我突然想起去年和爸爸在郊外挖荠菜的场景,他教我辨认荠菜和苦菜,手指上沾着泥土,笑着说 “这菜拌豆腐最香”。风从车窗缝吹进来,带着泥土的味道,好像把书里的文字都吹活了,我好像不是在看书,是在跟着作者走在故乡的田埂上。
到了外婆家,每天清晨我都会搬个小板凳坐在院子里看书。外婆家的院子里种着一棵老槐树,和书里写的 “老槐树下摆着竹椅,傍晚能听到蝉鸣” 一模一样。有次读到汪曾祺写的《端午的鸭蛋》,我指着书里的句子问外婆:“您小时候也会把鸭蛋装在网兜里挂着吗?” 外婆眼睛一亮,给我讲她小时候过端午的事,说那时候鸭蛋金黄金黄的,咬一口流油,比现在的好吃多了。我把书里的描写念给她听,她边听边点头:“就是这个味儿,就是这么回事!”
有天下午下雨,我没法出门,就坐在窗边继续看书。读到老舍写的《济南的冬天》,外面的雨淅淅沥沥的,外婆家的屋檐往下滴水,水珠落在青石板上 “嗒嗒” 响。我突然觉得,书里的冬天和此刻的雨天好像连在了一起,没有手机又怎么样呢?有这本书陪着,有外婆的故事陪着,我一点都不孤独。
临走那天,我把书里夹着的照片拿出来,给外婆看爸爸拍的乡村风景。外婆摸着照片说:“这地方和咱们这儿真像。” 我把书放进背包,心里满是不舍 —— 不舍外婆,也不舍这本书带来的温暖。原来没有电子设备的旅行,也能这么充实,因为有这本像旧相册一样的散文选陪着,每一页都藏着风景,每一段都藏着故事,让我的旅行满是温度,一点都不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