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里的 “星星纸”

来源:好师来作文网作者:一帆~整理

小米转学那天,风把操场边的杨树叶吹得哗哗响。我们坐在树荫下折星星,她的手指真巧,彩纸在她手里转了两圈,就变成一颗尖尖的星星。“每天拆一颗,” 她把 30 颗星星塞进我书包侧袋,眼睛亮闪闪的,“拆到第 30 颗,我就回来啦。”

我把星星纸藏在书包最安全的地方,每天早上拆一颗。第一颗是红色的,里面写着:“新学校的课桌是蓝色的,没有我们教室的黄色好看。” 第五颗是绿色的,画着两个扎辫子的小人,手拉手跳过一条线 —— 那是我们常玩的跳房子游戏。拆到第 15 颗时,里面的字突然多了起来:“今天同桌给我带了草莓糖,和你给我的一样甜。但我还是想和你一起吃。” 我的鼻子突然酸酸的,把那颗星星小心地夹在语文书里。

第 20 颗星星里,小米画了我们常去的那棵大杨树,树底下画着个小小的秋千。我突然想起,她说过转学是因为爸爸的工作要调动,也许她根本回不来。那天晚上,我翻来覆去睡不着,摸着剩下的 10 颗星星,像摸着一堆沉甸甸的期待。

第 29 颗星星的颜色是我最喜欢的紫色,纸上除了歪歪扭扭的 “明天见”,还画着两个背着书包的小人,手牵着手。我正盯着画发呆,突然收到小米的微信:“我爸爸的工作调动取消啦!明天我就去新班级报到,就在你们班隔壁!”

第二天早上,我握着最后一颗没拆的星星走进学校。阳光透过杨树叶,在地上洒下明明灭灭的光斑。小米果然站在操场边,看见我就挥起手,辫子在风里飞。原来有些等待就像折星星,你不知道最后会得到什么,但只要认真折好每一步,总会有甜甜的结果。

亮点点评:

道具用得妙:30 颗星星纸既是 “盼朋友回来” 的载体,又藏着每天的小秘密,让 “等待” 有了具体的依托(适合模仿:用一个小道具,比如信件、礼物、日记,记录等待的日子)。

细节藏思念:“星星里画跳房子”“第 29 颗星星画大杨树”,用共同的回忆写友情,比说 “我想小米” 更细腻(技巧:写想念时,多写 “我们一起做过的事”,比如常去的地方、玩过的游戏)。

结局有温度:“最后一颗星星没拆,朋友就回来了”,带着一点小幸运,符合小学生对 “美好结局” 的期待(写法:结尾可以留一点小惊喜,不用完全按计划来)。

关联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