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实验课的追问,让我懂了好问题的力量
来源:好师来语文学习作者:好师来整理
初二下学期的生物实验课,我们在做 “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的实验。按照课本步骤,我们把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烧杯里,倒扣上漏斗,再套上装满水的试管,然后放在阳光下照射。没过多久,试管里就出现了气泡,老师说这就是氧气,我们只需收集气泡完成记录就行。
我看着试管里不断上升的气泡,心里却冒出个疑问:“老师,这些气泡真的全是氧气吗?水里会不会有其他气体跑出来?” 话音刚落,周围的同学都看向我,有个同学小声说:“课本上都写了是氧气,问这个干嘛,浪费时间。” 我有点不好意思,低下头不敢说话。
没想到老师却走过来,笑着说:“这是一个好问题!谁能说说,怎么验证这些气泡是不是氧气?” 老师的话让我一下子有了底气,我站起来说:“我记得氧气能让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我们可以收集完气体后试试。” 老师点点头,找来了木条和打火机,让我们分组验证。
我们组收集了半试管气体,小心翼翼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进试管里,木条果然复燃了!可我又追问:“如果把金鱼藻放在黑暗的地方,还会产生这样的气泡吗?” 老师眼睛一亮:“这个问题更好!我们可以做个对照实验。” 我们把另一盆金鱼藻放在黑布罩住的烧杯里,同样的装置,过了很久试管里也没出现气泡。
实验结束后,老师在班上表扬了我:“很多同学只会按课本做实验,可这位同学的两个问题,让我们真正理解了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好问题比标准答案更有价值。” 我看着笔记本上的实验记录,突然明白:课本上的答案是固定的,但好问题能让我们跳出课本,真正去思考背后的原理。从那以后,我做实验时总爱多问几个 “为什么”,而那些好问题,也让我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