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分歧里,我悟了成长的宽广
来源:好师来语文学习作者:好师来整理
初三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我和小琳因为课题方案吵得面红耳赤 —— 我想做 “校园植物多样性调查”,觉得实地观察更有意义;她却坚持做 “网络对学习的影响”,说数据更容易收集。两个人各执一词,最后不欢而散,小组进度也停滞了下来。
班主任知道后,没有批评我们,而是带我们去了长江边:“你们看长江,为什么能容下那么多支流?不管是清澈的山泉,还是浑浊的河水,它都照单全收,才能成为大河。” 我看着江面上不同颜色的水流慢慢融合在一起,想起刚才和小琳争吵的样子,突然有点不好意思。
那天下午,我们小组在江边开了个会。我先开口:“其实你的方案也有道理,网络影响确实和我们的学习息息相关。” 小琳也笑着说:“你的植物调查也不错,能让大家更了解校园。” 我们试着把两个方案结合起来,决定先调查校园植物,再通过问卷收集 “学生对校园植物的了解程度与网络获取知识的关系”,这样既有实地观察,又有数据支撑。
合作的过程中,我们还是会有分歧 —— 我想多拍植物照片做展板,她却想做数据分析图表;我觉得问卷要简单点,她却坚持要加几个开放性问题。但这次我们没有争吵,而是各自说出自己的理由,再一起商量哪个更合适。有次为了设计问卷,我们在教室里讨论到天黑,最后结合彼此的想法,做出了一份既全面又简洁的问卷。
课题展示那天,我们的方案获得了全班最高分,评委老师说:“你们的方案既有实地调查的温度,又有数据分析的深度,把两个看似不相关的主题融合得很好。” 看着展板上的植物照片和数据分析图,我突然明白:长江因为包容支流才变得宽广,成长因为包容分歧才变得丰富。那些和他人的不同意见,从来不是阻碍,而是让我们的想法更完善的养分,学会包容,才能在成长的路上走得更宽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