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的旧书签
来源:好师来语文学习作者:好师来整理
暑假去图书馆还书时,我抱着那本翻得卷边的《唐诗宋词选》走到服务台。管理员接过书刚要扫码,一枚小小的书签从书页间滑落,“嗒”地掉在柜台上。我弯腰去捡,指尖触到硬挺的卡纸,上面画着一朵简笔梅花,花瓣用淡红的颜料涂过,有些褪色,花茎旁写着两个歪歪扭扭的字:“加油”。看着这枚熟悉的旧书签,初三那年在图书馆刷题的日子突然清晰起来,那些藏在书页里的鼓励,那些无声的陪伴,像一股暖流,慢慢涌进心里。这枚陌生的书签,曾在我最迷茫无助的时候,悄悄点燃了我前行的希望。
初三下半学期,学业压力越来越大,各科的模拟考一场接一场,我的成绩却像卡在瓶颈里,怎么都上不去,尤其是文言文,每次考试都要丢十几分。晚自习的教室里,同学们都在埋头刷题,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格外刺耳,我看着试卷上那些晦涩的文言句子,心里像堵了一团棉花,闷得发慌。后来我发现,学校图书馆的三楼有个靠窗的位置,晚上很安静,还能看到窗外的夜景,从那以后,每天晚自习结束,我都会背着书包去图书馆,在那个位置上刷题到闭馆。桌上总摆着那本《唐诗宋词选》,累了就翻两页,虽然很多句子看不懂,但那些工整的诗词,总能让我稍微平静下来。
有天晚上,我做文言文阅读做到烦躁,把笔一扔,随手翻开《唐诗宋词选》。翻到《论语》节选那页时,一枚书签掉了出来。就是这枚画着梅花的书签,背面用蓝黑墨水写着:“‘腹有诗书气自华’,慢慢来,总能学会的。”字迹娟秀,末尾画了个小小的笑脸。我愣了很久,不知道是谁放的书签。图书馆里人不多,靠窗的位置只有我一个人,周围的读者都在安静地看书,没人注意到我的异样。那天晚上,我抱着那本书看了很久,那句“慢慢来”像一句咒语,让我烦躁的心渐渐平静下来。从那以后,我每天去图书馆,都会特意翻一翻那本《唐诗宋词选》,有时还会换其他书看,没想到,总能在不同的书里发现新的字迹。在《史记》的“项羽本纪”里,我看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旁边画着个加油的手势;在《西游记》的“三借芭蕉扇”那页,看到“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字迹和之前的书签很像;在一本《作文素材》里,还看到过“文言文要多积累,我整理了些实词,附在后面了”,后面真的夹着一张手写的实词表。
我开始试着按照书签上的提示学习文言文,把那些实词表抄在笔记本上,早读的时候背诵;做文言文阅读时,不再急着看答案,而是先自己慢慢翻译,遇到不懂的字词就查词典。慢慢地,我发现文言文好像没那么难了,那些原本晦涩的句子,读起来也有了些韵味。有一次,我故意在《唐诗宋词选》里夹了张写着“谢谢你,陌生人”的便签,还画了朵小雏菊。第二天晚上,我翻开书时,便签下面压着一张新的纸条:“不用谢,我们都是为了梦想努力的人,并肩前行,一起加油!”看到这句话,我心里暖暖的,好像有了一个无声的战友。从那以后,我们就用这种方式交流,有时是鼓励的话,有时是学习的小技巧,偶尔还会分享自己喜欢的诗词。我从来没见过书签的主人,不知道他是哪个年级的,是男生还是女生,但我知道,他和我一样,都在为了中考努力着。
中考前一周,我特意画了朵小荷花,贴在书签背面,然后把它夹回了《唐诗宋词选》的老地方。我在旁边写着:“中考加油,愿我们都能考上理想的学校,后会有期。”归还书籍时,我把书递给管理员,看着那枚书签静静躺在书页里,心里既不舍又期待。我知道,它会被下一个迷茫的人发现,就像当初点燃我一样,继续点燃另一个人的希望。这种无声的鼓励,没有豪言壮语,却比任何安慰都更有力量,它让我明白,成长的路上,从来都不只是一个人在战斗,那些陌生的善意,就像点点星光,汇聚起来就能照亮前行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