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话剧的最后一次彩排
来源:好师来语文学习作者:好师来整理
元旦汇演的班级话剧《校园里的春天》,彩排到第五次时出了岔子。扮演班长的同学忘词了,道具组的背景板还歪了一角,台下的同学发出窃笑声。导演组的我气得把剧本摔在地上:“还有三天就汇演了,你们能不能认真点?”班主任走过来捡起剧本,翻到扉页上我写的“追求完美”四个字,说:“知道饺子导演怎么说吗?把每部作品当最后一部来做。你们这彩排,就像在应付差事,能出好效果吗?”
这部话剧是我们班共同的心血,从剧本编写到角色选拔,花了整整一个月。可越临近汇演,大家越显得浮躁。扮演班长的同学总说“反正记个大概就行”,道具组的同学觉得“背景板歪点没人注意”。班主任的话让我冷静下来,我想起饺子导演为了让动画角色的表情更生动,会对着镜子反复练习,我们这才彩排五次,就想应付了事,确实不应该。
我重新召集大家开了个短会,把剧本里容易忘词的段落标出来,让演员们逐句背诵,还加了“一对一互考”环节。道具组的同学我陪着一起检查背景板,用钉子把松动的地方固定好,还在板角加了装饰花,遮住之前歪掉的痕迹。灯光组的同学之前总掌握不好明暗切换,我带着他们对照剧本场景,一次次调整灯光的亮度和角度,直到每个场景的灯光都恰到好处。
最后一次彩排定在汇演前一天晚上。那天大家都格外认真,扮演班长的同学不仅背熟了台词,还加了几个自然的手势;道具组的同学提前半小时就把背景板摆好,反复检查固定情况;灯光组的同学精准地在剧情转折时切换灯光。当最后一幕结束,台下响起了自发的掌声,班主任笑着说:“这才是把作品当最后一部来做的样子。”
汇演那天,我们的话剧获得了年级一等奖。下台后,扮演班长的同学抱着我说:“幸好最后那次彩排我们没敷衍,不然肯定拿不到奖。”我看着手里的剧本,忽然明白,“最后一部作品”的态度,从来不是某个人的坚持,而是一群人都拿出最用心的态度,把每个细节都打磨到最好。就像我们的话剧,每个角色、每个道具、每束灯光,都藏着大家的用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