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咸菜缸与复习夜
来源:好师来语文学习作者:好师来整理
中考前的复习夜总是格外漫长,书桌上堆着高高的复习资料,台灯的光把我的影子拉得很长。我对着满页红叉的数学错题本发呆,笔尖悬在草稿纸上半天落不下去。“吱呀”一声门开了,外婆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咸菜肉丝面进来,浓郁的香味驱散了些许困意。“快尝尝,今年新腌的咸菜,配着肉丝炒,鲜着呢。”她把碗放在我手边,粗糙的手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我拿起筷子却没胃口,那碗平时最爱吃的面此刻也索然无味——上周的模拟考,我的排名一下子掉了二十名,从班级前十滑到了三十名。班主任找我谈话时,我攥着衣角站在办公室里,看着窗外的梧桐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半夜十二点多,我起来喝水,发现厨房的灯还亮着。透过门缝一看,外婆正蹲在咸菜缸前,手里拿着双长筷子,小心翼翼地把浮在上面的烂菜梗挑出来。咸菜缸是外婆的宝贝,用了二十多年,缸身印着淡淡的青花。“怎么还没睡?”外婆回头看见我,连忙站起来,拍了拍裤子上的灰。她往我手里塞了块刚腌好的咸菜,脆生生的,咸香里带着点回甘。“腌咸菜急不得,得每天早晚翻两次缸,把坏的挑掉,把压着的菜翻上来,这样腌出来的菜才脆、才入味。”外婆一边说着,一边又蹲下去翻缸,筷子搅动着咸菜发出“沙沙”的声响。我看着她佝偻的背影,忽然想起小时候,每到深秋,外婆就会把晒蔫的青菜一棵棵码进缸里,一层菜撒一层盐,再用沉重的石头压住。那时我总问她什么时候能吃,她总说:“等一等,好东西都要熬。”
第二天早上,我把所有的错题本都搬了出来,像外婆挑咸菜那样,把错题按科目分类,再把每个科目里的基础题、中档题、难题分开。数学错题本里,几何证明题占了大半,我翻出课本,把三角形全等、圆的切线定理等知识点一个个重新梳理,旁边的草稿纸写满了辅助线的画法。有天晚上熬到凌晨一点,我揉着发酸的眼睛看着一道二次函数题,怎么算答案都不对。外婆端着一杯热牛奶进来,看见我画满线条的草稿纸,笑着说:“别急,就像腌咸菜,一道一道慢慢来,总会入味的。”她坐在我旁边,陪我一起看题目,虽然看不懂公式,却帮我把草稿纸理得整整齐齐。那天晚上,我终于算出了正确答案,窗外的天已经泛起了鱼肚白。
三月的雨下了整整一周,阴冷的天气让我感冒了,发烧到38度多,只能在家休息。躺在床上翻错题本时,我忽然发现每页错题旁边,都多了一行小小的红笔批注。“这道勾股定理题上次做对过,再想想!”“辅助线画对了一半,加油!”“休息好才能学得好哦”……那些字迹歪歪扭扭,有的还超出了页边,一看就是外婆写的。我拿着错题本走到厨房,外婆正在切咸菜,看见我手里的本子,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我晚上等你睡了,就翻你的本子看,不会的就问隔壁的高中生,虽然看不懂,也想给你打打气。”窗外的雨还在下,我看着外婆布满皱纹的手,鼻子一酸,把脸埋进她的肩膀里。病好回校后的第二次模考,我的排名回升了十五名,班主任在班上表扬我时,我想起了外婆的咸菜缸和那些温暖的批注。
中考结束那天,天放晴了。我回到家,看见外婆正在院子里翻咸菜缸,新腌的青菜在阳光下泛着新鲜的绿色。“来,搭把手。”外婆递给我一双筷子,我蹲下来和她一起翻。湿漉漉的青菜在手里慢慢变软,却依然带着股韧劲,不容易折断。“你看这菜,刚收回来的时候硬邦邦的,腌一段时间就软了,可嚼起来还是脆的,这就是韧劲。”外婆一边翻一边说。成绩出来那天,我拿着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跑回家,外婆正在装咸菜,她把新腌好的咸菜装进一个玻璃罐里,塞到我手里:“到了高中也得好好学,就像腌咸菜,不能急,一步一步来。”我抱着玻璃罐,看着里面翠绿的咸菜,忽然懂了外婆的意思。韧性不是一蹴而就的成功,是像腌咸菜那样,每天耐心翻缸、细细挑拣;是遇到难题时,一页页梳理知识点的执着;是有人在背后默默支持,给你写满批注的温暖。它藏在咸菜的咸香里,藏在深夜的灯光下,藏在一次次不放弃的努力中,最终熬出属于自己的醇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