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京高考作文材料

作文(50 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 700 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运动员在中长跑时会出现 “极点” 反应:呼吸艰难,四肢乏力。但通过调整节奏、激发斗志,越过极点后,身体会重获活力,奔跑会进入新阶段。这样的现象被称为 “第二次呼吸”。其实,很多领域都存在类似现象。请以 “由‘第二次呼吸’说开去” 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字在闪耀,如比赛记分牌、新年倒计时、车站电子时刻表、智能家电显示屏等。数字闪耀之时,可能是激动的时刻,可能是收获的见证,也可能是幸福的日常…… 请以 “当数字闪耀时”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合理,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时刻表的“13:08”,藏着牵挂

来源:好师来语文学习作者:好师来整理

高三下学期的每个周六下午,我都会陪着爷爷去火车站,送他坐上去郊区的火车。爷爷退休前是重点中学的语文老师,写得一手漂亮的柳体字,街坊邻居谁家有红白喜事,都会来请他写对联。可去年冬天他突发脑梗,虽然抢救及时没有留下严重后遗症,右手却总控制不住地发抖,连握笔都费劲。后来老年大学开了书法康复班,爷爷犹豫了很久才报名,而返程的火车总是13:08分发车,这个数字我闭着眼睛都能背下来。站台的电子时刻表嵌在灰色的墙壁上,绿色的字体不停闪烁,“13:08 开往xx站 经停3站”的字样,像一个不变的约定,刻在每个周末的午后阳光里。

我至今记得第一次发现爷爷心事的那天。周末整理他的书桌,想帮他把旧书搬到书架上,却在抽屉最底层翻出一本泛黄的《柳公权玄秘塔碑》字帖。字帖每页都写满了同一个“永”字,有的笔画歪斜,有的甚至出了格,最后一页的空白处,有爷爷用左手歪歪扭扭写的批注:“笔力尽失,愧矣。”字迹里的沮丧像针一样扎在我心上。那天下午,我在老年大学的招生简章上圈出书法康复班的报名电话,拉着爷爷的手说:“爷爷,我陪您去学,慢慢练,总会好起来的。”他看着我,浑浊的眼睛里泛起光,却又很快黯淡下去:“我这手,怕是再也写不出好字了。”

第一次送爷爷去火车站,他穿着藏蓝色的中山装,怀里紧紧抱着那本旧字帖,攥着字帖的右手不停发抖。进安检前,他反复问我:“老师会不会笑话我写得差?”我指着不远处的电子时刻表,绿色的“13:08”正清晰闪耀:“您看这时间,到点就发车,从不晚点。练字也一样,每天坚持,慢慢就会找回感觉的。”他点点头,却还是一步三回头,进站时隔着玻璃朝我挥手,佝偻的背影在人群里格外显眼,像个怕迟到的小学生。那天我在站台等到火车开动,看着绿色的车厢载着爷爷和他的书法梦慢慢远去,电子时刻表上的“13:08”变成了“已发车”,才转身离开。

这周送站时,爷爷刚从背包里拿出一个卷轴,我就知道有好消息。他小心翼翼地展开,宣纸上写着四个工整的柳体字“天道酬勤”,笔力虽不如从前遒劲,却字字端正,没有一丝歪斜。“老师夸我有进步,说我手腕的力气慢慢恢复了。”爷爷的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骄傲,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这时,站台的电子时刻表开始闪烁,红色的提示灯亮起:“13:08次列车即将进站,请乘客准备检票。”我赶紧给爷爷递上装满热水的保温杯,他接过杯子,笑着说:“下次我写幅大的,贴在你书房里。”他随着人流走向检票口,这次没有回头,背影挺得笔直。我站在原地,看着时刻表上的“13:08”慢慢变成“正在检票”,忽然发现,这个每周准时闪耀的数字,记录的不只是一趟普通的火车,更是爷爷重拾热爱的脚步,是他对抗病痛的坚持。

高考结束后,我特意陪爷爷去老年大学领书法班的结业证书。返程时,我们站在站台等车,爷爷指着电子时刻表上跳动的绿色数字说:“你看,13:08,多好的时间。”阳光透过玻璃穹顶落在数字上,泛着温暖的光。列车进站时,我看着爷爷熟练地提起背包,手里攥着崭新的结业证书,忽然懂得,那些重复出现的平凡数字,当它与不放弃的坚持、失而复得的热爱相伴,当它见证着一次次的努力与进步,便会在每个普通的午后闪耀,成为生命里最珍贵的印记。它让我明白,无论年龄多大,无论遭遇什么挫折,只要心怀热爱、坚持不怠,就能在平凡的时光里,书写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关联导航